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行動目標轉從郊區轉移到市中心,比起前兩天路程簡單多了,從家出來往右走個幾分鍾就到了冬宮廣場了。
冬宮的網上訂票相對簡單,沒有時間段的限製,而且票的有效期是半年。 如果沒有提前在網上買好票也可以到自動售票機上買,隊伍並不太長,要是去人工售票處買就要排大長隊了。
https://www.hermitageshop.org/tickets/
冬宮廣場上豎立著亞曆山大一世紀念柱,為戰勝拿破侖而建
一大早發現廣場上有坦克展,等出來再仔細看
彼得大帝時期就開始沿涅瓦河邊籌建冬宮,一開始隻是一個兩層樓的簡樸的建築,相比於西歐那些華麗的宮殿還差得很遠。 在給自己建住所的同時彼得大帝也強令他的貴族們也要在聖彼得堡修建住所而且必須每年在這座城市住上個半年。 貴族們都很不情願來這個陽光少見的寒冷的沼澤地,生活很艱苦,這地兒隻長圓白菜和蘿卜,夜晚還經常有狼出沒,而且還不讓伐木取暖,每個禮拜隻能有一次熱水。 隻有彼得的妻子Catherine假裝喜歡在這個新的城市生活,願意和彼得同甘共苦。
彼得大帝去世後冬宮又幾經被重建和放棄,到了伊麗莎白一世的時候她啟用巨資來加速擴建冬宮,就算是在寒冷的冬天也不停工,超出預算就向老百姓征收鹽稅和酒稅來填補,宮殿在她死前可算是接近完工了。 到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時候冬宮得以繼續被改造和擴建,並將其變成了她的私人博物館。
冬宮裏的葉卡捷琳娜大帝的畫像
葉卡捷琳娜二世並不是俄國人,她是德國中部的一個小公國的留裏克家族的後裔,雖然她身為公主可家境並不富裕,要靠王室的親戚們來救濟開銷。 由於伊麗莎白一世終身未嫁,就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外甥也是彼得大帝的外孫彼得三世手中。 這個彼得三世也挺可憐的,他的母親安娜在他出生三天後就因產後感染死去,彼得長成一個病怏怏沒啥出息的小廢物,兒童的智力水平,就愛玩木偶士兵列隊遊戲,可一聽見真正炮聲就害怕。 他在德國長大,不大會說俄語,不覺得自己是俄國人,對俄羅斯的事情絲毫不感興趣。 他的姨媽伊麗莎白一世為他選中16歲的少女葉卡捷琳娜為妻。 伊麗莎白一世很喜歡葉卡琳娜,她聰明好學,嫁過來後認真刻苦地學習俄語和俄國宮廷禮儀,深得貴族和大臣的好感。 可是彼得三世和葉卡捷琳娜根本不是一路子的人,倆人無論從為人處世還是興趣愛好上完全不同,彼得對她則十分冷淡,據說婚後很多年都不跟她同房,自己則在外包養情婦。 近十年後葉卡琳娜才生出一個兒子保羅 (盡管葉卡琳娜二世在自己的回憶錄裏有明顯的暗示保羅是她和她的一個情人軍官的私生子,可這保羅無論從外貌和性格上都是彼得三世的翻版,因此葉卡捷琳娜挺不待見他的)。 葉卡捷琳娜整日幽處深宮,隻好靠讀書排遣寂寞。她閱讀了大量的俄國書籍,無意中讀到了伏爾泰的作品,並且開始對政治哲學類書籍感興趣。
葉卡捷琳二世慢慢地開始有了情人,多年來的壓抑和煎熬讓她一發不可收拾,盡情放縱於聲色之中。 雖然她並不漂亮,可她活力四射,秀外慧中,充滿激情,她說自己是個沒有愛情就活不下去的女人。 她的一生情夫不斷,他們很多都是身材魁梧高大英俊的軍官,為了她爭奪王位、開拓疆土立下了汗馬功勞。
