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記錄生活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生命在於折騰
個人資料
邊走邊看66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參觀印度耆那教聖殿, 遊白色之城Udaipur

(2024-01-26 07:38:25) 下一個

在去往印度的白色之城Udaipur (烏代布爾)的路上要經過印度的耆那教(Jainism)的聖地Ranakpur,那裏有一座十分精美的耆那教寺廟。 耆那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和佛教差不多同一時期誕生,都是在印度列國時期沙門思潮中產生的宗教。印度沙門思潮時期和中國的諸子百家時代相像,那是印度少有的思想自由的時期,各路持不同觀點的哲學家宗教家紛紛登場,各抒己見,挑戰婆羅門權威性、祭祀萬能 和嚴苛的種姓製度。在這種環境下倡導眾生平等的佛教和耆那教應運而生。

 但後來曆史發展中佛教在與婆羅門的較量中漸漸失去了話語權並被同化,穆斯林的入侵給了佛教最後滅頂一擊 。 而耆那教在印度屬於極小眾的宗教,並沒有像佛教那樣威脅到婆羅門教而被保存了下來。 如今耆那教教徒隻占印度人口的不到1%耆那教反暴力不殺生,不偷、不淫、不貪。耆那”是解脫束縛之意,一開始因其不穿衣服而信徒很少,後來耆那教分成天衣和白衣兩派,白衣派穿白衣,天衣派仍保持裸體,重苦行。 耆那教是非常慈悲的宗教,教徒們甚至不穿鞋子為了踩踏到蟲蟻時有感知可以躲開,念經時他們會用一小塊白布遮住嘴巴,避免吐出的口氣殺害空氣中的微生物。 他們的飲食以豆粒穀類和蔬果為主,不吃像土豆和薑這樣的根莖植物,認為這種植物擁有更多的生命體。

 

耆那教雖然提倡簡樸,可Ranakpur的耆那教寺廟卻相當精美,甚至有些奢華和繁瑣,看得我們眼花繚亂。 寺廟在一座優美漂亮的花園裏,這座建於15世紀的寺廟,采用了白色大理石,廟內有1444根精美雕刻的柱子,每一根都呈現出不同的設計,沒有兩根是完全相同的,創造了一種迷人的幾何圖案。印度的古代工匠設計和雕刻技藝的精湛讓人歎為觀止。

 

印度越往西邊走越幹淨漂亮,烏代布爾城被譽為沙漠中的威尼斯,這座湖光山色之城因其很多建築為白色而被稱為“白色之城”。 16世紀當強大的莫臥兒王朝來襲時,當地的土邦國王烏代為了躲避敵人的追擊遷都到易守難攻的山穀建城烏代布爾,布爾-“pur"在印度語中是城市的意思。 為了解決烏代布爾地區的水源問題,國王在城市周圍興建了人造湖泊,不僅解決了城市的飲水問題,還造就了優美的風景。

由於在烏代布爾我倆沒要導遊就提前做好了功課,烏代布爾最值得看的是坐落在Pichola Lake 旁的City Palace, 其它幾個遊客常去的景點的對我們來說沒有足夠的吸引力。不得不承認我倆跑了很多地方了,眼光也刁了,隻想看最精華的,遊最精彩的。 

清晨興衝衝地出門,到了酒店大廳卻有一位中年男子向我們走過來說是我們導遊, 我跟他說我們今天沒請導遊,可他說他一大早趕來三十裏路特意跑過來的,誰知道他是不是忽悠我們。 雖有不快,我還是心軟了讓他跟著我們走了。 唉,看來今天的自由行又泡湯了。 這麽多天在印度,幾乎每天都要換導遊,適應不同的人,聽他們費勁的英語,跟著他們的節奏,還要跟他們鬥智鬥勇我們著實有些心累。 以前也曾在其它地方雇過私人導遊,不得不說屬印度的導遊最讓人不舒服不愉快。 

烏代布爾的宮殿的風格奢華典雅,色彩絢麗,讓人賞心悅目, 但印度的宮殿看多了我們都有審美疲勞了,覺得它們都大同小異。導遊讓我們去坐船我們拒絕了,價錢不菲不說還要一個多小時,在網上看驢友們說就去湖心島上轉一圈消費一下,沒啥大意思,跟我想的一樣。 

國王和王後的坐便,明顯不同規格哈

宮殿裏很多繪畫中最讓我感動的一幅,拉賈普特戰士和他的戰馬深情對望。 看了有讓人流淚的感覺。

 

遊完宮殿導遊又讓我們去看另一個漂亮的湖,我們勉為其難地去了,下了車拍了張照就走了,沒漂亮到讓你眼前一亮的那個程度,倒是個居民平日運動的好去處。 我和女兒一致認為Udaipur被遊客過分美化了,也許對比於印度其它地方的髒亂差,Udaipur讓遊客有一個強烈的反差,才給它如此高的評價。 可你要說它是世界級的景點還真差強人意,世界上比它漂亮的水城多的是,對於我們來說這個地方不來也可以。

總算把導遊打發走了,我讓司機把我們拉到我在路上看到的一個mall裏,來印度這麽長時間連個正經商店都沒進過,終於看到一個mall了,裏麵還有超市,太難得了!

