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記錄生活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生命在於折騰
個人資料
邊走邊看66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和女兒遊英國 (8) - 倫敦塔,不得不說的血雨腥風

(2017-06-07 15:08:22) 下一個

這一篇我基本上是在大白天時寫的。我這個老迷信想起那個倫敦塔總覺得陰森森的,好在去的時候和一群群遊客紮堆兒在一起陽氣十足,要是讓我一個人去我可不敢。 倫敦塔從建立之初就有無數的王公貴族喪命在城堡裏, 它的地下土牢裏陳列著各種殘酷的刑具,堡外的塔山則是有名的斷頭台,千百年來還不知有多少鬼魂飄蕩在塔內呢。  傳說有人曾看見被砍頭的亨利八世的第三任王後安妮·博林腋下夾著頭顱繞著塔走動;也有塔內的守衛報告曾在城堡的“血塔”附近看到過兩個身著睡衣的小孩子的身影,人們猜想那是愛德華五世和他的弟弟;甚至有遊客說在城堡的某些通道裏,他們會感到莫名其妙的陰風襲來,有的還親眼目睹這些遊蕩的鬼魂........

 

去參觀倫敦塔的話要早點去,這樣可以有Yeoman warder來做講解,每半個小時一場,我們去的那天下午三點半是最後一場。  坐在Uber上的時候我就在手機上買好了票,去了到單獨的取票窗口取一下就行了。

訂票鏈接:http://www.hrp.org.uk/tower-of-london/visit-us/tickets-and-prices/#gs.Nq4kefM

Yeoman warder (禦用侍從衛士)既是導遊,又是保安。 我們的Yeoman warder大腹便便,聲音洪亮, 每到一處就給我們講那裏發生的故事,他能把讓人毛骨悚然的那些事用幽默的方式講述出來,時常逗得遊客們哈哈大笑。 可是有時候他講到嚇人之處會故意瞪大眼睛,突然吼聲如雷,“哢嚓”一聲人頭落地之類的,嚇得我閉了眼睛,捂了耳朵。

 

既然寫這篇就免不了要講講有關倫敦塔的曆史和那些讓人毛骨悚然的故事。

1066年威廉一世征服了英國建立了諾曼底王朝,隨之開始修建這座城堡來保衛諾曼人和倫敦城,後來中世紀的國王們不斷更新和擴建,把塔打造成既是堅固的防禦城堡又有富麗堂皇的宮殿。 裏麵還有天文台、監獄、教堂、刑場、動物園等建築。 倫敦塔在曆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中世紀的時候國王們控製了倫敦塔對掌控整個國家至關重要,因為它不但是皇家居所也是軍械庫和財寶庫,重要的公共文件也被存放於此。

雖然我們此行老天照顧,一滴雨也沒下,但四月倫敦的天還冷颼颼的,歐洲人比美國人懂得保暖,都穿得厚厚的。

 

 

十五世紀末英國王室已經很少居住在這裏了,這裏成為宮廷陰謀和王室鬥爭的地方。英王愛德華四世的兩個幼子,愛德華之前的國王亨利六世都在此被殺。

York王朝 (1461—1485年)的第一任國君,愛德華四世英勇善戰,有著傑出的外交才能,親和力十足。在愛德華時代,由於國際上的和平和國內的低稅收,英格蘭的商業資本得到了迅速發展。 英格蘭已開始走向政治穩定,為以後的Tudor王朝的興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然而在愛德華四世40歲病逝時他犯了一個讓他死不瞑目的錯誤,把自己的隻有十二歲的兒子愛德華五世托付給他的弟弟理查公爵,讓他輔佐愛德華五世執政。 可是理查違背諾言,把愛德華五世和他的弟弟關進的倫敦塔的 Bloody Tower“血塔”裏。 他自封為王,就是理查三世。 此後兄弟倆行蹤不明,據說是被理查三世殺害的。 

近二百年後工人在整修倫敦塔時發現一個裝有兩具小骸骨的盒子,人們懷疑它們可能是兩位王子的骸骨。

 

十六和十七世紀Tudor王朝時期,倫敦塔被用作監獄達到了高峰。 在皇宮貴族的爭權奪勢的鬥爭中落敗者就會被 "sent to the Tower"。 不得不說的是被“sent to the Tower”的王族好幾個都跟Tudor王朝的第二任國王亨利八世脫不了幹係。 他的兩個女兒 瑪麗一世和伊麗莎白一世都曾在這座塔裏被囚禁過,他的兩位王後也先後在此被處死。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倫敦塔成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死獄”。

亨利八世是英國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在十二歲的時候就承父命與西班牙的公主凱瑟琳訂婚。 凱瑟琳其實一開始是他的嫂子,是許配給亨利八世的哥哥的,但兩人婚後幾個月內,他哥哥就病逝了。亨利八世的父親為了穩定英國和西班牙的關係又將凱瑟琳嫁給自己的次子亨利。 然而婚後的的凱瑟琳隻生下了一女瑪麗,這讓想要兒子的亨利八世十分不滿,轉而愛上了她的侍女安妮·博林Anne Boleyn。