伊麗莎白女皇去世時彼得三世在居喪期間不穿喪服,還仍舊毫無節製地尋歡作樂,這引起俄國人的極大反感。 而葉卡捷琳娜卻穿著喪服在女皇靈前哭得跟個淚人,她的這一表現贏得了俄國各界的尊敬。 彼得三世繼位後不問國事,還出賣俄國的國家利益,他非常崇拜當時的普魯士的國王,竟同意把與普魯士七年戰爭中所贏得的大片領土歸還給普魯士,這引得俄國貴族和軍隊十分不滿,他們很快在葉卡捷琳娜周圍團結,形成了一個謀反團體。 同年六月底葉卡捷琳娜在情人軍官格裏高利·奧爾洛夫的幫助下召集支持她的軍隊發動政變逮捕了彼得三世,並在聖彼得堡宣稱自己為俄羅斯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由於葉卡捷琳娜在俄羅斯人民中的威望和良好的印象,對她的這一政變俄國上下都樂見其成,幾天後彼得三世被女皇的支持者勒死。
這是葉卡捷琳娜大帝的著名的獨眼將軍情人格裏高利·波將金 (Grigory Potemkin),他也參加了葉卡捷琳娜推翻彼得三世的政變,那時他還是個軍士。 後來他在俄土戰爭中表現出英勇和出色的指揮才能,及受女皇的青睞,迅速獲得獎賞和提拔,成了女皇的情人和寵臣。 女皇形容他是在這個iron時代裏最偉大,最風趣幽默的人。波將金不愛洗澡,渾身散發著野性的荷爾蒙,葉卡捷琳娜著迷於他的強壯的體魄和陽剛的氣息,從他們頻繁的通信中可以看出他們之間充滿歡笑和火辣辣的激情,相互欣賞對方傑出的才智。 葉卡捷琳娜甚至稱波將金稱為她的丈夫,她封他為伯爵並讓他擔任俄國元帥,波將金一直在俄國的宮廷和國家機關中身居高位。 他幫助葉卡捷琳娜治理國家,在軍事和外交上進行擴張。 在他們激情褪去後兩人仍然保持了一種伴隨終生的親密友誼,他甚至還為她物色新的麵首。 葉卡捷琳娜對情人們都慷慨大方,分手時都會送一大筆的遣送費。 所以各位看官不要總是覺得隻有男人才喜歡三妻六妾,女人稱王也一樣如此。
然而葉卡捷琳娜大帝並不光顧著自己享樂,她非常勤政,她以她的偶像彼得大帝為榜樣,大力興辦學校,鼓勵民眾學習,開設孤兒院,創辦女子學院。 她致力於發展經濟,擴展對外貿易,鼓勵全民創業。 她執政三年後國庫就扭虧為盈,國力大大的增強。 她致力於擴展疆土,從奧斯曼土耳其手中奪下了黑海北岸,讓俄羅斯成為擁有波羅的海和黑海兩大出海口的國家。她夥同奧地利和普魯士一起瓜分了波蘭,還開始對阿拉斯加進行殖民,使得俄國成為橫跨歐亞美三大洲的超級強國,葉卡捷琳娜執政時期被稱為“黃金時代”
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的俄國文學藝術的發展也達到了一個高峰,女皇酷愛文學,親自創作戲劇、小說和回憶錄,她慷慨地資助哲學家和藝術家,推動了俄羅斯啟蒙時期的發展,伏爾泰形容她是歐洲上空最耀眼的明星。 葉卡捷琳娜大帝女皇對藝術品熱愛不亞於對疆土的擴張的熱情,今天的冬宮源於女皇的收藏。 她不惜重金從世界各地購來大量的油畫、雕像,地毯、陶器等珍品,從古希臘、古羅馬、西歐到東亞的藝術藏品一應俱全。 如今的冬宮在十月革命後辟為聖彼得堡國立埃爾米塔日博物館(The Hermitage Museum)的一部分,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與巴黎的盧浮宮、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齊名。
Jordan Staricase, 各國大使和貴賓們參見沙皇要先通過這個十八世紀風格的約旦樓梯
Small Throne Room 又稱彼得廳 ,正中有一幅 Peter the Great and Glory 的油畫
紀念打敗拿破侖的 The War Gallery of 1812。 人太多沒法照相,這張從網上找的
