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郊外有一些漂亮的中世紀的古城,保有俄羅斯重要的曆史古跡與當地特色,這些古城連成環狀被稱為“金環小鎮”。 人們常去的三個鎮是謝爾蓋耶夫、弗拉基米爾和蘇茲達爾。 由於時間有限我和女兒這次隻去最有名的東正教聖地謝爾蓋耶夫 (Sergiev Posad)。謝爾蓋耶夫位於莫斯科東北71公裏處,從莫斯科到謝爾蓋耶夫坐火車大約要一個多小時,要去達雅羅斯拉夫爾火車站(Yaroslavsky Train Station)去坐車,車次挺多的,我們是到了之後現去買票。
上了車我就把 Google map 打開跟蹤路線以免錯過下車,後來才發現其實終點站就是謝爾蓋耶夫。
中間經過一個大站 Pushkino
去小鎮的遊客們大多都是跟團坐大巴過去的,也有坐388號巴士去的,火車上幾乎全是穿著樸素的當地人。
車開了沒一會兒就開始不斷有人上來賣東西,有賣襪子手套的,有賣創可貼的、有賣雨傘的、有賣廚房用品的。 有大嬸、有少婦、有小夥兒、有老人家。 有的一言不發把東西放在你旁邊的座位上,過一會兒看沒人動就來收走,有的則是拿著個小話筒先介紹貨品,然後拎著袋子從你身邊走過。 這幾日來俄國隻看見大城市裏的光鮮亮麗的一麵,這一幕幕突然讓我感到仿佛回到了中國的八十年代。 女兒忍不住偷偷對我說:“媽媽,那個帥哥那麽帥還有大肌肉呢怎麽也來幹這個?”, 唉,帥哥也要養活自己啊,想必她在美國看見的帥哥都是有產者,跑健身房的。
這位老人家坐在我斜對麵拉琴,我把身上的零錢都給了他。 他向我道謝問我話,我猜是問我的名字,因為在地鐵上看過賣藝的人問給他錢的人的名字,然後再念那人的名字說幾句祝福的話,於是我也學著把我的名字大聲地說給他聽,可老人家跟我說了一大堆的話,我糊塗了,隻有點頭笑的份兒。 臨出車廂前老人又回頭跟我和女兒含笑道別,望著他的背影我難過起來,這麽一個溫文爾雅、氣質謙和的老人還要為掙口飯錢出來賣藝,生活不易啊。
我雖然不信任何教,卻是個見廟就拜的人,在踏入聖地之前也學著東正教的方法上下右左虔誠地在胸前畫十字,雙手合掌拜一拜表達俺的尊重。
先進到一個不知名的小教堂,小小的屋子裏人們都在虔誠地跟著牧師敬拜
兩個樸素的母女,兩顆虔誠的心
沙皇行宮,專用於皇室朝聖者,後來經常拜訪聖三一修道院的虔誠的女皇伊麗莎白於此創建了神學院
鍾樓
聖水池。 數以萬計的朝聖者期待用這聖水來醫治與安撫他們的病痛。
這座圓蔥頂上點綴著金色的星月圖案的是聖母安息大教堂,它是由俄國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下令仿造克裏姆林宮的聖母安息大教堂修建的,卻比克裏姆林宮裏的那個要大得多。
俄國人有高達75% 的人信奉東正教,俄國人有自己的俄曆, 和天主教不同,東正教是在1月6號晚到7號清晨慶祝聖誕節。
在這莊嚴又溫暖的教堂裏,人們虔誠地點起蠟燭,親吻聖像和聖賢們的靈柩,獻上他們無限的崇敬和熱愛。
累了我就和女兒坐在門邊的長凳上休息,身旁坐著一位中年男子,光著頭,長得像普京。 他一個人坐在那兒已經很久了,手裏拎著一個大照相機,一會兒抬頭看看前方的聖像,一會兒又低下頭,沉默不語。 他弓起腰,頭越來越低,不斷地用手捋過頭頂,然後一隻手扶著半邊臉不動。 我側頭去看他,突然發現他粗粗的手指間淌出了淚水,我怔了一下,趕緊移開目光。 他就那樣無聲哭著,不知道他的生活裏發生了什麽讓他痛心的事。 不敢再去看他,抬頭望著搖曳的燭光映紅了畫壁上聖賢的臉,我的淚水也一下子湧了上來......
