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款留美始於1909年,頭三年,每年通過全國考試甄選幾十名優秀青年學子,庚款送美留學,總共派出180名學生赴美留學。
從中華民國元年的1912年起到1929年為止,8年製的清華留美預備學校每年幾十名畢業生是庚款留美學生的主流,他們可插入美國大學二年級或三年級學習,約在四五年後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另外,清華學校從1914年起每兩年通過考試選拔最多10名相當於高中畢業的優秀女生庚款送美讀大學本科(她們被稱為‘專科女生’),1916年起每年考選最多10名優秀大學畢業男生庚款送美讀研究生(稱為‘專科男生’),他們都算是‘清華係’的庚款留學生。由此,庚款留美學生有了‘養成’和‘甄選’兩個來源,前者人數遠多於後者。每年派送庚款留美學生人數少則四五十名,多則近百名。除此以外,每年都有一些自費留美學生,得到清華學校資助(部分費用)。這十幾年是派遣庚款留學生最多的一段時間。
近年兩岸一些學者從不同角度研究清華學校曆史、庚款留學曆史,收集和整理相關曆史資料,進行深入探訪和研究,已獲不少成果。如譚清華的文章《清華學校畢業生考(上):1912-1919級 》,研究者王曉慧的文章《全球史視野下的清華專科女生留美教育述略》,1962年台灣學者房兆楹編的資料集《清末民初洋學學生題名錄初輯》中之“清華學校同學名錄(一九一七)”等。台灣學者蘇雲峰出了《從清華學校到清華大學1911-1929》等專著,對清華和清華學人進行更加全麵深入的研究。
文學城博主元亨利則從他自己的角度來關注庚款留學問題,他通過仔細查閱美國檔案館保存的兩類美國入境檔案,從中找出每年夏天集體乘輪船離滬赴美的中國庚款留學生在美國海關入境時登記的個人信息等曆史資料,研讀整理後,每年度一篇寫了一係列文章,填補了庚款留美曆史和庚款學人研究中一個重要時空節點原始資料的空白。由於1915年以後,美國移民局檔案關於入境人員的信息不再包含中文簽名,需找到相關中文檔案資料,與之比對,確定入境留學生原本的中文姓名,才能知道誰是誰。
本文主要依據上麵提到的幾份資料中的學生名錄(主要是譚清華文章中1918年清華學校60多名畢業生名錄),對元亨利《 美國檔案--1918年9月4日南京號入境記錄 》一文所列全體入境庚款留學生做中英文姓名比對。元文中,按美國移民局檔案頁麵,列出13個頁麵(每頁最多12人)、共148名留美學生的英文姓名和計劃前往的學校等簡單信息。其中清華係庚款留學生大部分集中在前麵8個頁麵上,約80餘名。1918年還有教育部派遣的12名進修教師,他們分散在後麵幾頁上。部派教師出國進修的製度前所未有,後來也未能繼續下去。關於他們的資料,不大容易找全。
文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1918年清華學校考選的庚款留學生——專科男生和專科女生名錄和他們的教育背景,為姓名比對做準備;第二部分是80餘名清華係庚款留學生的中英文姓名比對;第三部分是盡量找到教育部派遣赴美進修教師中文名錄,為他們做中英文姓名比對。這一年,與庚款生同行的,還有50多名自費或其他情況留學生,因沒有相關中文資料,能辨識的人數很少,識得多少算多少,其中也不乏後來相當有影響的人物。
一、1918年清華學校考選的庚款留學7名專科男生和8名專科女生
7名專科男生及教育背景
王節堯,交通部唐山工業專門學校(交通大學唐校前身),1915年畢業
侯家源,同上,1918年畢業
徐世大,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前身),1917年土木科畢業生
康時敏,同上,1917年法科畢業
顧宜孫,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交通大學前身),1918年畢業
楊肇燫,同上,1918年肄業
張文潛,1917年畢業於南通紡織專門學校(著名實業家和教育家張謇在南通創辦的中國第一所紡織高等學校)
專科男生考選是擇優錄取,寧缺毋濫,所以常常錄不到滿額10名。他們學習的專業僅限於工科、農科和法科等。留美年限一般是3年,相當於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實際上,自1916年第一屆的茅以升開始,出國1年獲碩士學位,3年獲博士學位,隨即回國工作的也不少見。本年度的顧宜孫亦如此。1916年錄得的10名、1917年錄得的8名專科男生全部來自工科"老三校",1918年是第三次,有了一個例外,張文潛是南通紡織專門學校的畢業生。
8名專科女生及教育背景
王淑貞,蘇州振華學校,蘇州景海女塾,蘇州女醫學堂
朱蘭貞,上海聖瑪利亞女校
丁素筠,蘇州景海女塾
顧岱毓
楊保康,上海啟明女校
胡 卓,上海大同學院
章金寶
楊佩金
百多年前,大學不招女生,對參加庚款留美選拔考試女生文化程度的要求是相當於高中畢業程度。不過除國文、曆史外,其他如代數、幾何、三角、物理、化學、博物等科學門類的考試都用英語試卷,所以英語要求相當高。兩年考選一次,擇優錄取,寧缺毋濫,因此也常錄不到滿額10名。女生留美期限一般是4年,相當於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早期對她們的專業方向有很多限製,僅限於教育、家政、醫學等幾個專業。設定的培養目標似乎主要是層次較高的賢妻良母,而非職業女性。從1921年開始,庚款留美女生的專業方向有所擴展,她們也可以選擇數學、物理、化學、博物等理科專業,作為自己的專業方向。到1920年代中後期,受過些大學教育的女性漸多,她們在庚款留學獎學金的選拔考試中具明顯優勢。
二、1918年9月4日舊金山入境的‘清華係’留美學生中英文姓名比對
