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記錄生活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生命在於折騰
個人資料
邊走邊看66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在布達佩斯的那幾日(下)

(2016-12-06 13:56:35) 下一個

清晨我用Google map 指路,抄著小道拾階而上,十幾分鍾就到了漁人堡 (Fisherman's Bastion)。 這裏曾經是個漁市,後來漁民們為了捍衛自己的領地而修建了此堡。

漁人堡的前方有一座匈牙利第一任國王的騎馬銅像,他是匈牙利人民心中的英雄,他帶領馬紮爾人從遊牧部落走向了封建國家的轉變,在匈牙利推行了天主教。

 

夜晚的漁人堡在燈光下也非常漂亮,可我擔心上山的路會不安全就沒敢去。據說這裏是布達佩斯的年輕人最愛來的地方,很多人在星光下留下了自己的初吻。

 

漁人堡旁邊是赫赫有名的馬加什大教堂,它是數代國王舉行加冕典禮和婚禮的地方。 奧地利國王弗蘭茨 約瑟夫和茜茜公主就是在這裏加冕為匈牙利國王和王後的。

 

從城堡山上向下俯瞰,藍色的多瑙河、Chain Bridge和國會大廈盡收眼底

 

 

從漁人堡走個十幾分鍾就能到布達王宮了(Buda Castle), 它始建於1247年,是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為了抵禦韃靼人入侵而建的。它是十五世紀末歐洲最輝煌的王宮之一。後來奧斯曼土耳其占領了布達佩斯,城堡被用作軍營和清真寺。 哈布斯堡王朝趕走了土耳其後有把它重建成巴洛克式。後經幾次戰火和重修,現已成為博物館和藝術畫廊。

皇宮入口處有一尊匈牙利神話中的Turul Bird的雕像,鳥的雙腳緊抓著一把能夠征服世界的“阿提拉之劍”。皇宮其實沒啥可看的,大約匈牙利政府沒那麽多錢去維護,破舊的.

 

從城堡山回來就開始在網上預定參觀國會大廈的時間。 英語講解的每天隻有幾個時間段,當天已經沒有了,隻有約了第二天上午的。 http://latogatokozpont.parlament.hu/en

非歐盟的遊客要將近18歐,是歐盟的居民的兩倍的價錢。 但參觀一下還非常值得的。 金碧輝煌、華麗典雅的內部還是讓俺瞪大了眼睛,相當地震撼!

由於裏麵國會還在上班,遊人需要導遊帶進去,不讓亂走和亂拍照

 

下麵那個地方裏麵就不讓拍照了,俺一開始不知道,照完了人家站崗的又照好看的屋頂,結果一個帶著槍的士兵過來阻止俺,俺正在納悶呢,導遊沒說不讓拍啊?趕緊離著導遊近點,結果耳機裏怎麽是法語啊? 四處看了看才發現自由散漫的我早已把俺的英語團遠遠地甩在後麵,跑去前麵的法語團了,怪不得沒聽懂呢,趕緊歸隊。 果然走到這裏導遊就開始提示大家不能拍照了。

這是開會投票的地方,桌子上還有表決用的button

從國會大廈出來快十一點了,聽說整點有士兵換崗儀式,就趕緊跑到廣場等著,可等來等去也沒個動靜。 去問幾個巡邏的士兵,一會兒說是半個小時後,一會兒說是12點,沒個準信。 後來看到有個tourist information的小亭子,去問了後才確認是12:30。 看看時間還早就坐在椅子上曬太陽。

過一會來了兩個人衝我過來問好,一個白女人和一個東亞男人,我以為要讓我給他們照相呢,就答了話。 我這一路獨行找我照相的人還挺多的,結果那女人跟我閑聊了幾句,問我從哪來,我說我從美國來,是中國人。 她非說我看起來不像中國人,像馬來西亞人。 我堅持說我是正統中國人的長相,這點沒有錯。 接著就問我知不知道耶穌是有名字的,我一下子反應過來,原來他們是向我傳教的。 在家的時候就常有人來敲門給我發基督教的傳單,還要過幾天來聽俺講感想,嚇得我直躲,敢情這出門我又一次成了人家的栽培對象。