正中間的自然是亞曆山大一世
庫圖佐夫 (Mikhail Kutuzov) 俄軍總司令,卓越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被認為是沙俄第一名將。他也是出色的外交家,精通法、德、英、波蘭和土耳其語。 他在戰爭中瞎了右眼,畫家巧妙地畫他的左側掩蓋了元帥的缺陷。
St George's Hall是冬宮最大的廳之一,王位加冕和皇室很多正式的儀式都在此舉行,這裏見證了1906年尼古拉二世時杜馬議會的召開,俄君主專製開始瓦解。
沙皇禦座,後麵是來自東羅馬帝國的俄國雙頭鷹國輝
那天大廳裏有俄國宮廷服飾的展示
Pavilion Hall是冬宮最華麗最精美的大廳之一,這座白色和金色相間的大廳結合了文藝複興時期、哥特式以及東方風格的設計和裝潢,28個水晶吊燈使這個大廳熠熠生輝。
複製古羅馬人頭馬故事的馬賽克拚圖地麵
著名的孔雀鍾,出自英國鍾表匠 James Cox之手,由波將金買下送給心上人葉卡捷琳娜大帝。 裏麵有公雞、蜻蜓,貓頭鷹,鬆鼠,還有一個漂亮神氣的孔雀,報時的時候它會360度轉圈,開屏,隨後公雞打鳴。 現在為了延長它的壽命已經讓它停止運行,給大家貼個視頻看看報時的有趣的過程。
17世紀荷蘭畫家倫勃朗的“浪子回頭”。 倫勃朗善於運用明暗對照法捕捉光線和陰影,讓畫中人物栩栩如生,洞察和展現人性的內心。
冬宮的鎮館之寶,兩幅達芬奇的聖母聖嬰畫
The Litta Madonna
The Benois Madonna 這幅作品很可能是達芬奇獨立完成的第一副作品。達芬奇為該畫作所繪的兩幅素描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冬宮的藏品實在是太豐富了,不僅有大量的來自西歐的油畫和藝術品還有來自埃及的木乃伊,中國的甲骨文、敦煌壁畫和雕塑等,要好好看還不得十天半個月,我們也就是走馬觀花地看了一下。
那天冬宮廣場上有坦克展,大大小小的坦克各式各樣,看著也沒那麽先進嘛,估計是二戰時留下來的。
每個坦克前都站著一個士兵,俺找了個最帥的哥兒合影。 剛照完一群祖國來的大媽們就圍了過來排起隊來要和帥哥照相,剛才帥哥還無所事事,這下可且要忙活一陣子了, 哈哈。
冬宮見證了聖彼得堡這座偉大的城市的發展和俄國曆史上許多重要時刻。 1917年二月革命俄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被迫遜位,冬宮結束了它作為皇宮的曆史。 同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布爾什維克衝入冬宮奪取政權,砸爛了一個舊世界,建立起一個更爛的新世界。 1918年蘇俄遷都莫斯科,聖彼得堡結束了長大兩個世紀的沙皇首都,從此俄羅斯告別了一個與西方先進文明融合開放的年代,重返孤立。
待續......
“惜福的這篇,看著帶勁,既是遊記,又是史記;正傳外傳,還摻和些八卦,太好玩了。惜福寫遊記很下功夫,讀了不少資料吧?擁有這樣出眾的智慧和語言天賦,你真該是個大學曆史教師才對。”
+1
先看照片,周末再來細讀。
葉卡捷琳娜二世、武則天和英國的伊麗莎白一世都是曆史上了不起的女皇。
學霸不敢當,想想咱文學城裏的才子和學者們可比我懂得多多了,我隻是在學習階段,霸不起來啊。
幽默又尖銳的語言。
是啊,我也覺得惜福必是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