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俠

歲月蒼桑,人已步入暮年,回首走過的路,在荊棘叢中?看到幾朵鮮花,這也是一種欣慰。然而,對我少年"棄文學工",我多少有點慶幸,但也有些遺憾。無論如何,我還是應拾起這枝麈封多年筆,或許?勾出美麗的圖案,但願,但願。
正文

在那雄糾糾氣昂昂的歲月

(2016-05-08 10:33:00) 下一個

在那雄糾糾氣昂昂的歲月

 

    記得 那年我剛満10歲,在北京西四磚塔胡同小學念三年級。學校位於胡同西口,臨近趙登禹路大街。在課堂上就可聽到大街上車馬喧鬧和小販的叫賣聲。"熱呼嗬!白薯!","油炸丸子!”

     兒時的我愛看武俠小人書,什麽《七俠五義》《三俠劍》......都看了好多遍了,自稱小俠艾虎,在班上好打抱不平。結果老師期末給我的評語是"小人書迷,不愛學習,上課說話,下課頑皮。"

   一天,我們正在上課,窗外人聲鼎沸。遊行隊伍的鑼鼓喧鬧聲混著口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打倒美帝國主義!"

語文老師停止了"司馬光打缸救朋友"的課文朗誦,而我們的老校長鄂成文,一個帶著金????眼鏡的、禿頂,和善的老頭走進了教室,向我們宣布:毛主席決定派中國人民誌願軍赴朝,反對美帝國主義入侵,我們小學生也要用實際行動投入這場"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運動。

我那個年紀,什麽也不懂,從小就知道俄大鼻子占領過東北,小鼻子日本鬼子占領過大半個中國,美國佬是什麽樣不知道,是大鼻子?還是小鼻子?班裏一個年紀大一點兒同學説:"美國人黃頭發,有卷,在地球那一邊,離中國遠之哪!"

  兩天後,老師教我們說“抗美援朝”的數來寶(快板書),並帶我們列隊到校門口唱三遍。那時數我背誦的最好,受到了老師的誇奨。如今六十五年過去了,我仍然可以背誦出頭一,二段:"杜魯門坐白宮,一心要把世界爭,破壞和平挑大戰,首先越過三八線。""少爺兵五六萬,派到朝鮮去作戰,見到中國誌願軍,屁滾尿流往狗洞鑽。"••••••
當時我不懂,美國為什麽要侵略朝鮮?為什麽要用朝鮮當跳板侵略中國?那時隻知道老師說的就是對的。

     老師還教我們唱誌願軍戰歌,"雄糾糾,氣昴昂 ,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天天唱"雄糾糾,氣昂昂"我覺得自己好像長大了,懂事了,上課不再説話了。

老師説:"全民要參加抗美援朝,捐獻飛機大炮運動""我們小學生也要捐出自己的零花錢。"

我唯一的一點零花銭,是一天500元折合新幣5分錢,夠買一塊烤白薯當早點。我想我隻有早晨餓肚子了。

頭一天,早上第一節課還可以,可是一到第二節課,肚子餓得咕咕響了,又加之窗外傳來的"白薯啊!熱呼!"我腦海裏出現的是了紅的皮,裏麵包著金黃黃的冒著熱氣,流著蜜的白薯。簡直我要流口水了!老師看我上課走神了,叫我:"高光渤!站起來,請回答:為什麽司馬光打缸?"我聽成:"為什麽上課不聽講?"我站來,説"想吃烤白薯。”全班同學哄堂大笑。下課後,我被叫到教師休息室。老師問我"為什麽?"我說了實情,並掏出了500元給了老師,老師用手撫摸著我的頭,沒有説話。第二天一上課,老師在全班麵前表揚了我,挽回了我的麵子,又掀起了全班捐獻的熱潮。

   後來聽說一個評劇演員小白玉霜,一人就捐獻了一千萬;河南藝人常香玉捐了十五億,可買一架飛機。北京西城區有指標要捐一架米格十五噴氣戰鬥機。我想,我一個多月不吃早點,總共捐獻了一萬多元,合新幣一塊多,夠買個螺絲釘裝在飛機上吧!

  自從捐獻運動開展以來,班上紀律變好了 ,上課時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傳紙條和打皮筯了,老師講課也帶勁了。窗外,不時地傳來卡車的奔跑聲,年輕人悲壯的歌聲。

"聽吧,戰鬥的號角發出警報!穿好軍裝拿起武器,
共青團員們集合起來踏上征途, 萬眾一心保衛國家。
我們再見吧,親愛的媽媽,
請你吻別你的兒子吧。
再見吧,媽媽!別難過, 莫悲傷,
祝福我們一路平安吧!"