那是一個非常友好的女人,無非跟我說希望世界和平相處,人與人之間都在上帝的光輝下友好地相待。 我告訴她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但卻對於基督教是尊重的,世界文明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基督教起了很大的作用,它讓西方擺脫了凶悍和野蠻,讓人們成為一個有信仰的文明理性和有愛心的人。

她身邊的那位男子來自日本,有著東方人的拘謹,講話中帶著謙虛和誠懇。基督教在日本並不如在韓國那樣盛行,這個日本人一定是經曆了什麽苦難,他告訴我他曾經一度很掙紮,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做了一個決定到西方來探尋基督教。 這樣跟他們聊了足有半個多小時才友好地握手告別。

 

到了12點半終於有音樂聲響起了,那時並沒有圍觀的人,大約大家都不知道這個換崗的時間吧,慢慢地人群才攏過來。

不知是用了什麽音樂,十分歡快悅耳,士兵的步伐也不像別的國家那樣大踏步高抬腿的,雖然身子挺得筆直,刺刀上下揮動,腳後跟碰得“哢哢”的,步伐倒是用小碎步跳舞一樣,一圈圈地轉,很有意思。 

 從YouTube上找個視頻給大家看看,很好玩的

 

儀式結束後,中間那個長官來了句“現在可以跟士兵照相了”。 哦,還有這般好事。 我一看有的士兵拿著刺刀仰著脖子一動不動擺pose,有的就微笑放鬆。 看大家還沒怎麽反應過來,我立馬兒衝過去找了一個笑容可掬的帥哥合影。 照完相後隨手給孩子她爸發過去:瞧,我在布達佩斯的新歡。 那幾天正在跟他鬧別扭,氣他。 那邊一聲:what?!,接著就酸溜溜地來一句:長得像個農民。 切! 各位瞅瞅,人家帥哥像農民嗎?

 

英雄廣場是布達佩斯的中心廣場,是1896年為紀念匈牙利民族在歐洲定居一前年而建。

廣場中心有一座千年紀念碑,頂端是一尊長著翅膀的女天使雕像,她一手高舉十字架,一手高舉著兩個王冠,代表七個遊牧部落在在首領們的率領下從亞洲逐漸西遷到歐洲多瑙河一帶定居,並取得了在此建國的權利。紀念碑後麵的弧形柱廊裏矗立著14位匈牙利曆代的著名的統治者。

 

紀念碑下麵有7位部落首領的雕像,全身披掛,騎著高頭大馬,手持兵器,十分威武

 

廣場的後麵有一個漂亮的公園,也有個近二百年的曆史了, 公園裏有個著名的Szechenyi溫泉,100多年的曆史,你可以一邊泡湯一邊下棋娛樂。

.

 

我的一個人的旅行就要結束了,第二天就要飛回巴塞羅那看女兒了。 自己獨行雖然出發前有些忐忑,想著會不會孤單,但上了路就開始慢慢地喜歡上了這樣的自由自在、無牽無掛的日子了。 一個人遊效率賊高,想起就起,想吃就吃,越走越快,腳下像生了風一樣。 每天回來後就把疲憊的身子摔到床上昏睡過去,不用想著還要照顧大家吃飯,到處打食兒。 一覺醒來,慢悠悠地吃飯,看一會iPad,閑大發了再出去看看夜色,悠哉悠哉。

當然這一路會注意安全,我早出早歸,一切還好。 隻有一次碰到了一個擾人的事情。 有一天我走在去中央大市場的路上,路上走的全是一群群的遊客,突然對麵一個男人攔著了我的去路,對我說了一句什麽話。 他NND,一看就不像好東西,在眾人中獨獨把俺個挑出來找事兒,以為本娘子好欺負啊。我臉一沉,眼皮一耷拉,理都不理他徑直往前走去,自討沒趣不是?

