邊走邊看,記錄生活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生命在於折騰
個人資料
邊走邊看66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全球最大的免費公共食堂,印度錫克教聖地Amritsar

(2024-02-01 15:27:11) 下一個

Udaipur 阿姆利則(Amritsar)需要在德裏轉機,那一天整整走了八個小時,在機場來回折騰感覺比跑一天景點還累。 印度機場的 check in 總是出奇地慢,好像每一個乘客都有一個難題似得,經常辦完一個要十分鍾。在德裏機場的還要換航站樓再一次排隊 check in  半個小時過去也就動了兩三人,幸虧留了三個小時轉機時間,要不還不得急死。後來有工作人員把我們引到了另一個新開的櫃台才快點。奇怪的是每次一到我們就辦得飛快,登機牌三兩分鍾就打印出來了,實在搞不懂為什麽給其它人辦就慢得跟蝸牛似的。  

進去後趕緊找個地方吃中飯,看到一家賣中餐的,大喜。 端上來一看是炸的肉配上汁兒,印度人能做成這樣就不錯了,在印度隻要能吃飽不拉肚就行。 看看離登機還有一個小時就沒那麽著急,吃完飯去屏幕那兒一看嚇一跳,屏幕顯示 “final call”。 拖了個行李狂奔,登機口還挺遠,終於氣喘籲籲地跑到了,登機口的工作人員一看我就說出我的名字,正等著我倆呢。 就這樣我倆也不是最後一個登機的,過了幾分鍾又有兩印度大將慢悠悠地上來,心裏素質賊好 。

我們這次去阿姆利則主要是想去看印巴邊境那個衛隊儀式的,卻沒想到闖入了錫克教的大本營。 以前很少聽說錫克教,對他們也不甚了解。去年加拿大與印度因錫克教領導人在加拿大遇害而吵翻,印度還停止加拿大的赴印簽證,這才知錫克教徒在海外還是有幾分勢力的。

從阿姆利則機場出來就感受到了不同,全是包著頭巾留著大胡子的男人,個頭也比其它地方的印度人要高大。 我這次跟旅行社老板特意強調在阿姆利則我們要自己玩,給我們配司機就行了。接機司機不苟言笑,一句英語也不會說,完全沒有印度其它司機那種謙卑周到的服務,一副我是爺誰都不求的態度。 第二天一早給我們換了一個會說一點英語的司機,還是那種硬邦邦的樣子,直來直去。 

 惡補了一下錫克教,才知錫克教是一個十分讓人敬佩的宗教。 錫克教(Sikhism)於15世紀末由古魯·納納克(Guru Nanak)創立於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區,在發展中吸收了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一些元素,並形成了自己獨特而包容的宗教體係。錫克教既不讚同印度教的種姓製度,也不讚成伊斯蘭教排斥異教的做法,主張宗教寬容,提倡不同宗教之間和睦相處。它吸收了伊斯蘭的一神教,但認為是人類共同的神,不同宗教的信徒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崇拜同一位神,隻是不同宗教叫法不同。錫克教徒不偶像崇拜,隻拜經典,認為神是抽象的,非人格的。 它主張人人平等,男女自由婚嫁,反對不勞而獲,強調團結互助。 信徒必須遵守的五戒:不偷盜、不奸淫、不抽煙、不吸毒、不叛教。

反種姓的錫克人決定統一姓氏,男子都得姓辛格 (Singh),即梵語裏“獅子”的意思,女性姓考爾(Kaur),即公主的意思。錫克族婦女擁有受教育的權利,可以和男子一起務農、參軍,甚至可以主持宗教儀式。

不得不說錫克教是一個很符合現代理念的宗教,是所有的宗教中我最為欣賞的,堪稱宗教界的一股清流。它的教義已經超越了宗教範疇,更是一種建立公平和諧社會的指導。

 