下麵所列,左半部入境留學生的英文姓名和簡單信息,是從元文複製過來,右半部的中文姓名,是根據上述資料中庚款留學生的中文名錄與之做比對的結果。
英文檔案資料中的字母組合,代表由誰支付旅費:CG=中國政府,TH=清華學校(二者似無區別),WSF=World Students Federation,表示旅費由世界學生聯邦讚助,沒有字母的,則為自費或其它。 不同底色以區分不同類別留學生,中文姓名後的序號是為方便計數。
圖一 1918年8月,乘南京號輪船赴美的全體庚款和部分非庚款留學生
P132,7名政府學生
- Hsieh Pao Tien section Hanover NH CG 謝寶添1
- Tung Shih Worcester Mass CG 董時(別號任堅)2
- Wen Tsu Yin Granville O CG 溫祖蔭3
- Yang Shao Tseng Ithaca NY CG 楊紹曾 4(楊石先,似更為公眾所知)
- Cheng Chi Pao St. Paul Minn CG 程其保5
- Liu Shu Yung Columbus O CG 劉樹墉6
- Li(o) Jung An Boston CG 羅榮安7(譚文中,列為1917年清華學校畢業生)
7名學生全是清華學生,中國政府付費。
楊石先(1897——1985),中國化學家和教育家。1922年獲美國康乃爾大學碩士學位。回國後在南開大學任教。1929年受學校派遣再度赴美深造,1931年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仍執教南開大學。1955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6年南開大學一級教授。1957年任南開大學校長。
P134 ,12名政府學生
- Kao Hua Cincinnati, O CG 高華8
- Chang Tao Hung West Point NY CG 張道宏9,西點軍校!
- Chen Tsai Chun Ames Iowa CG 陳宰均10
- Lou Kwang Lai Baltimore CG 樓光來11
- Liu Chiang Iowa City I CG 劉強12
- Chin(u) Cheng Lun Lafayette Ind CG 邱正倫13
- Liu Ju Chiang Cleveland CG 劉汝強14(譚文中,列為入1917年清華學校畢業生)
- Kang Shih N(M)in NYC CG 康時敏,專科男生1
- Cheng Pu Chin Kingston R.I. CG 鄭步青15
- Koo Nee Sun Ithaca CG 顧宜孫,專科男生2
- Yeh Chi Sun Chicago CG 葉企孫16
- Yang Ko Nien Grinnell I CG 楊克念17
10名清華學生,2名專科男生。
康時敏,1918年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法科畢業,在美國讀法律專業,回國後做律師。
顧宜孫(1897——1968),江蘇南匯(今屬上海)人。1918年上海工業專門學校畢業。赴美進康奈爾大學,學習鐵路橋梁。1919年獲碩士學位,1921年獲博士學位,年僅24歲。1922年學成回國,終身在交大唐校執教。曾任院長、副院長,教務長、土木係主任等職。1956年評為一級教授。為唐校五老(羅忠忱、顧宜孫、伍鏡湖、黃壽恒、李斐英)之一。
-
葉企孫(1898——1977),物理學家,物理教育學家,近代中國物理奠基人。葉企孫1920年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物理係,獲學士學位;隨即赴哈佛大學深造,1923年獲博士學位。1924年任教東南大學,1925年清華學校設立大學部,葉企孫應聘赴清華創辦物理係,擔任物理係主任。隨之前往清華物理係的青年教師施汝為、趙忠堯任助教。1926年物理係成立,擔任第一任物理係主任。在抗戰前的十幾年間,葉企孫先後邀請卓有成就的著名學者教授熊慶來、吳有訓、薩本棟、周培源、任之恭等來清華任教,使清華大學物理係得以迅速發展,培養了很多英才。抗戰時期,他擔任西南聯大教授、理學院院長。1948年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6年北京大學一級教授。葉企孫教授是許多大師的老師,他的學生中就有七十多名院士、兩彈一星元勳和諾貝爾獎獲得者。他終身未婚,隻有在西南聯大讀書的侄子葉銘漢,曾陪在身邊。1952年院係調整,葉企孫調北京大學物理係任教。文革中無端遭迫害,晚景淒涼。
圖二 葉企孫
P136,12名政府學生
- How(u) Chia Yuen Boston CG 侯家源,專科男生3
- Chen Hsi Philadelphia CG 陳熹18(譚文中列為1917年清華畢業生)
- Tang Chen Yew Lansing Mich CG 湯承佑 19
- Wang Yung Chi Lowell,Mass CG 王榮吉20
- Hsiung Cheng Chin Ames Iowa CG 熊正瑾21
- Chen Chung Fa St. Bethlehem CG 陳崇法22
- Yao Hsing Huang Ams Iowa CG 姚醒黃23
- Li Chi Worcester Mass CG 李濟 24
- Lu Mo Sheng Ann Arbor TH 盧默生25
- Li Tsao Chin(eu) Ann Arbor CG 黎藻鑒26
- Tseng Chung I Grinnell I CG 曾仲毅27
- Kuan Sung Tao Chicago, Ill CG 關頌韜28
