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錯覺之一 女兒

(2016-04-26 20:18:20) 下一個

女兒去歐洲遊玩了。歐洲之美是多倫多不能比的,更多文化底蘊,滲透到每個空氣分子中,是那雨果博物館巷子裏的歌聲,還是街角的一杯3歐的咖啡,可以聊上半天。她沒有選擇法國,那我居留多年的城市,而荷蘭是個開放的國家,阿姆斯特丹是個裸露的窗口。果真,她發出了一組照片,有一些性女郎,有性博物館,讓我汗顏。她說她19了。

 當年,我與她爹猶豫半天,也沒敢去看成人表演…… 直到巴望著日子,盼她去了意大利。一組組美麗的山景和臨水的威尼斯,讓我深深舒了一口氣。

 她小學同學在這上學,同學媽媽過來,我們一起吃龍蝦。孩媽是苗條美麗特顯年輕,她說為了美麗,她孩子去弄個微整,完全支持。孩子微胖,性格可愛。我也微胖,性格喜人。我倆常常相視而笑,互相欣賞。

 恍惚之間,我覺得有錯抱過baby 的事,是否也有錯養過孩子的,這胖乎乎的胃口好的孩子多像我呀!那追求唯美看營養標識進食的女神是她的孩子吧。文藝這點倒像我,但少時的我卻膽小、傳統和聽話。 每每希望女兒是個年輕的我,卻不要經曆我的任何曲折。

在列舉我的種種風光偉績之後,也為了找到共同點,會把一些我年少的傻事透露給她。誰知她取舍有道,似乎隻深深記住我一件事:貪玩,帶著網兜的袋子去買肉餡,一路甩著玩,到了家裏,肉餡漏光光……

我深信爸爸的話,選擇醫學,選擇伴侶,其實我見到血就暈,其實我喜歡同樣喜歡詩歌的文藝男。 孩子也信了我的話,選擇計算機,程序媛,不選擇文藝男,其實她喜歡海子,喜歡小王子,喜歡文學啟示錄,喜歡愛談點藝術的俊男。

我相信她會是更完美更優秀的小小的我,名字構造也與我的一樣。我三十多歲遠赴法國留學,她卻是15歲,還一路有我的陪伴。其實這是錯覺,她是她,她的年代似乎不知道詩刊,不知道青春之歌,女大學生宿舍,六個人一間房間,大聲歡笑著毫無遮掩……

她是生活在多元文化的國家,識國文,識英文,骨子裏有中西合璧的交融與碰撞。我也是,但人到中年,上班是上班,下班了,我依舊可以看羋月傳。

 每每看到勵誌雞湯,就想著不要誤了給她也飲一口。得到不耐煩的回應後,我還是契而不舍,成立個小小組,裏麵的成員隻有她飲用雞湯還管點用。 她是我的孩子,有很多與不同我的地方,決斷,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和專業,這裏有了更多的機會和能力。

當我還在猶豫一場出行,她卻會馬上買一張機票與朋友就遠去歐洲。成長需要磨練,我也需要改變:放棄一些美食,多些鍛煉,做個孩子一樣唯美的人會更好。

錯覺中,她也是我的小老師。囉哩囉嗦不是那個曾經無憂無慮的文藝女青年,但總是中年操心媽媽的通病吧。

 我也時常試著去享受自己的空間,但心裏總還是惦念那個唯美她。該放手讓她單飛了,空中那根風箏線總願牢牢抓緊在手中。

真實的,她就是她,是比我更美更年輕更享受美好生活的她。 一路風花美景,一路冰雨楓漫,即使身在異地,我也與她一樣身同感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