錫克人被稱為“印度的戰鬥民族”,給人一種不好惹的感覺,但他們不是一開始就好鬥的。在建教初期他們奉行非暴力主義,曾經得到過印度莫臥兒帝國的認可。但是等到錫克教大興之後,莫臥兒帝王感受到威脅開始對錫克教徒進行迫害。這使得錫克教徒不得不放棄非暴力主義,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帶有軍事化色彩的組織,為了爭取自己的信仰獨立而開始了不屈不撓的戰鬥。英殖民統治時期,錫克人是印度族群中最親英的派係之一,跟著英帝國到處打仗,英國人欣賞錫克人的尚武務實和勤勞忠誠的品質,在軍隊中特別要保持一定比例的錫克人,至今錫克人都是印度軍隊的中堅力量。百年來他們的彪悍在偏“軟趴趴”的印度格外顯眼。由於錫克教在英國軍隊中有戰績的緣故,移民英國很容易,我記得在英國機場邊境官有好幾個是包頭巾的錫克人。 

 

然而印度獨立後,錫克教夾在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中間處處受排擠,於是心心念念想獨立,經常鬧事。 1984年,印度軍隊大肆追殺錫克教徒,造成上千人死亡。同年,時任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被自己用了很多年的錫克族保鏢亂槍打死,仇恨越結越深。如今的錫克教徒們隻能在海外鬧些動靜,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英國這些盎撒盟國到處都能看到他們鬧獨立的身影,不斷給印度政府上上眼藥,膈應莫迪。 那個在加拿大被殺的錫克教領袖就被印度列為分裂國家的恐怖分子。

 

第二天一早我們來到了錫克教的聖殿,金廟,那裏有他們的古魯聖典 (Guru Granth Sahib)。 這座始建於16世紀的金廟是印度錫克教最大的一個寺廟,整座金廟的建造共耗費750公斤黃金,被譽為“錫克教聖冠上的寶石”。

進廟前先花了20盧比從小販子那裏買了個黃色頭巾紮頭上,然後去存鞋,和當地人一個待遇,沒有人跟我們要錢。 光著腳進去,先要蹚個水才能進金廟。 當湖中央熠熠生輝的金廟呈現在麵前那一刻,給我們的震撼感不亞於泰姬陵,真是太美了! 四周的建築也相當優美典雅,融合了印度、伊斯蘭和錫克教的傳統風格,莊嚴又聖潔。  

 

進入金廟最好早點去,那裏需要排很長的隊,好在我們去的時候人還不算高峰期,排了不到一個小時就進去了。印度人到哪都巨多,整個人群中就我們兩個外國人,經常被旁邊人盯著看。印度人很會鑽,本來排在旁邊的人一會兒功夫就到離我們老遠的前麵去了。

好容易排到了,進廟之跟印度人有模有樣地學著低頭摸一下門檻, 再觸一下額頭 ,到哪咱就拜哪個地方的神仙。 裏麵不讓拍照,廟很小,人擠人的好容易到了前麵,看到中間坐著一群白衣人唱念誦經, 隻讓停留一下就得走開。 去到二樓三樓時還可以俯看樓下,那裏沒人趕你,可以看個夠。 很多人坐在地上看手機。 

 

 

 

金廟的旁邊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素食食堂 Langar Sahib,每天24小時提供成千上萬人免費餐食。 錫克教反對不勞而獲,不允許當乞丐,對於混得不好的窮人可以到錫克教的神廟裏免費吃喝住,吃完要去找工作哦,很多國外的背包客也來此留宿。就餐時各色信徒和旅人都井然有序的排成長龍,依次領取餐盤、餐具,進入大堂內席地而坐,等待發餐。我和女兒被他們邀請去就餐,不過沒敢吃,不知道這裏的食物是不是幹淨,實在害怕再拉肚子了。

 

所有的餐費都是錫克教徒的捐獻,誌願者們不分地位高低,都來幫忙。  這個巨大的社會工程延續了數百年,這也跟錫克教徒的經濟實力有關。 錫克教徒雖然隻占印度人口不到百分之二,但他們勤勞、擅長經商,讓人信賴,武德充沛,和愛坑愛騙的其它印度人不一樣,錫克族的商人在印度商界是出了名的可靠,無論在印度還是海外都屬於富裕一族。 加之他們彼此照顧又異常團結,所以很多人把他們和猶太人相比,不管身在世界各地,都有著很強的民族認同感,不斷在國際社會為族人發聲。

我們來到了食堂的做飯區,很多誌願者們在這樣幫忙,不少男人也和女人們一起幹活,一片祥和的氣氛,讓人看了真是感動。還被那裏的姑娘們和奶奶們拉去合影,輪流按個拍,左摟右抱的不亦樂乎。 