以後的旅行就是要跟大部隊匯合了,我們兩個媽媽帶著兩個孩子一起遊。一個人遊慣了竟然有些不習慣人多了。 常常不是這個磨蹭就是那個拖拉,到點兒不走,為了趕時間、趕火車我們一次次地奔跑在地鐵裏,大街上和火車站裏,上演著最後一分鍾跳上火車的那份心悸後的喜悅和隨後在座位上的癱倒。 成,遊的就是心跳!

謝謝各位親愛的網友一直跟讀!

下篇預告:沒有高迪的巴塞羅那將會是個boring的城市

在歐洲的一個月係列 (可點擊下麵的link):

1. 啟程葡萄牙,入境風波

2. 裏斯本印象

3. 絢麗大氣波爾圖

4. 一個人的中歐 - 童話王國布拉格(上)

5. 一個人的中歐 - 童話王國布拉格(下)

6. 漂亮又喧鬧的捷克小鎮Cesky Krumlov

7. 皇家貴氣維也納 (上),一個真實的茜茜公主

8. 皇家貴氣維也納 (下

9. 我在布達佩斯的那幾日 (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陽光96 回複 悄悄話 非歐居民門票貴,不是跟中國一樣嘛:)以前在上海就是外賓門票跟國人不一樣哎,哈哈哈。。。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諸位! 我這一路全是豔陽天,人品好,哈哈哈....
匈牙利人長得挺胖的,感覺女人長得挺好看,可男人真沒見到幾個帥的,難得有這樣一位帥氣的上了我的鏡頭。
秋影萍蹤 回複 悄悄話 有趣!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一個人旅,太厲害了,那個夠帥!:)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布達佩斯讓我想起那部電影憂鬱的星期天,可是你的一個人旅遊卻是陽光燦爛。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好景!
womaninhome 回複 悄悄話 匈牙利在"Rick Steve's Europe" 看見過,很少看到照片。謝謝分享,和帥哥照相啊。羨慕你。嗬嗬。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哈,惠姍姐姐, 你太可愛了! 沒想到我這遊記激發起你這般的鬥誌。

布達佩斯是我這次中歐行的一個驚喜,去之前沒想到它那麽漂亮, 是中歐三個城市中給我留下印象最好的一個城市。 你說得對,我在歐洲旅行的時候看人家的建築和藝術,有時想 這歐洲人高傲的確是有底氣的,文明和藝術發展是其它地區的國家比不上的。

國會大廈裏麵真是太漂亮了,謝謝你的補充。
嚴惠姍 回複 悄悄話 親愛的惜福,布達佩斯太美了,一個小國家的城市建築及布局居然這樣氣派美麗。歐洲的建築領先亞洲很多啊,你看看日本的皇宮,差距很大啊!你的浪漫自由遊真是太帶勁了。特別的體驗。跟士兵的合影真的讓孩子他爸吃醋了啊。獨處的時候,讓人可以很安靜的想很多問題,也可以啥都不想。我也要去一趟匈牙利,我也要一個人去。
嚴惠姍 回複 悄悄話 匈牙利的國會大廈太令人震撼了,我google一下,做些補充放在這裏:“國會大廈於1896年開工,到1904年完工啟用,曆時8年,樓高96米(約32層樓的高度)整幢建築除了用了40萬塊磚和100萬塊珍貴石材以外,還奢侈的用了重達40公斤的黃金為建築材料,而且當時已經全麵采用了電燈,電梯,機械通風,冷暖空調等先進設備等,可想當時的奢華程度了。國會大廈位於Kossuth lajos square廣場,麵向多瑙河,建築式樣模仿了倫敦國會大廈,由建築師Imre steindi所設計,采用當時流行的哥特式建築風格,把眾多垂直細長的元素與尖塔融入了整個建築中,成功塑造了許多當時重要公共建築的新樣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