安妮是個頗有姿色又極具手段的女人,不斷煽動亨利八世與凱瑟琳離婚,由自己取代成為王後。 但是當時的教宗遲遲未答應亨利八世的離婚要求,此時安妮已懷有身孕,於是亨利八世幹脆操控英國國會通過法案,宣布脫離羅馬教廷的控製,自己成了英格蘭的最高宗教領袖,並將和凱瑟琳王後的這段婚姻宣布為無效。 從此以後亨利八世可以自己做主了,想結多少次婚就結多少次。

安妮·博林被加冕為王後,三個月後,安妮生下一個女兒,即後來的伊麗莎白一世。

亨利八世像

 

 

然而安妮王後心腸狠毒,暗中迫害凱瑟琳王後,將她放逐到荒無人煙的地方,軟禁凱瑟琳,虐待她,令她受盡屈辱,不讓她探望自己的女兒瑪麗公主權利,就連瑪麗公主也被安妮王後虐待,還被以私生女的罪名關進倫敦塔。

安妮·博林聰明果決,外交能力超強,對政治敏銳熱衷,頗有手腕,然而她的強勢、多疑和殘忍讓亨利八世逐漸對她失去了熱情,再加上她也未能為亨利八世生下一子,這讓亨利八世對安妮的耐心耗盡,他宣稱與安妮的婚姻簡直是受到上天的詛咒。 而此時亨利八世又喜歡上了另一個女人,即曾作過凱瑟琳和安妮的侍女珍·西摩Jane Seymour,於是亨利開始計劃除掉安妮,朝臣們立刻編織了許多致她於死的理由,最終安妮被按上了 通奸,亂倫,叛國,製造假幣等18項罪名,被判決斬首。 才兩歲的伊麗莎白公主則變成了私生女被趕出宮。

臨死前英王亨利八世滿足了安妮最後的一個願望——用劍而不是粗笨斧頭行刑,為此亨利專門從法國加萊物色了劍客充當劊子手,以相對“優雅”的方式砍下了她的頭。 那一年她隻有三十五歲,隻作了三年的王後。 她死後被埋在倫敦塔的教堂中。

 

安妮被處死後第二天,亨利八世隨即與珍·西摩訂婚,十天後正式舉行婚禮。不得不說的是在亨利八世的六次婚中,他最愛的就是珍·西摩,她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後來的愛德華六世。 與安妮的奢華揮霍截然不同的是,珍·西摩溫柔美麗,單純低調,不問政事,懂得持家,性格節儉,並善待瑪麗和伊麗莎白兩位可憐的公主,這讓亨利八世對她十分喜愛和敬重。然而珍·西摩在他們婚後的第二年就患病死去。 亨利八世死後選擇和珍·西摩葬在一起。

珍死後亨利八世又結了三次婚,他的第五任王後也因為通奸在倫敦塔被處死。

接著往下講..... 亨利八世死後他兒子愛德華六世繼位,然而他是個短壽的國王,15歲時就死了,死之前愛德華六世並沒有選擇他的兩個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和伊麗莎白繼位,而是選了他的表親 簡·格蕾Lady Jane Grey為王位繼承人。 然而這位聰慧的熱愛讀書的女子在位隻九天就被瑪麗一世發動政變推翻,在倫敦塔內被斬首,死時隻有16歲。

·格蕾和亨利八世的兩位王後是在同一個地方被斬首的,死前這個並無心爭奪王位的可憐的姑娘被蒙著眼睛,在倫敦塔侍衛官的幫助下摸到了她的頭顱即將被砍下的位置,她的兩個侍女在一旁哭泣。

 

Tower Green : 這就是安妮·博林和簡·格蕾以及眾多王公貴族被砍頭的地方

 

亨利八世在位期間雖然讓自己成為英格蘭最高宗教領袖,但他始終沒有宣布廢除天主教教義或儀式,愛德華六世首度將新教定為英格蘭國教。 然而瑪麗一世是個堅定的天主教教徒,她上台後廢除新教,再次於英格蘭內恢複羅馬天主教,使英格蘭重新與梵蒂岡複合。 她還下令燒死約300名宗教異端人士,此舉動為她得來“血腥瑪麗”的綽號。

在瑪麗一世作了女王之後,伊麗莎白因為被懷疑參與新教徒叛亂而被關在倫敦塔兩個月,隨後又被軟禁。最終,瑪麗苦心經營的羅馬天主教在她死後被繼任的伊麗莎白一世又以新教所取代。

伊麗莎白時期開啟了英國的”黃金時代“,她在位期間君主專權開始向議會主權轉化,資本主義開始萌芽,英國開始建立海上霸權,文學藝術大力發展,出現了莎士比亞這樣最傑出的文學家,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兩個姐妹瑪麗一生無嗣,伊麗莎白終身未嫁

 

 

