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
寫遊記寫累了,閑扯幾句,純屬瞎聊哈,別給俺扣帽子 上綱上線
問過周圍人這個問題,有人正氣地回答:生是中國人死是中國鬼,也有人說這輩子倒了血黴了當中國人,再去遭二茬罪就是有病。 輪到我了我還是想了想的,要想當中國人也成,可俺不想作現在的中國人。聽袁騰飛說他最想活在宋朝,那個朝代富裕啊,南宋時期的臨安城連趕車的都穿綢緞。 宋太祖也是有胸懷的人,立下規矩不殺士大夫和直言進諫者,不殺讀書人,那個朝代可是知識分子最美好的時代,難怪宋朝滅亡的時候有二十萬文人投海自盡。 我呢想夢回唐朝,大唐不僅經濟強盛,還思想開放,政治開明,穿衣時尚,長袖飄飄,動不動就飛個天,有文藝範兒,有國際範兒。 唐朝還是個尚武的時代,把少數民族都治得服服帖帖的,不像宋朝那麽窩囊,野蠻民族一打就給錢。 不過宋皇帝錢多人不傻,用錢買和平換來老百姓幾百年安定日子,就是太文弱了,好在家底厚,抗造。
不過做中國人實在太累太憋屈,不爽快。 從古至今都沒有啥個人自由,沒個自由還談什麽尊嚴和底氣。 春秋戰國和民國時還強點,現在就甭想了,幾大文人名嘴都被封了,鏘鏘三人行啊、袁騰飛啊,這些名嘴們現在一個個噤若寒蟬,就連高曉鬆的在《曉鬆年鑒》裏講到89年的時候連半個六四都沒敢說,欲言又止,隻是婉轉表達火種一直在心裏。想想沒啥可看的就去去追劇吧,幾乎都虎頭蛇尾,高調的端正思想,創造和諧社會,犧牲個人利益。 唉, 看得真憋屈,中國人怎麽活得那麽累。
一個國家窮點兒沒關係, 你看人家中南美人窮樂窮樂的,滿大街跳舞可著勁兒地扭,雖然兜裏沒幾個錢可過得樂嗬著呢。咱老中懷揣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可做起事來就像個鎖頭烏龜似的,上到政府下到子民,真能忍啊。 泱泱大國被周圍的小破國占便宜也就嘴上使勁兒地抗議,雖說忍也是功夫也是策略,可老玩這個讓俺們子民們也跟著喪氣,自豪感提升不起來。 老百姓在國內被政府欺負忍著,到了國外被外族欺負了也不吭聲。 你看人家韓國人到美國來一受欺負立即團結起來,男人們拿起槍來跟暴亂的黑鬼子拚,把暴徒打得抱頭鼠竄,而咱老中早就把店門一關各自逃散去了。
中國人規矩的多有趣的少,一聚會除了吃就是男人講掙錢女人講孩子,艾瑪,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世界這麽大,曆史這麽長,人活得這麽久,就沒有什麽有趣的事可說,哪怕是囧事,哪怕是豔遇。 中庸之道把中國人包裹地如此光滑,人隨和比有趣更重要。
俺扒拉扒拉去過的國家,雖然俺貪圖享受,知道北歐人民群眾過上了共產主義的生活,從生下來那天吃喝拉撒就有國家管著,可架不住冷啊,一冷人就冰。 還是往南邊瞅瞅, 讓我最心儀的還是那個大靴子啊,對,下輩子投胎在意大利很不錯,風景美還暖和,更喜歡意大利人那快言快語喋喋不休的嘮叨勁兒,聽著像唱歌,充滿了生活氣息。 還可以懶洋洋地過日子,資源那麽豐富,懶也有資格啊。 沒事就坐在草地上看看田園美景,聽聽清晨的鳥叫,薄霧環繞縹緲如仙境,真想就那麽坐下去,渴了喝點葡萄酒,美啊! 怪不得意大利男人總打敗仗,過得那麽好誰還願去打仗,有機會還不趕緊享受,把嘴抹上蜜跑去泡個妞啥的。
我就算隨便一想,這輩子既然是中國人了就要鐵了心地護著娘家。 各位看官別光看熱鬧,也聊聊你們下輩子投胎的打算。
這周末做了虎皮辣椒,剛從網上學來的,再來點冰凍過的伏特加,濃濃的甜甜的,一直都是我的最愛。
周末已過,又該進入為今生奮鬥的狀態了 :)
1。雞群,鴨群,鵝群各歸各。
2,鵝群以後會和鴨群玩玩, 畢竟 經常在湖裏,池塘碰到。
而且,根據我的觀察,ABC(長大後)的社會活動圈子基本是ABC,加上一些東亞,越南菲律賓華人後代,東亞混血兒。
關中閑人。
你的語錄光明正確!
