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歌哥

誌遂淩雲意自遠,墨點江山文如歌
世界Top大學教師,博士,作家,製作人。理性與感性的綜合體,旅居歐洲的北京先生。
個人資料
遠歌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百億票房的神作,你的名字是?(深度影評附帶全片)

(2016-09-26 17:08:17) 下一個

《你的名字》——迄今最好的新海誠

(1小時47分,請wifi下欣賞,土豪請隨意)

1

突破次元壁

所謂次元壁,是用來形容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間的溝通障礙的:現實的殘酷,讓很多年輕人一頭紮入到動畫、漫畫、遊戲和小說的架空與虛幻世界裏,盡享屌絲逆襲、美女陪伴、戰鬥友誼以及魔幻冒險......這就是讓人樂不思蜀的二次元,而與之對立的三次元世界,則是我們日常的現實生活。

然而2016年的暑期,二次元與三次元在碰撞中奇妙融合:

在國內:以網遊戀愛為核,顧漫改編的《微微一笑很傾城》攜影、視、書、漫、遊五體聯動,僅電視劇播放量就超越百億!

楊洋與鄭爽這對CP甜到牙疼……

在韓國:構建漫畫與現實互穿模型的《W兩個世界》橫掃韓國四大收視榜,以14%以上的收視盡顯霸屏本色。

 

行走的海報韓孝珠(周)重返電視劇舞台

而在日本:動畫監督新海誠沉澱三年的新作:你的名字「君の名は。」票房破百億日元,成為日本影史上第9位本土作品。

並在推特上掀起了“聖地巡禮”的現象級熱潮(由於作品對日本實地的神還原,導致粉絲組團參觀電影中的現實場所)。

在全球:手遊Pokémon (口袋妖怪GO)2個月吸金5億美金,催生出了一個嶄新的百億級別的AR(增強現實遊戲)市場......

這些看似不同的作品卻有著共同的特征:突破次元壁。

曾經,次元壁仿佛歎息之牆,隔開了兩個世界,而今這些優秀的作品借助技術變革以及傳播模式的升級,完全模糊了虛擬和現實的邊界,同時用其振奮人心的商業成功,宣告了一個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時代的到來。

而新海誠的《你的名字》,讓我們見證了奇跡,成為了開創這樣一個新時代的百億票房神作!

 
2

神作的誕生

神作要看什麽?票房、口碑、熱度:

自8月25日在日本上映後,新海誠的《你的名字》已連續占據日本票房榜首四周,根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923日下午發布的消息,其日本國內票房正式突破100億日元,觀影人數超過774萬人,成為了第一部非國民導演宮崎駿出品,但票房仍然突破百億的動畫長篇。原作小說也開始熱賣,目前小說銷量也已突破100萬部。

《你的名字/君の名は》

 

激動的誠迷們一直緊跟票房,好奇最後新海誠能破幾關:

78億(本年度動畫最高:《瘋狂動物城》2016)  

84億(非吉卜力最高:《哆啦A夢》2014)  

93億(非宮崎駿最高:《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2010)  

100億(日本第二位超百億動畫監督/日本影史排行第9的本土作品)

116億(本年度電影第一:《星球大戰7》2015 )      

196億(《哈爾的移動城堡》2004)

304億(《千與千尋》2001,日本27部超百億電影之冠!)

說完票房說口碑:該片日本雅虎的評分已經高達4.54分(滿分5分),而日本曆史票房榜首的《千與千尋》才4.02分;而豆瓣評分雖然從映畫開始的9.3跌到了9.1,但是要知道,超過它的影片隻有兩部:9.2的《千與千尋》和9.3的《機器人總動員》啊!

《你的名字/君の名は》

該片估計至明年夏都不會在國內上映,但在微博上的話題已經超4000萬點擊,對於小眾的電影殊屬不易,惡搞海報也已被瘋傳了一圈:比如西遊版,死亡筆記版和方言版:

最後也少不了磚家:日本禦宅文化和作品的影評家渡邊大輔為《你的名字》專門寫了一篇影評,渡邊將新海誠稱之為異類鬼才,並認為這部動畫已經讓新海誠開啟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新時代。

而向來嘴上不服軟的山本寬這次也表示:“看了《你的名字》,是在下輸了。”

AKB48妹子團的創立人秋元康則說:震撼心靈,如風吹動了樹木一般,內心深處沙沙作響。人總是在尋找某個人;人總是在等待某個人,命運總是令人焦急。而在新海誠的世界中,即使如此依然充滿著希望......

