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的第一張紅木寫字台,給兒子的,曾在上一個帖子《自己動手給家具重新油漆》(http://bbs.wenxuecity.com/diy/23356.html)中貼過幾張照片。因為我不善於multi-task,沒有把做的過程記錄下來,有些遺憾。
下麵是我的第二個紅木寫字台,給老婆的。兩張桌子的木材是同時買的,種類為非洲紅木,但尺寸不同,老婆的的桌子要小一些。這次拍了一些製作過程圖片。
我主要以手工工具為主,也用一些電動工具,比較慢。因為是業餘玩玩,沒有deadline,權當鍛煉身體。假如是專業的,我會添加一些電動工具,以提高效率。另外,我是在美國自學木工,很多中文木工詞匯反而不會,夾雜著一些英文,請別反感。
先從腳開始。腳的選材要求橫切麵紋路呈對角排列,這樣腿四個麵的木紋一致,都是直的。這是我把四隻腳刨到最終的尺寸。

選好前後左右,做好記號。四隻腳迭在一起,馬上就知道刨得方不方、直不直。

接下去打隼眼,我是用router table打的。打好後,把四個角弄方。

然後,開始shapping。現在帶鋸上大致切出弧線,再用手工工具清理。


這是完成的四隻腳。

第二步是Aprons (不知道中文該怎麽說),左右和後麵的是整塊板。刨好後的樣子。

做家具的一個原則,對稱的兩邊(shoulder to shoulder)要一樣長,而絕對長度倒不是最重要的。我喜歡兩塊板並在一起,畫出shoulder的位置,保證兩塊板一樣。

shouler是用手鋸切,而榫頭用帶鋸切的。


這個寫字台的構造,要求兩側的腳和apron先組裝起來。

交接處是否合逢,手藝好壞的標誌之一。近距離檢查一下。

不用膠水(dry fit)把後apron裝上。

然後,用一根合適長度的木板把前麵固定住,方便做前麵抽鬥框架。

抽鬥框架上麵用一根4英寸的板,連接采用lapped dovetal。固定住,劃線,取得實際shouder位置。腿和apron的位置不同。

畫好後的lapped dovetail。

切好的lapped dovetail。

把dovetail轉移到腿和apron上。


切好後試裝一下,還不錯。這個結構增加了剛性。


接著做抽鬥的dividers。因為是寫字台,中間坐人,抽鬥淺一些。手工劃線最重要。

打眼。

試一下,還比較合身。

這是中間抽鬥框架下麵橫杆,打好後的榫卯。
組裝起來。我用了wedges,增加對抽鬥重量的承受能力。

把前後組裝起來。

接下來,需要把前後連接起來,同時把抽鬥放開來。我用整塊木板,與前麵divider采用tongue-groove連接;與後麵apron采用slide dovtail連接。


把兩側抽鬥下橫杆裝上,一邊是雙榫頭,一邊是燕尾榫。

再把runners裝上。


這樣,基架就做好了。

目前,做到這裏。下一步做抽鬥。
謝謝閱讀!
複製好的歐洲風格家具,然後帶幾件去 Pier 1 Imports 或象紐約的一些店家試賣。。
謝謝。自學的,業餘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