這個mall也就中國八九十年代的商場的感覺,人很少,進去買了點snack。 看到Mall 裏麵還有一個Pizza Hut,想著是國際連鎖店應該衛生過關,我們就點了個pizza,吃完閨女的肚子又疼了,又吃了幾天消炎藥了。 唉,防不勝防啊。 

 

 

遊完Udaipur後我們飛往我們此行在印度的最後一站,印巴交界的Amristar,那裏是印度錫克教的聖地,我們在那兒度過了開心歡樂的時光。 

 

走入印度西域,美麗的藍色之城Jodhpur

在印度粉色之城 Jaipur 看電影逛婚禮

古印度如此性開放,差點和泰姬陵失之交臂

印度恒河邊,生與死在光影中交替

印度啊,一言難盡 - 那些傳說都是真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0)
評論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應該都是印度教的寺廟,進那裏也要脫鞋。 Jain 寺廟在美國不多。 最近在新澤西還建了一座世界上第二大的印度教廟。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燕麥禾兒' 的評論 : 謝謝禾兒。 我們眼睜睜地看到pizza熱乎乎拿出來,可還是那個德性。 整個印度行水果我們隻敢吃香蕉,夠老實的了。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去過美國幾處的印度寺廟,非常壯觀精美氣派,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耆那教寺廟,裏麵不讓穿褲子,要脫鞋。
燕麥禾兒 回複 悄悄話 非常感謝邊邊精心製作講解了最開始的幾段內容,“耆那教”的曆史淵源,因為邊邊的精彩講解而變得生動有趣兒。哈,在印度,連國際連鎖店,也失去了信譽。:)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姐,第一個寺廟就是視頻啊。 視頻我會做下去的,主要是給自己的旅行拍的零散視頻歸納一下,留下紀念。我在旅行中隻拍自己覺得精彩的,Udaipur覺得一般般就沒咋拍。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的確,酒店裏的富人們都對工作人員都趾高氣揚的。 你兒子太膽大了,敢去印度一個月。 周末愉快!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謝謝亮媽。 周末好!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這一集沒有視頻啊,是不是邊邊覺著意思不大就沒做視頻?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印度是個等級森嚴的社會,邊俠一路走來是不是有感覺?食品和水的安全是個問題,我家老大中學的時候參加過一個夏令營,在印度搞了一個月,就是要求他們不吃肉、不喝生水、任何飲料不能加冰塊,最後一周一個同學沒忍住,吃了帶肉的披薩,結果就慘了:)邊邊的照片看著很神奇,你這個印度係列很特別,錯過了好幾篇,改天來補讀吧。問好邊邊,周末愉快!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視頻做得非常好呀!邊俠的解說很專業!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黑貝王妃' 的評論 : 謝謝王妃。 周末好!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對,姐,我也這種感覺,有的宗教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不同的詮釋,脫離宗教的初衷和質樸,更講究形式,甚至有等級階層。說實話,我們去參觀這個寺廟時並沒有感受到它所宣揚的精神,更是讚歎它建築上的精美。 謝謝姐, 周末愉快!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平等性' 的評論 : 謝謝你。 這次去了兩個耆那教寺廟,因為太小眾,導遊都不領著去,都跟司機去的。 耆那教徒規矩真是很多,連做菜的調料放得都很有限。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夏圓' 的評論 : 哦,我這就去看看你做啥夢了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天嬰' 的評論 : 不謝。 歡迎
黑貝王妃 回複 悄悄話 這一段跟邊神遊,挺神奇的建築,誘惑!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這個耆那教給人的感覺有點走極端了。邊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像佛教,倡導信徒節約,素衣素食,可大堂就是修建的金碧輝煌,金身高塔的,是不是就是製造一種肅穆不可企及的印象?
邊邊越說越好了,聲音好聽,自然,解釋地很清楚!片片也好!印度之行物有所值了。周末快樂!
平等性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大讚!俺以前有個博後就是耆那教的,那真是虔誠。唯一的問題就是大家出去吃飯的時候太困難了,實在是很難找到符合他們標準的菜肴。所以經常是一口不吃,俺看著都心疼 :)
夏圓 回複 悄悄話 從粉色到藍色再到白色,你的印度遊真是五彩繽紛,非常精彩啊!
最精彩的是,昨晚你入圓夢了。等下出個帖歌頌一下邊仙,敬請關注。
天嬰 回複 悄悄話 一直猶豫不決要不要去印度,剛發現你這個係列,我要好好學習。感謝分享,非常受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