2,(自認為)理解邊走邊看想要說的;
3,會有人敢在這裏說“不想做中國人”嗎?
4,對那些舉出100個理由要做中國人的回答,嗬嗬,土豆語錄:無法證明的東西,往往也無法否認。
社會文化,現實利益,讓我們無意之中學會了如何說話,包括如何說謊話。
唐朝再開放也是相對的,畢竟還是一個封建專製的製度,給你多少自由皇上說的算。
過去中華文明代表一種先進,周邊入侵的野蠻民族也會被融入到這個先進的文明之中,不願融入的蒙古人不到百年就要回到草原放牧。 看看當今社會都是在向誰學習,中國的文明和製度還具有這種引領進步的地位嗎?
中國人的智商沒得說,隻是智商和幸福感並不掛鉤
同意你的第三條,這個世界還是多樣化才會有趣。
你是咋知道我怎麽想的? 她不但靈而且還敢說,說得透徹,有時看她的文我會被enlightened.
對滴,咱現在活著還是得樂且樂吧。 周日愉快!
聚會我也不要聽男人講掙錢講女人講孩子,我要聽你說有趣的。
同意園姐,下輩子還做女人。
周末快樂!
(1) “我呢想夢回唐朝,大唐不僅經濟強盛,還思想開放,政治開明”;
(2) “不過做中國人實在太累太憋屈,不爽快。 從古至今都沒有啥個人自由”。
這不矛盾嗎? 大唐不算是中國? 不是說是學霸嗎? 而且還是計統係的。
----------------------
另外,非常讚賞“海陬觀者”的評論, 語言簡潔優美,邏輯清晰, very pervasive, 謝謝分享!
1) 世界曆史上的古文明中,唯一現在還存在,斯文不替,亙古垂今的,隻有華夏文明。 一直到現在,諸般事實都還可以見證中國文化的古老與開化。 我家族的祖先當然不會全是漢族;從一些事實看,甚至有雅利安人的可能。但是他們選擇了中華的文明;現在看來,他們的選擇沒有錯誤,對得起他們的子孫。
2) 最近這幾十年,歐美的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做廣泛的民族抽樣調查。經過許多次、許多學者的統計,東亞國家的人民,智商最高,其中又以中國最領先一些。 我並不是說這引起了民族的優越感;但是,這就和上麵我說的古老文明是相互印證,合於邏輯的。
3) 現代流行多元化的思潮,我不反對。 但多元化就應該是各個不同的種族、文化都應該長存不謝,這個地球、世界才會像多彩的花園一樣的有著各種繽紛。 我不覺得所有種族、文化融合是一種進步的觀念。 十九世紀時,美國人說 melting pot。 那是鋼鐵工業盈利最多,鋼鐵大王卡內基最負盛名的時候,所以借用了 熔爐 這個煉鋼的名詞。 現代人聽見 煉鋼廠的熔爐,首先會想到的恐怕要是 環境的汙染了。 現代的保育、環境思潮所產生的,代替 熔爐的名詞是 salad bowl。 一個有營養、合於衛生原則的餐點是 色拉大碗,裏麵富於各種蔬菜,甚至包括可以消化的肉類,但是看得清清楚楚,種類分明,並不因為混合而糊塗。 如果不幸混而成一樣吃不出原味的雜燴,就要使內行的美食家慨歎,這真是 唐突美蔬,暴殄天物了。
你說你很佩服一個博主,會不會是青銅,她真的很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