11名清華學生,1名專科男生。
侯家源(1896——1959),畢業於唐山工業專門學校(交通大學大唐山工程學院前身,今西南交通大學),1919年在康奈爾大學獲碩士學位,1926-1929年在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任土木工程教授。30年代起,長期在鐵路係統任職,先後任浙贛、湘黔、黔桂鐵路工程局局長兼總工,對於打通和保障戰時交通大動脈貢獻很大。他和多位前後校友(其中不少是留英留美學生)對民國鐵路工程建設作出重要貢獻。1949年去台灣,任交通處處長。
李濟(1896——1979),考古學家,人類學家。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1949年去台灣。
P138,12名政府學生
- Chu Pin Philadelphia CG 朱彬29
- Liu Chung Hung Madison, Wis CG 劉崇鋐30
- Chen Li Worcester MA CG 陳禮31
- Shen Kao Columbus O CG 沈誥32
- Chang Hsin Hai Baltimore Md CG 張歆海33
- Li Hsiang Heng Hoboken NJ CG 李祥亨34
- Yu Chai Lan Baltimore CG 餘澤蘭35
- Shen Li Oxford Ohio CG 沈履36
- Tu Kuang Tsu Cincinnati CG 杜光祖37
- Yu Ching Sung So Bethlehem PA CG 餘青鬆 38
- Chang Ting Yu Haughton Mich CG 張廷玉39(譚文中列入1917屆清華學校畢業生)
- Pao Kuo Pao Cincinnati CG 鮑國寶40
12名全是清華學生。沈履後來成為楊絳堂姐楊保康的丈夫。
p140,12名政府學生
- Li En Ko Cleveland CG 李恩科41
- Huang Shou Chuan So Bethlehem CG 黃受權42
- 144Feng Chao Chuan Kingston RI CG 馮肇傳43
- Cheng Chong Columbia, MO CG 鄭重44
- Hsiao Chu Columbia, MO CG 蕭蘧45(字叔玉 )
- Tang Yang Yu Columbia, MO CG 唐仰虞46
- Tung Shui Chia Ann Arbor CG 董修甲 47
- Chang Wen Chuan Lowell Mass CG 張文潛,專科男生4
- Chow Yen Ting Lowell Mass CG 周延鼎48
- Sun Lei Lincoln Neb CG 孫瓃49
- Wang Chieh Yao Ithaca CG 王節堯,專科男生5
- Wang Kuei Hsun Troy NJ CG 王貴循50
10名清華學生,2名專科男生。
張文潛(1897——1972),江蘇南通人。畢業於南通張謇創立的私立南通紡織專門學校。江蘇省紡織專家,一級工程師。
王節堯,浙江鄞縣(今寧波鄞州)人。1915年畢業於唐山工業專科學校(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前身),1918年赴美就讀康奈爾大學。學成後回國服務。30年代起,王節堯緊隨被稱為中國鐵路巨擘的唐校學長、康奈爾校友的杜鎮遠,先後在湘贛鐵路工程局、滇緬鐵路工程局工作,對保證戰時交通運輸作出重要貢獻。
1937年7月17日,交大唐院淪陷,老院長孫鴻哲在北平憤鬱病重。黃壽恒等教授向在各鐵路局任職校友發函聯絡,當時在浙贛鐵路工程局任局長的杜鎮遠、王節堯,湘黔鐵路工程局局長侯家源、副局長裴益祥、總工程師慶承道等眾多校友,為交大唐山工程學院南遷出謀劃策、尋找地址、捐款募資、聘請教師等,出力甚多,終於在當年12月在湖南湘潭複校,校友並盡力幫助上海等地學生盡快來到湘潭。至當年12月15日在湘潭開學上課時,新任命的院長茅以升還在錢塘江大橋上工作,不少教授因病或其他原因尚未到達湘潭,裴益祥自任臨時校長,王節堯等諸多校友親自上堂授課。1946年,黃壽恒教授親自撰文《西南交大湘潭複校經過紀事》為證 。
p141 ,12名政府學生
- Liu Ting Mien student Columbus O CG 劉廷冕51
- Chang Lan Ko Worcester, Mass TH 張蘭格52
- Tsu Lan Tsung female Minneapolis TH 朱蘭貞,專科女生1
- Yang Pao Kong female Wellesley,Mass TH 楊保康,專科女生2
- Hu Tsu female Wellesley TH 胡 卓,專科女生3
- Tsong Kyung Pau female Aurora NY TH 章金寶,專科女生4
- Wang Zok Tsung female Baltimore TH 王淑貞,專科女生5
- Dong Nyok Zoe female Philadelphia TH 唐玉瑞,專科女生6
- Koo De Yoek female Oberlin O TH 顧岱毓,專科女生7
- Yang Be Kyung female Holyoke, Mass TH 楊寶金,專科女生8
- Ting Soo Yuin female Holyoke Mass TH 丁素筠,專科女生9
- Hsu Shih-ta Ithaca TH 徐世大,專科男生6
2名清華學生,1名專科男生,9名專科女生。