參觀印度耆那教聖殿, 遊白色之城Udaipur

走入印度西域,美麗的藍色之城Jodhpur

在印度粉色之城 Jaipur 看電影逛婚禮

古印度如此性開放,差點和泰姬陵失之交臂

印度恒河邊,生與死在光影中交替

印度啊,一言難盡 - 那些傳說都是真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0)
評論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黑貝王妃' 的評論 : 這是我在印度玩得最開心的一個地兒,我給它寫個兩篇,還沒寫完呢,下篇更歡樂。 祝周末愉快!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飛來寺' 的評論 : 宗教的確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尤其是人口數量少的民族更要團結才能生存。 海外華人人口少真應該多抱團。 謝謝留言。
黑貝王妃 回複 悄悄話 邊邊這個行程太值得了,這部分印度聞所未聞呢。我認識過一個錫克人,特別好,澳洲錫克的確移民不少。
飛來寺 回複 悄悄話 對錫克教了解不多,最深印象就是每年4月份的豐收節Vaisakhi大遊行,沿街布置有食品攤位,提供免費印度食品和飲料,覺得錫克教還是很慷慨大度。據說他們不允許有人挨餓,到錫克教廟子的人均可享用免費食物,但不知是否屬實。
說到團結,中國人被詬病一盤散沙,對照錫克教,看來宗教是一個關鍵因素,容易建立共同體。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嚴惠姍' 的評論 : 以前錫克人總跟著英國人到處打仗當炮灰,還來中國打,所以我們對他們有不好的印象。
金廟應該是裏麵大理石,外麵貼金的,用的都是24K金子。

我吧,在家就宅,過段時間就要往外跑,沒辦法,有驛馬星啊 :)我得趁自己身體還行的時候趕緊跑跑,老了就跑不動了。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燕麥禾兒' 的評論 : 對, 我也覺得他們做的東西挺幹淨的,靠北邊的印度人跟穆斯林更接近,更注意衛生的。 隻是我們被嚇怕了。
我覺得隻是廟的主體連同大門是鍍金的,像走廊那些應該是銅做的。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orisg' 的評論 : 你應該很早就去印度了,交了印度女友肯定比我們遊客更了解印度。
我看他們的廚房也感覺做的飯挺幹淨的。 謝謝留言。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夏圓' 的評論 : 哈哈, 圓導神遊悠哉悠哉。
嚴惠姍 回複 悄悄話 親愛的邊邊妹妹,看了你的這篇,對錫克族有了新的了解,以前聽的最多的是他們做的壞事,印象中他們是包著頭巾的。他們十六世紀蓋的金廟令人震撼。那750公斤黃金是指貼在牆壁上的金箔嗎?看你這一路跑來跑去,我看著都覺得累,你還挺帶勁的,說明身體挺棒的啊!太好了。祝你們周末快樂!
燕麥禾兒 回複 悄悄話 這個廟裏的食物,應該是比外麵小攤子的幹淨,應該試試,金廟裏的食物,錯過可惜啊。:)
看這個視頻,不知道怎麽,有一種原始社會的感覺。:)
金廟是金子的,那遊客等候的長廊和大門呢,不會也是金子的吧?
borisg 回複 悄悄話 印度女朋友找了條頭巾給我包上頭冒充老印混進去吃了一頓(跟教會一樣,有人收供奉的)。那些廟是錫克富豪捐的,富豪的兒子在廟裏麵做義工。