  後來,我知道這是蘇聯衛國戰爭中的歌曲。那旋律,那歌詞,不知激蕩了多少年輕人的熱血,他們離開了媽媽,離開了祖國,卻永遠沒有回來•••••
  課間,我們跑到街上,隻見一輛輛卡車湮沒在塵土中,遠去了,賣烤白薯的,炸丸子的小販也停止了他們的叫賣聲,呆呆地望著那逝去的車,聽著那悲壯,生離死別似的歌聲:"再見吧!媽媽!別難過,莫悲傷,••••••"

  不久,學校幾乎停課了,一個年輕的孫老師編寫了一個活報劇,讓我們到一個區裏小禮堂去演。我眼睛大,頭發有些卷,於是孫老師讓我扮演美囯兵。老師讓我背一支和我一樣高的木槍,嘴角上還要叼支煙。孫老師點著了一支恒大牌香煙放在我嘴邊。煙霧嫋嫋上升,吸入肺中,嗆得我好難受!我在舞台上,剛念出一句台詞"花姑娘的有?"就被一個年輕的誌願軍打扒在台上,香煙掉了下來,可那煙霧繼續嫋嫋上升,正好鑽入我的鼻孔,直入肺腑。至今六十五年過去了,我仍難忘那天扒在舞台上的情景和被煙嗆的那種難受的勁兒。也許我應感謝這段被煙嗆的經曆,為此我終生不吸煙。

  我們班有位王姓女生,因身材較高,老師便讓她扮演一個朝鮮婦女,懷抱著一個枕頭,哭著麵向台下觀眾。原來美國飛機炸死了她的兒子,她在控訴美國兵的罪行。她背著老師寫的台詞:"萬惡的美國強次血們,奪去了我兒子的幼小的生命,"接著後台大家一起喊:“血債要用血來還!”,響起“雄糾糾、氣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的歌聲。但我們很奇怪,什麽是美國“強次血們”?原來,老師的台詞是豎著寫的,強盜的盜字,她唸成"次血",兩個字,從此,班上同學叫她強次血大姐,我叫得最利害,她很不好意思。後來她轉到其他小學去了。如今六十五過去了,我多麽想找到這位強次血大姐,説聲對不起!

四年級第一學期,我變得聽話了,或許是早晨沒吃烤白薯的關係,我算術,語文,説話成績突出,就是大字寫得不好,但是學校還是鼓勵我。校長給我頒發了奨狀,在書寫奨狀時,老校長問我名字,我說“高光浡”。校長說“浡”字應該有偏傍力字,改成渤海的渤。我説“等我問問爸爸”。爸爸説,浡字少有人認?是浡然興起的意思,免於重名。老師改成渤海的渤也好。高家祖先正是源於山東渤海郡。

這是我人生第一個獎狀,它給了我不斷進取的自信。我走到哪裏,把它帶到哪裏。它記錄了我少年的生活---那雄糾糾氣昂昂的歲月。

1988年,我做為客座教授在美國依裏諾依大學香檳分校從事研究工作,我認識了一位長我十歲的 Stillman 教授,他是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子噐件分會主席,我們經常在一起討論半導體的學術問題。

一天我們一起喝咖啡,彼此介紹了自己的過去。原來他在韓戰(我們稱抗美援朝或朝鮮戰爭)中,是美國飛行員,駕駛過F86,(佩刀86),相當於米格15。我説"我曾經捐獻一個螺絲釘放在米格15上,可能是這棵螺絲釘鬆動了,沒有追上你吧!"他說:"不!你那螺絲釘太輕了,使米格15飛得太快了,我未追上 ""那可是我一個多月的早歺費啊。"當我講完那烤紅薯的故事,他哈哈大笑。從此,我們變成了好朋友。

1995年,我離開了依裏諾依大學,到了工業界,我們沒再聯係。直到1999年聽朋友說Stillman教授故去了,許多學生,朋友到香檳市參加了他的追悼會。我感到很遺憾沒能去送別他•••。

曆史真會戲弄人。正義,非正義曆史自有評說,敵人,朋友也不是永恒的。但那少年的記憶,那雄糾糾氣昂昂的歲月,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