徐世大(1895——1974),浙江紹興人。1917年畢業於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土木科。1918年赴美就讀康奈爾大學,學習水利及衛生工程,1920年獲碩士學位,1921年回國。曾在南京河海工程與水利學校任教,之後在華北水利委員會任職。1947年應邀赴台考察,後留台,在台灣大學土木係任教,並參與不少水利規劃。1967年出版《回憶與感想: 服務水利建設五十年》一書。
唐玉瑞(?),是1914年考上清華學校第一屆庚款留學的專科女生,當年因腳傷未能出國,延至1918年才赴美留學。後來唐玉瑞成為1921年清華學校畢業留美的蔣廷黻的夫人。蔣廷黻學成回國後,曾任清華大學曆史係主任兼教授,30年代後棄學從政,後在國民政府外交部門任要職。後來蔣為新歡欲與唐離婚,離婚案一直鬧到1965年蔣廷黻因病去世。
楊保康(1898——?),是楊絳(原名楊季康)的堂姐,從威爾斯利女子學院畢業後,曾就讀哥倫比亞大學。後來嫁給1918年清華學校畢業、同船赴美留學的沈履。回國後從事教學,曾擔任西南聯大師範學院附中英語老師。丈夫沈履曾任清華大學秘書長,西南聯大總務長,院係調整後調北大,三級教授。
朱蘭貞 和丁素筠二人出身於教會家庭,與宗教的淵源很深,朱蘭貞的哥哥朱友漁、丁素筠的父親丁立美都是很有影響的宗教人士。
朱蘭貞 (1899——1950),回國後,在母校聖瑪利亞女校從事教學和管理工作,1942年後任校長,直到1950年去世,丈夫是1920年清華學校畢業留美學商業經濟的陸梅僧,據說陸後來是當年上海四大廣告大王之一。
丁素筠(?——1955)畢業回國後在上海滬江大學任生物教師,丈夫尹任先是哈佛大學留學生,後來也是著名宗教人士,30年代由於哈佛同學宋子文推薦轉入政界,擔任政府職務。
胡卓(1896——?),出身於江蘇無錫教育世家,是“胡氏三傑”胡敦複等的堂妹,曾在大同大學就讀。她是胡家第4位庚款、第6位公費、第2位女性留美學生。和楊保康一樣,從威爾斯利女子學院畢業後,曾就讀哥倫比亞大學。胡卓學成歸國後,在母校大同大學擔任英語教研室主任和圖書館長。
顧岱毓 ,從事音樂教育事業。1938年出版過譯作,忒涅著《音樂概論》,由王雲五主編,商務印書館發行。
王淑貞(1899-1991),蘇州人,著名婦產科專家,上海第一醫學院一級教授,上海第一醫學院婦產醫院院長。與北京協和醫院著名婦產科醫生、新中國中科院第一位女學部委員林巧稚(1901——1983)齊名,有“北林南王”之稱。
圖三 王淑貞和林巧稚
王淑貞1921年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獲理學士學位後,再就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1925年畢業,獲醫學博士學位。1926年回國,先後任上海紅房子婦孺醫院婦產科主任,上海女子醫學院醫學院院長兼教授。後來為上海第一醫學院一級教授,任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兼教研室主任。1979年兼任婦產科研究所所長,1984年起任醫院名譽院長。 王淑貞的丈夫是清華學校1919年畢業留美的倪葆春,同樣畢業於芝加哥大學,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192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獲醫學博士。後師從專家研究整形外科3年。回國後任聖約翰大學校醫兼教學。倪葆春(1899——1997)是我國著名整形外科專家,在抗日戰爭和後來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親自帶領醫務人員救死扶傷,建立功勳。後任上海第二醫學院副院長,一級教授。
王淑貞出身的蘇州王氏家族,是江南望族。祖父曾在北京為官,壯年早逝。祖母王謝長達帶著9個孩子回家鄉蘇州居住,倡導創辦振華女校,成為中國第一位女性教育家。王淑貞的父輩,除伯父王季烈自學成才外,其餘無論男女,多有留學歐美或日本的經曆,在數理科學和技術方麵取得很高學術成就,多人擔任校長教授。在清末1907年,王淑貞的二姑母王季茞 (1883——1979) 和宋慶齡、胡彬夏一起通過考試獲選為中國第一批公費留美女生,和同期獲選的胡敦複、鄭之蕃等10餘名男生,還有獲主試官嚴修特別舉薦的曹雲祥、曹芳雲兄妹一行15人同期赴美留學。王季茞在1918年獲芝加哥大學化學博士學位,可能是在歐美獲得博士學位的第一位中國女性。她終身在美國生活,先後擔任多所大學教授。
到了王淑貞這一輩,更是人才輩出,特別是在她和一眾弟妹及配偶、還有四姑母王季山(嫁給山西人何家的)的多個兒女及配偶中,不少人成為各科技領域的專家教授,在數理科學、電子技術、國防科技各個領域都取得卓越成就。更有6名中科院學部委員,其中1955年入選3人(陸學善、葛庭燧、錢三強),1980年再有3人(何澤慧、王守武、王守覺)入選。
p142,12名政府學生
- Wang Chao Chi Ames Iowa TH 王兆麒53(譚文中列入1917屆清華學校畢業生)
- Tsao Ming (Luan) Lafayette Ind TH 曹明鑾54
- Tang Yung Tung St. Paul Minn TH 湯用彤 55(譚文中列入1917屆清華學校畢業生)
- Kuang Chao Chi Ithaca TH 鄺兆祈56
- Wang Hsin Chu Lincoln Neb TH 汪心渠57(字世銘)
- Cha Liang Chao Grinnell Iowa TH 查良釗58(金庸堂兄,譚文中列入1917屆清華學校畢業生)
- Yang Soa Lien Cambridge Mass TH 楊肇燫,專科男生7
- Li Yao Huang Troy NY TH 李耀煌59
- Lin Kuo-Hao Provindence RI TH 林國鎬60