女兒曾問過我去過這麽多的教堂你最喜歡哪一座,如今我有了答案,不是梵蒂岡那富麗堂皇的聖彼得大教堂,也不是佛羅倫薩像神話一般美麗的百花大教堂, 最觸動我心的卻是在這裏,在這裏我看到了最虔誠最樸實無華的信徒,他們的每一個親吻,每一滴淚水都這樣深深地打動我,讓我的心也變得純淨、虔誠而和謙卑起來。
第二天我們就要離開俄國了,那個晚上我睡得很沉,做了奇怪的夢,夢到了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大帝,在夢裏他們兩個是夫妻......電話鈴響了,是孩子爸,他正在亞洲出差,這個曾經的逼退過一群野狗的英雄少年卻常常對我心儀的遠方頗有躊躇。 俄國是個被西方世界孤立的國家,無論是媒體的報道還是身邊俄國人的勸阻都讓他對我們的此行充滿不安。 怕他擔心我這一路一直圖文並茂地匯報著,我跟他講我這幾日的所見所聞和對莫斯科的感受,“嗯,看來是我有偏見了”他說。 是啊,這世上多少矛盾、仇恨、衝突何嚐不是由偏見和彼此不了解而起的?
幾天前我懷著複雜的心情踏上這片土地,在我心裏這畢竟是個曆史上奪走我們土地最多的國家,是個充滿野心崇尚強權的國家,曾經的“老毛子”在我們東北強殺奸淫無惡不作、是個時而是我們的盟友時而又惡交的國家;可這又是個擁有厚重的文學和藝術並影響了中國整整一兩代人的國家,是個讓我們唱起“喀秋莎”時心中充滿深情的國家,這也是個擁有“戰鬥的民族”,客機在天朝昏蒙的霧霾中照樣可以獨樹一幟準點降落的國家......神秘似乎又不陌生......越是這樣我越想去看看,就像當初去日本一樣。 旅行真是件神奇的事,當有朝一日你踏上了那片陌生的土地,去體驗去感知,它在你麵前變得真實起來,你對它開始有了一種新的感覺,甚至對它有了一絲感情。 而今當我再想起這個國家時,除了那些富麗堂皇的宮殿、令人炫目的教堂和野心勃勃又充滿坎坷跌宕的過往外,還有遇到過的一個個鮮活的麵孔,有溫厚、有誠懇、有熱情、也有嚴肅,疏遠在慢慢地變淺,距離在慢慢地拉近。 時光荏苒,世界有所不同,而我們旅行過後再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了解帶回來分享給他人,把陌生變成熟悉,讓冷漠有一些溫度,這也許就是旅行的意義吧。
謝謝各位的一路跟讀!
祝你在那兒生活愉快!跟你交流我好像又回到了聖彼得堡的人流穿息的大街上.......
我常常去郊外,你文中所說到的小商小販這是很常見的,有的女人扛一個大包,一個車廂一個車廂的走,廣告說的很快很流暢,一看就是老手了,不管有沒有人買,也是一口氣說完。俄羅斯的女人不容易啊。
近年來俄羅斯旅遊的人很多,大多數都是走馬觀看,購物拍照,真正用心體會的人很好,我想也是給了女兒了個了解俄羅斯曆史文化的機會,很棒!
誠然,信仰是人的寄托,我雖然不信教卻宿命。 不怕你笑話,有時坐飛機時顛簸得太厲害我一會兒阿尼陀佛求佛祖保佑,一會在胸前畫十字,各路神仙都拜拜。
看到這笑暈了。 你不信教,也跟著瞎比劃,人家要是知道,可能並不會高興。當然,對多數教徒來說,這無關緊要。
從你的評論可以看出, 你走南闖北這麽多地方,或許有些意識到,宗教真正的意義和價值在於提供道德框架和精神依托,而表麵上強調對某個 supernatural power 的崇拜,是為了增強這個框架和依托的力量,以使得普通大眾容易接受和遵守。
謝謝你花力氣寫下你的遊記和心得,與我們大家分享。你的文筆雖不華麗,但也邏輯嚴密,絲絲入扣,引人入勝,知識量很大。讀著你的文章,看著你的照片,我們大家能夠免費,而且不需冒著安全風險,欣賞到世界風光和人文曆史, 謝謝你的慷慨!
非常同意思韻的提議,整理一下你的遊記出書,應該很暢銷,起名《惜俠客遊記》,能勝過《徐霞客遊記》。 本來我一早想說的,兩次都讓她搶了先 :(
多說一句, 俄國和日本, 為什麽很多中國人都喜歡俄國多一點? 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 雖然俄國對中國幹過的壞事也不比日本少多少,蘇聯軍二戰後在東北搞了很多破壞,作惡多端,對自己的盟友也下狠手。 我想一部分原因是政府的導向造成的吧,意識形態相同,當初要靠蘇聯幫助搞建設,對很多領土的的喪失不去渲染情緒。 還有俄國主要在東北作惡,沒有像日本深入中國的中心地帶。
— 我對前者的興趣遠遠沒有對後者的大,已經遠去的文化和曆史遠遠沒有身邊正在流動的人群更鮮明更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