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非韓國瑜不可!
台灣3-16立委補選,藍綠兩黨在總統級規模的選戰博弈下,終於落下了帷幕。
民進黨經過苦戰,以險勝保住了台南與新北的兩席立委。從曆史大格局看,民進黨雖然勝選,贏了席位,卻輸了選票。國民黨輸了席位,卻贏了選票。
2018年期中選舉,國民黨在韓流的助攻下,大勝民進黨。但是過去數月來,國民黨從本質上並沒有改變。
2018年期中選舉的勝利,並不是國民黨真正的勝利,而是討厭民進黨的勝利,是民心思變與民怨的勝利,是韓國瑜個人人格特質的勝利。
如果2018年沒有韓國瑜的橫空出世,國民黨將繼續被民進黨壓著打!第三勢力將迅速崛起!
國民黨作為一家百年老店,體製僵化,曆史包袱沉重,如果不做出徹底改革,國民黨進入曆史垃圾堆,將是民主政治發展的必然結果。
韓國瑜,一人救一黨!國民黨因為韓國瑜,而回光返照!
但是,如果國民黨不進行真正的改變,2020年重返中央執政,無異於癡人說夢!
民主政治的精髓在於,政治工作者是否掌握民心與民意。掌握權力後違背民心與民意,選民就會用選票來教訓。這就是民主政治的好處,政治人物腦袋必須向下看,而不能朝上看,因為權力來自人民。
民進黨在3-16補選中雖然暫時保留住了席位,但是隻能算是暫時止血而已。
民進黨作為執政黨,包袱沉重,麵臨的格局是民心已失,民怨已起。要想挽回民心,消除民怨,短期來看非常困難。
台灣民眾,藍綠基本盤非常固化,決定台灣政治走向,在於中間選民。
利益決定導向,力量決定方向。民進黨台獨意識與中國大陸格格不入,在經濟發展上必然受到大陸執政當局的掣肘,這是民進黨在執政上的軟肋。
很簡單,台灣民眾必須在要經濟還是要獨立上做出選擇,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是,要經濟,更要民主自由,相信很長時間內,台灣執政黨隻有帶領台灣人民在這兩方麵,與大陸執政當局進行博弈,爭取獲得更大利益,這才是台灣人民最大的福祉。
韓國瑜深諳此道,他因此說出了不要低估中國共產黨收複台灣的決心,更不要低估台灣人民捍衛民主自由的決心。
韓國瑜以他豐富的人生閱曆,江湖曆練,看到了問題的核心。在二者之間,尋找最大的公約數,不僅是台灣人民之福,也是兩岸和平之福。
韓國瑜為國民黨在深綠選區立法委員補選的助選與加持,台灣、新北、台南全部敗選。國民黨必須深刻認識到,韓國瑜本人參選與助選,還是有著天壤之別。
2020年,如果國民黨無法推出韓國瑜參選總統,而由藍營所謂太陽出征,毫無疑問,3-16補選,或許就是2020大選的象征!
民意如鍾擺,民意如流水,潮起潮落,2020,讓我們拭目以待!
海納愚夫 2019年3月 於美國洛杉磯
有兩點他需糾正:1.“一中各表”是不現實的,當然就是一中同表啦。
2.過分強調英文的重要是錯誤的,外語英文的能力應該以需要而定;看看日本有很多世界級專家、根本不懂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