- Chou Hsien Sung Portland, Ore TH 周賢頌61
- Peng Yao Hsiang Oxford Ohio TH 彭堯祥62(譚文中列入1917屆清華學校畢業生)
- Li Chuan Shih Beloit Wis TH 李權時63
11名清華畢業生,1名專科男生楊肇燫。
楊肇燫(1898——1974),四川潼南人,1915——1918年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國立交通大學前身)電機科學習。1918年赴美後就讀麻省理工學院,1922年獲碩士學位。後來誌趣轉向物理學。曾在北京大學物理係執教。1928年受丁西林之邀,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室做研究兼作秘書,近20年。1947年隨丁去山東大學,任物理係主任兼教務長。1950年調中國科學院編譯局、1954年後任科學出版社編審、副總編輯、副社長。
湯用彤(1893——1964),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1955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6年北京大學一級教授。
P144,3名政府學生,1名帶隊教師,8名自費留學生
- Chen Ko Kuei Madison, Wis TH 陳克恢(Huei?)64
- Pei Kuan Hsi Boston TH 裴冠西65(譚文中列入1917屆清華學校畢業生)
- Chen Shih Ching Lowell Mass TH 陳師經66
- Yang Ngan Chan Washington DC TH 楊恩湛(40歲,已婚),領隊老師
- Wang Yin Mong female Boston 女生,
- Za Tsing Hoboken NJ
- Hwang Yuen Chi(Mark) So Bethlehem
- Yeh Yuan Lung Berkeley Cal 葉元龍,自費1,曾就讀上海大同大學
- Chao Jen Chu Chicago,Ill
- Lo Chung Yaw Berkeley
- Sze To Sik Tientsin Cambridge
- Chou Tsen Chi Andover Mass
陳克恢(1898——1988),藥理學家,1923年獲博士學位。人稱“中藥藥理研究第一人”。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夫人淩叔浩是1925年考取庚款留學的專科女生,她是著名女作家淩叔華的妹妹。
楊恩湛(1878——1937),字仲達,時任清華學校中文教務長。1918年,年初,在清華任職6年的周詒春校長於離開清華。夏天,楊恩湛作為帶隊教師帶領和護送清華學校畢業生赴美留學。任務完成以後,1919年3月,楊恩湛向清華學校請假3月,去巴黎為駐法公使顧維鈞服務,也從此離開清華。作為顧維鈞的秘書,楊恩湛參加了巴黎和會。
後麵7名,是自費或其他情況留學生。葉元龍,1915年就讀大同大學,赴美留學在威斯康辛大學學習,獲經濟學碩士學位,回國後先後在多所大學任教,後來成為經濟學家。
p145,12名自費留學生
-
- Zee Zing Soo Golden City Colo
- Tzao Shing Kueh Madison Wis
- Yen Yuen Shee Lowell Mass
- Hsu Chang Hsu Worcester Ma 徐章垿(徐誌摩)自費2
- New Wai Tsung female Bradford Mass,17歲,女生 牛惠珍,自費3
- Wan Kin May female Bradford Mass,14歲,女生,溫金美,自費4
- Chu Ching Cheu Chicago
- Chu Sing zai(Yu Singzai) female Chicago ,女生
- Yui Siu E female Kansas City ,女生
- Liu Zung Sung Ithaca NY
- Liu Tsai Sung Ithaca NY
- Frank Fong Northfield NH,
-
-
4位女士,8位男生,全是自費留學生。其中徐章垿,就是徐誌摩。下麵是兩名少女,New Wai Tsung ,女,是牛惠珍,牛尚周的小女兒,17歲;Wan Kiu May ,女,是溫金美,溫秉忠的養女,14歲。她倆是姨表姐妹(也都是宋氏三姐妹的的姨表妹),好像是結伴去宋美齡的母校麻省威爾斯利女子學院學習。不過也許隻讀了預科,後來兩人都去歐洲學習。牛惠珍在卡爾斯頓女子學院和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溫金美去法國學美術,都從事過教學工作。牛惠珍嫁給留學英國的夏晉麟(哲學家、外交家)。溫金美1926年嫁給清華留美學生、後來從事紡織業的唐炳源(紡織大王、香港名人)。
-
至此,本文已經對1918年9月4日在舊金山入境的南京號海輪上的66名清華學校畢業生、7名專科男生、9名專科女生、1名帶隊教師,一共83名清華係庚款留學生的中英文姓名進行了比對和匹配。
上麵幾頁的自費留美學生中,辨認出葉元龍、徐章垿(徐誌摩)、牛惠珍和溫金美4人。
三、1918年教育部派遣的赴美進修教師的中英文姓名比對
1918年9月4日在舊金山入境的,除了屬於上麵‘清華係’的83名庚款留美學生以外,還有許多留學人員,其中有13名是教育部派遣赴美進修研究的教師。
1918年北伐政府教育部決定派遣一些教授、教師赴歐美留學的事,是在時任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等人提倡推進下成事的。