國會大廈那一篇講過的曾為伊麗莎白一世開拓美洲新大陸的 Sir Walter Raleigh也曾經被關進倫敦塔兩次。 Raleigh盡管深受女王的看重,但他和女王身邊的侍女秘密結婚讓女王十分惱怒,便以玷汙宮女的貞操和榮譽之名,將他關進了倫敦塔。之後在女王的寬恕下獲釋,夫妻去到 Dorset Sherborne 定居。 伊麗莎白女王死後他又被指控策劃謀反詹姆斯一世被軟禁在倫敦塔的血塔裏13年,不過由於他的很高的社會地位,在塔中的待遇不錯,甚至他的家人也得以搬進來與他同住,在獄中他還寫出了一部“世界曆史”。

倫敦塔最後一次作為監獄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關押過魯道夫·赫斯(納粹德國的第三號人物、希特勒的副手)。 1988年,倫敦塔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結束了Yeoman warder tour 之後就趕緊去珍寶館看寶貝,可一看那隊伍又是排得九曲十八彎,要大約個一個多小時的樣子才能進去。此時我又開始饑腸轆轆,就拉著姑娘去旁邊的cafeteria去吃飯。 飯堂裏是自選餐,裏麵一張張大長條桌子像個大食堂,靠牆處有飲用水給大家喝。 我拿了一份素食的豆飯,女兒拿了個雞肉三明治和一份小蛋糕,算下來隻要十二磅,沒想到旅遊景點的東西還這麽便宜。 吃飽了肚子精神頭又來了,一看還有45分鍾就關門了,再跑去珍寶館一看, 隊伍已經很短了,排了15分鍾就進去了,不過裏麵不讓拍照,下麵的皇冠照都是網上來的。

 

從亨利三世開始英國皇家就有把王室的珍寶存於倫敦塔中的傳統,為此還特意建了這座珍寶館來收藏珠寶,盤子以及諸如皇冠,權杖和劍之類的皇族象征。 相比於維也納的珍寶館,倫敦塔的珍寶館的寶貝數量少多了,但各個都是精品,五顏六色的寶石都質地相當地好,被切割打磨得耀眼發光。

這個帝國皇冠(Imperial state Crown),用於加冕典禮和國會議會開幕典禮。最初造於1838年,為了顯示維多利亞的印度女皇地位而製作。 現在看到的版本是1937年重新製作的,整個皇冠共使用了2868顆鑽石,273顆珍珠,17顆藍寶石,11顆祖母綠和5顆紅寶石。

 

伊麗莎白二世頭頂王冠參加國會開幕大典

 

下期是最後一集,大英博物館,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1)
評論
嚴惠姍 回複 悄悄話 看了個開頭,又打算還是哪天白天看吧!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五穀不分' 的評論 : 大周五的喝點兒吧,不過那酒好喝嗎? 喝酒姐現在隻喜歡喝純的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ndo' 的評論 : 你膽子大,我在那裏呆了三四個小時就想跑。 謝謝!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誠信' 的評論 : 遊記裏寫太多的曆史出力不討好,有人願讀就不錯了。謝謝誇獎!
五穀不分 回複 悄悄話 我想叫一杯 Bloody Mary.
lando 回複 悄悄話 頂這樣的好文!期待下集,曾在那參觀了一整天呢。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寫得這麽好,做了不少功課呢。謝謝,學到不少。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風水縱橫' 的評論 : 歡迎大辮子同學!
風水縱橫 回複 悄悄話 腥風血雨啊。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 水球芭蕾 : 嗯,去過英國鄉村才感受到Jane Austin書裏的那份意境,小山丘和綠草地....

我也挺喜歡英國的王宮的建築,圓中帶方,有股子高雅規矩的皇家氣。
水球芭蕾 回複 悄悄話 寫的不錯,曆史概括得很好。英國的東西都是原版的,雖然沒有歐洲大陸的大氣,但很少重建或複製的。我也想過幾年,和女兒一個個小鎮,慢慢遊。等她讀了幾本Jane Austin 的書後 :)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我也這樣,家門口的總覺得有的是機會,去別處就珍惜了,反而看得仔細,總覺得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ots2016' 的評論 : 謝謝, 旅行真是個學習的過程,一去旅遊就不得不把這些來龍去脈搞清楚,否則不就白遊了。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吃出健康' 的評論 : 要是我現在也不敢去了,這恐襲也太頻繁了。 雖說恐襲的隻是伊斯蘭激進主義者幹的,可也沒見伊斯蘭的溫和派出來譴責,也別怪大家對這個宗教有看法。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五湖以北' 的評論 : 裏麵的酷刑展示我都不敢看,warder講的那些割這兒割那兒我是堵著耳朵的,怕做噩夢。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happylady' 的評論 : 歡迎!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這麽詳細,真好,我要好好學習。家門口的東西我都沒好好看看,真是
Dots2016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很有意思,勾起了我對英國的興趣。以前這些名字似乎都聽說過,現在搞清楚她們之間的關係了。
吃出健康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你選了個對的時間,現在人們不敢去了。問好!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也有類似感覺。以前路過時呆了一天多,也覺得陰氣重,至今沒全家一起去過
behappylady 回複 悄悄話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shar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