我對錫克人印象比印度教徒好,錫克人比較開通,也講衛生,還可以吃肉。
夏圓 回複 悄悄話 跟著邊仙雲遊印度最劃算,姿勢漲了巨多,又安全又盡興,不會有拉肚子的陰影籠罩。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姐,你說到點子上了,錫克教從印度和伊斯蘭教中剝離和新教從天主教中分離有相似之處。 錫克人雖然基數少,但在印度占有一席之地,掌握了大量的社會財富,在印度上流社會有著較高的地位。據說在英國錫克人也是僅次於猶太人的第二富裕民族。
我以前就看過這個食堂的照片,這次親眼所見,真是讓人感動,我蠻喜歡錫克人的,在這裏沒有那麽多騙子。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錫克人被印度政府長期打壓,現在主要在海外鬧鬧獨立,什麽時候他們能像猶太人那樣挾天子以令諸侯才是真真讓印度頭疼的時候,但錫克人目前還沒有猶太人那個勢力,雖然瞧不起印度,但也沒招。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哈哈, 隻要在國外的印度飯都挺好吃,都是改良過的,我在家也願意做咖喱,這和在印度吃的完全兩碼事。 現在印度人的勢力越來越大,在海外建的印度廟越來越多。
印度話我啥也沒學會, 連個謝謝都不會說 :)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亞特蘭蒂斯' 的評論 : 哎媽,這嘴甜的,忽悠捧殺啊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謝謝康。 也許他們是不同種姓階層的所以不理彼此,在印度雖然法律上已經廢除了種姓製度,但在民間裏這個已經深入人心。 我的視頻也有不少印度人來看,他們挺好學哈 :)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平等性' 的評論 : 謝謝你, 我寫遊記也是增長知識的機會,所以就算沒啥人看我也喜歡寫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lyq_007' 的評論 : 我以前也以為印度人都是包頭巾的,去了才知道是有區別的。 錫克人在軍隊裏的比例不小,以前中印打仗的時候中方抓過20個印度兵,有4個是錫克人,可見比例之高。中國士兵說印度兵不好抓,跑得賊快 :)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謝謝沈香。 對的,我和閨女都包了頭巾,但小販子也不會坑你要高價,很誠實。
不過我感覺他們的東西應該是幹淨的,和其它印度不一樣,但還是不敢吃了,被嚇怕了。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Jiajia28' 的評論 : 我也是去了才知道,謝謝。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原先對錫克教的印象就是甘地夫人被她的錫克教保鏢槍殺,是個要鬧獨立的一個宗教。在美國也經常能夠看到頭纏錫克教頭巾的印度人,今天才知道原來錫克教徒與基督教清教徒的信仰有不少相似之處,實屬邊邊定義的世界宗教界的“一股清流”。早先我也知道印度有公共食堂,其向無家可歸者提供餐食,特別是對失婚婦女的援助令人影響深刻,而錫克教的這個延續幾百年,24/7向所有人提供餐食的公共食堂還是第一次見識。視頻很棒,喜歡看誌願者做印度餅的過程和人們進食的井井有條。謝謝邊邊,從此對錫克教印度人刮目相看。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印度錫克教徒加拿大不少。他們跟印度教的矛盾這會是印度很大的火藥桶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1 “早就知道印度一個錫克教,今天從邊邊的文中了解到它的來龍去脈長見識”,學到好多,這公共食堂也夠壯觀的!我家的女兒特別喜歡印度飯,當然隻在美國吃過,哈哈哈。才記起來我們在美國看的是BAPS Shri Swaminarayan Mandir,門口也有水池,建築很精美,說是印度做好搬運過來的,進去要拖鞋,會給你短裙套在褲子的外邊,倒是不要付錢。邊看這一通的遊,印度話都會講了吧。:)
亞特蘭蒂斯 回複 悄悄話 邊神去聖地,那就叫神聖。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我對印度人的認知不多,隻是以前上學時有印度同學,他們不同種族,見麵是不理的。我在油管裏一不留神攢了一百多個粉絲,本來去年下半年時決定去油管玩兒,就注了冊,沒想到粉絲大部分是印度人,我還有了不少印度粉絲,嗬嗬。。。
平等性 回複 悄悄話 好遊記,好介紹,大漲見識!
ylyq_007 回複 悄悄話 對錫克教非常棒的介紹,受教了。

據說,中國人過去稱印度人為紅頭阿三,就是因為錫克教徒愛纏紅頭巾,常跟著英國人出去打仗而對印度人形成的印象。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繼續跟著邊邊遊印度~早就知道印度一個錫克教,今天從邊邊的文中了解到它的來龍去脈,長知識。金廟和周圍的白色寺廟建築加上一個巨大水池,非常壯觀!是不是每個人進廟都要包頭巾?邊邊的視頻我看到,拍攝和解說很棒。我也覺得在印度不能亂吃東西。謝謝邊邊精彩遊記分享!
Jiajia28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原來錫克教如此讓人尊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