一本研究民國史的宏篇巨著中有一段文字,說到此事,還列舉了好幾個相關人物的名字:
“。。。。。三是派遣優秀教員出國留學進修政策。1918年,為加強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北洋政府教育部決定,每年從大學和各高等專門學校中選拔優秀教員赴歐美各國學習,當年選派了24人,主要是:北大教授劉複赴法國研究語言學,北大教授朱家驊赴瑞士研究地質學,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鄧萃英赴美國研究教育學,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學監楊蔭榆赴美國研究教育學、算學和應用化學,教授沈葆德赴美國研究音樂,北京高等工業學校助教梁引年赴美國研究電氣機械學,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盧頌恩赴美國研究體操學,等等。這次派遣,開啟了近代中國派遣高級知識分子赴國外進修、研究之先河。”【摘自張憲文 張玉法主編《中華民國專題史》,馬振犢、唐啟華、蔣耘著《第三卷 北京政府時期的政治和外交》之《第九章 北京政府時期的思想與社會》】
當年共選派了24名教師赴歐美進修,列舉了7位教師的姓名,是所見資料中列舉最多的了。除大家知道的朱家驊、鄧萃英、楊蔭榆外,也列舉了沈葆德(女)、梁引年、盧頌恩3位教師和他們赴美進修的專業。
細心檢視美國移民局1918年9月4日從舊金山入境留學人員的英文姓名,這幾位均在其中。而另一本書《膠濟鐵路風物史(五)——非核心人物周鍾岐》中提到,受教育部派遣赴美國進修的,還有張清漣、任殿元和裴益祥等人(已經查證核實),確與美國移民局檔案中的信息相符。
1918年11月在美國出版的中國留學生英文刊物《Chinese Student Monthly》發文“WELCOME TO THE NEWCOMERS”,刊載了新到的留學生名錄,並按4個類別,列出所有151名入境留學人員英文姓名,第一類“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列出當年12名進修教師的英文姓名和計劃前往之學校,如圖所示:
圖四 1918年教育部派進修教師英文名錄
在元文所列移民局檔案中,這些部派進修教師的姓名出現在在170、172和176頁上,和自費留學生交叉混合在一起,全部列出,再行識別匹配。
p170,7名進修教師,5名自費留學生
- Lee Dih Yuin Ithaca NY
- Yao Chuan Fah Granville O 姚傳法,自費5
- Zung Hyi Sung female Ann Arbor 女生
- Tong Zung Hyi Cleveland
- Ting Hsu Pao Chicago Ill WSF, 丁緒寶,進修教師1
- Yen Hung Kuei Peking Urbana Ill WSF,姓名未知,教育部派進修教師(北京)
- Jen Tian Yuan Golden City Col WSF , 任殿元,進修教師2
- Chang Tsing Lian Peking Golden City Col WSF, 張清漣,進修教師3
- Zia Zong Kao Auburn NY WSF, 謝頌羔,宗教人士,自費6
- Yang Yin Yu female Peking NY WSF,女, 楊蔭榆,進修教師4
- Shen Pao-te female Peking Chicago WSF,女, 沈葆德,進修教師5
- Liang Yin Nien Peking Ithaca WSF , 梁引年,進修教師6
-
170頁,7名獲WSF讚助的進修教師,找到6位的中文姓名,還有一位的中文姓名,尚不知曉。
楊蔭榆(1884——1938),女,無錫人。時任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學監主任 。1907年曾公派留日。這次赴美將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教育學、算學和應用化學。回國後,曾任北京國立女子師範大學校長,不久在學運中去職。回江南任教。抗戰期間,1938年在家鄉被日本人殺害。
沈葆德(1889——1987),女,湖南人,時任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教授,赴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音樂。在美留學期間結識早幾年赴美留學的周鍾岐(1892——?),周鍾岐的叔父是曾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教育總長、代行過大總統職務的周自齊(1869——1923)。沈和周1922年結婚,由張伯苓主婚。丈夫長期在鐵路係統工作,任膠濟鐵路管理局局長等職。抗戰期間,沈葆德帶孩子去了四川,聚少離多。抗戰勝利後,發現丈夫有了情婦後分手,沈葆德獨自撫育4個子女。她的一個兒子周傳基是著名的中國電影人,電影教育家。看到有一本寫她的書:《沈葆德:用解放腳走路》。
梁引年,時任北京高等工業學校助教,赴美國研究電器機械學。
丁緒寶,191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門,是我國物理學科首批5名畢業生之一。1922年獲芝加哥大學理學碩士。
張清漣(1896——1979),河南南陽人。1918年肄業於北京大學采礦冶金係。同年赴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學院深造,後來任焦作工學院教授、院長。 抗戰時期,焦作工學院和北京師範大學、北平大學、北洋大學、東北大學等院校所組成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上述各校的工學院,組成西北工學院。
任殿元,後來任焦作工學院教授,西北工學院教授,冶金專家。
另外,又找到2位自費留學生。姚傳法(1893——1959),1918年自費留美,後來成為中國著名林學家,林學教育家;謝頌羔,上海知名宗教人士。
p172 ,2名進修教師,1名家屬,9名自費留學生
- Wang Hsuan Ann Arbor Mich
- Chin Hsi Yuan Cleveland O
- Oliver L. Sun( Sun Jung Gung)New York
- Ma Chien Chung So Bethlehem
- Lieu Kwang Yee Madison, Wis 劉光頤(劉叔和),自費7,北京大學法科學生
- Chu Chia Huo official (diplomatic officer) NY 朱家驊,進修教師7, 途經美國轉歐洲
- Chu Yee Young wife of official NY 女生, 程亦容(又名程佩芬,朱家驊家屬)
- Teng Tsui Ying(Den Chu In) Peking NY 鄧萃英,進修教師8
- Wong Dieu Gieng Middletown, CT
- W.Sung Lawrenceville NJ
- Loh Ling Su Liberty MO
- Yin Choo Tse Oberlin, O
朱家驊,鄧萃英,是教育部派留學歐美的教師,和前麵幾位進修教師由WSF資助不同,他們倆是由中國政府付費。
朱家驊(1893——1963),時任北京大學教授,計劃前往瑞士(後改為去德國)研究地質學,妻子隨行。他倆似乎是途經美國,不久後就去了歐洲。朱後來從政,1949年去台灣。
鄧萃英(1885——1972),福建省福州人。時任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京師範大學前身)教授(教師?),赴美研究教育學。同為教育部派遣的赴美留學教授,鄧萃英不是由WSF資助,而是由中國政府資送,不知此間有何不同。鄧萃英1948年去台灣,仍從事教育。
該頁麵上,又辨識出一位自費留學生劉光頤(劉叔和),北京大學法科學生。
p174,1名進修教師,11名自費留學生
- Ling Pu Chi Philadelphia 林步基,自費8
- Tsenson Sun New York
- Kwank Ing Mok New York
- Woo Lan Sung Philadelphia
- Herman C.E. Liu, Liu Chan En Chicago 劉湛恩,自費9
- Chia-kwen Hsia Hankow Warrenton Mo
- Fu Chuan Chow Tientsin Syracuse NY
- Chin Teh Yuen Cambridge,Mass
- Edith Pong Tientsin Delaware,O
- Mm K.H.Yen Tientsin Rochester NY
- Carl C.T. Tseo Hankow Lewiston,ME,姓名未知,教育部派進修教師(漢口),入緬因州貝茨大學
- Moo Ling (Donald Chien)Changsha Berkeley
該頁12人,全是自費或其他情況留學生。隻認出其中2位——林步基和劉湛恩。林步基,賓夕法尼亞大學碩士,後來是福建基督教人士。劉湛恩後來任滬江大學校長,是一位教育家、愛國誌士和社會活動家。上海淪陷期間,劉湛恩在滬江大學校長任上遭日偽特務狗腿子暗殺,年僅42歲。
圖五 劉湛恩
劉湛恩(1896——1938),湖北陽新縣人。父親早逝,自幼在教會學校受教育。後入東吳大學學習,期間積極參加教會活動,由此結識日後的妻子王立明。1918年東吳大學醫預科畢業,獲理學士學位。同年獲獎學金赴美留學。先入芝加哥大學,獲教育碩士學位。再入哥倫比亞大學進一步深造,192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後回國。1928年劉湛恩接任上海(教會學校)滬江大學校長,是該校第一位華人校長,對學校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是一位傑出教育家。劉湛恩也是一位堅持抗日的愛國者。據記載,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後,劉湛恩被推舉為上海各界人民抗日救亡團體和基督教難民救濟委員會的負責人,並組織國際團體開展國際宣傳,揭露日本侵華暴行。1938年3月,日本扶植的“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在南京成立後,派劉湛恩留美同學溫宗堯前來遊說劉出任偽政府教育部長,被劉嚴辭拒絕。4月7日劉湛恩慘遭日偽雇傭的殺手暗殺。是抗戰中唯一遭暗殺的大學校長。引致中外震驚,國民政府明令公葬、褒揚,撫恤家屬,社會各界隆重公祭紀念。
有文章講,“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罪證照片,就是由滯留在南京城裏的西方宣教士冒死拍攝後輾轉交給劉湛恩保存並設法公布於世的。”
p176,2名進修教師,7名自費留學生
- F. Charles Ede Boston
- Pei Yi Hsiang Peking Ithaca NY 裴益祥,進修教師9,中國政府付費
- Chen Bik Lim Berkeley
- Lui Yu Kuen Mitchell S.D.
- Lin Sze Chen Tientsin Minneapolis
- Chang Chi Berkeley
- Lee Li Yien Ada Ohio
- Lee Li Teh Ada O
- Lu Sung-en govt Peking Oberlin O 盧頌恩,進修教師10
176頁中,是這批入境留學生名冊的最後一個頁麵,裴益祥和盧頌恩也是中國政府付費的進修教師。
盧頌恩,時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由上麵引文知,盧頌恩是教育部派赴美國進修的教師,赴美研究體操學。
裴益祥,唐山高等專門學校(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前身)畢業,教育部派遣的進修教師。
裴益祥和同船的本年兩名專科男生侯家源、王節堯都是唐山工業專門學校畢業生,他們都入康乃爾大學深造,和前兩次庚款留美的校友——1916年專科男生茅以升、1917年專科男生過養默一樣。該校老教授羅忠忱1906年赴美留學,就讀康奈爾大學,對該校印象非常好,遂常向學生推介。
感覺交大唐院的師生關係親密,對學校忠誠度高,對康奈爾大學也確有特別的情節,據說有’中國康奈爾‘之稱。
唐校五老和很多教師,都曾在校執教幾十年甚至終身;日本入侵之時,學校被炸毀,時正值學校隸屬關係發生變化,頭緒不清,更加院長病重,全靠教授們和在鐵路係任職的許多校友群策群力,在1937年底完成學校南遷,在湘潭複課。開學時,代理校長茅以升還在為錢塘江大橋忙碌,裴益祥自任臨時校長,主持開學典禮。
裴益祥的女兒裴明麗和女婿,是唐校下一代校友。1946年,他們從交大唐校畢業,結婚,1947年一起赴美留學,就讀耶魯大學。1955年底雙雙回國。這個女婿就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兩彈一星元勳陳能寬。
因沒有資料,對50多名自費留學生,隻辨識出其中9位:葉元龍、徐誌摩(徐章垿)、牛惠珍、溫金美、 姚傳法、謝頌羔、劉光頤(字叔和)林步基和劉湛恩。
至此,對於表中所列1918年9月4日在舊金山入境的148名留學人員中,我們已經辨識出,清華係的庚款留學生82人,帶隊教師1人,教育部派遣的進修教師10人,家屬1人。加上識別的自費或其他情況留學生9名,共完成103名留學人員的中英文姓名比對。
資料來源和參考文獻:
中科院子弟吧?我不是那裏的人,也不是子弟。隻是上學時,因某種機緣在那裏住過幾次,加起來有一兩年。時間長,有點記不清,看到那張航拍照片就存了。對那裏的事情感興趣,有機會寫寫吧。
是的,王淑貞家從父親的哥哥和弟妹開始,她這一輩的弟妹們和配偶,何家表弟妹和配偶們真是太了不起。實際上,清華校史上說,1927年清華學校考選5名庚款留學專科女生的時候,王明貞參加了考試但沒能入選,是備選生第3名。父母也不支持她出國。後來去燕大物理係讀了4年,又回金陵女大教了6年書。按學校規定,可以出國深造。1938年,申請到全獎,又自備旅費,才赴美留學,她年齡比一般留學生大好幾歲。
歡迎來訪,謝謝留言和信息。
好像有些共同興趣,你要不要也開個博客啊?好有個說話的地方。
https://www.familysearch.org/ark:/61903/1:1:KDZ6-TWX
我查到這個入境記錄覺得是王淑貞的妹妹王明貞,百科上說她是1906年生人,但這裏顯示是1910年出生,除此之外其他信息都對。
王明貞1938年留學密歇根大學,學術造詣極高,如果沒有回國而一直在美國從事研究工作,她極有可能成為世界頂級物理學家。她丈夫俞啟忠的三哥俞啟威又名黃敬,其子俞正聲。
加上這兩位,共辨認出自費或其他情況留學生7位,對上名字的留學生總數為101人。
Zia Zong Kao有一個拚法完全一樣的,謝頌羔,他似是宗教人士,有一個網頁上他被冠以Rev,他翻譯了一本《教會與現代工業問題》。應該是他,有關於他的博文說他1895年生於杭州,1918赴美留學。開始讀Auburn Seminary,FS上都對的上,他23歲,去紐約州的Auburn,生於Hangc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