 
3

“諾蘭”式的複雜敘事——會講故事的新海誠

《我的名字》講述的是一對在情愫懵懂期的少男少女立花瀧和宮水三葉——兩個生活在不同時空、不同地域的同齡高中生,在彗星來臨之際交換了身體,感受彼此的生活,並愛上了對方,他們在錯亂的時空中互換身體阻止了一場彗星墜落造成的既成災難——是的,這似乎是個老套的青春科幻穿越愛情故事。

然而新海誠這次不僅把故事講圓滿了,而且在時間線和伏筆上的水準達到了諾蘭的級別:整部電影的時間線從現在到未來,又到過去,再回到未來,男女主角追尋著彼此,直到六年後終於真實相遇,最後那一刻,彼此淚流成河,整個過程曲折蜿蜒,跌宕起伏,卻因鋪墊與伏筆的到位,並不顯得唐突和不知所以,一切都井井有條,邏輯有序,很精確、很日本卻很不新海誠......

劇情的前三分之一,是一次次輕鬆愉快的靈魂交換,然而信息量巨大,埋下頗多伏筆,甚至從一開始就故意誤導觀眾:比如開場就是描寫進入三葉身體的瀧,醒來發現自己居然有了女性的乳房,接著就是男心女身一陣混亂,之後畫麵又切換到穿著製服的三葉很自然地走下樓和祖母與妹妹四葉吃早飯,於是觀眾產生了混亂:這究竟是瀧還是三葉?直到四葉說昨天姐姐太奇怪時,大家才明白現在看到的其實正是三葉本身,隻不過她因為交換了身體而喪失了昨日的記憶。

之後穿插了新海誠非常少見的充滿幽默感的生活片段,兩個人在手機留下的靈魂交換日記、在手上臉上用馬克筆寫的對話以及“笨蛋”和“傻瓜”,並且立下規矩,不破壞對方的日常,比如:

不可以洗澡

不可以看/摸身體

不可以腳叉開

不可以碰男/女生

讓人忍俊不禁。淡淡的青春,純純的愛,很美好是吧?直到祭典的時候,故事真正的主線打開了——災難即將降臨。

在男主和長澤雅美配音的美女前輩在約會的那晚,彗星降臨,劇情突生震蕩——還未徹底了解彼此的男女主人公不再交換靈魂,而男主追查後發現:他互換的對象,居然是三年前就已死去的人,真是秒變恐怖片啊!而此時我們才終於知道這場靈魂交換居然有三年的時差!

瀧為了阻止星墜悲劇的發生並拯救自己的愛人,做出了極致的努力。第一遍看的時候覺得很突兀,怎麽兩個人就愛上了呢?可是刷第二遍的時候我確定,此時此刻的男主肯定已經愛上了女主!

劇情自此就變成了《穿越時空的少女》+《東京少女》+《彗星來臨的那一夜》+《觸不到的戀人》+《不能說的秘密》+《黑洞頻率》+《秘密花園》+《向左走,向右走》的結合體。而這樣拯救愛情和世界簡直是每個少年的夢想啊!

2013年10月3日,彗星已經能被肉眼清晰所見,貼近了日本,劇情進入了波瀾壯闊的高潮,時空的來回穿越更是被發揮到了極致:

在平行時空A:宮水三葉清晨醒來無端淚流滿麵,預示著上一次是最後的一次靈魂交換,自己即將死亡。她隻身前往東京都,在電車裏見到了當時小自己三歲,還沒有交換過靈魂的立花瀧。三葉叫出了瀧的名字,並在下車前贈予了瀧發帶,即劇中的關鍵道具——結。

2013年10月4日,三葉回到係守鎮後,因對方不記得自己的名字,傷心剪成短發,之後身穿秋日祭典的浴服和小鎮500人一同死在星墜的災難中,但半身靈魂封印在口嚼酒中。

2016年10月3日,瀧清晨醒來淚流滿麵,暗示宮水三葉即將死亡。上午到傍晚同暗戀的女神奧寺美紀約會,然而此時心中已經放不下三葉,被直覺極強的奧寺美紀發覺——你曾經喜歡過我,但是現在有更喜歡的女孩子了吧?約會結束後,宮水三葉前一天留言裏提到會看到彗星的場景並沒有發生,因為三年前的宮水三葉已經死亡。

當發現不再身體交換,也聯係不上對方之時,瀧毫不猶豫地踏上了旅程。抱著“即使你不在這個世界上了,我也要去找到你”的信念,瀧憑借自己在夢中的記憶繪畫,終於得知係守鎮已被三年前的星墜所毀滅,三葉也成了犧牲者。瀧體驗了的,其實是三年前的生活。

原來正是因為兩人經曆過的這些交換,三年前的才會有個奇怪的女孩衝到列車上給自己那根發帶,那根自己不知道為什麽一直當護身符的發帶。而如今的瀧和當年的三葉一樣,即使毫無頭緒,也想依靠記憶中僅有的線索去尋找對方。

就這樣,在服下了象征了巫女三葉“半身”的口嚼酒後,他開啟了平行時空B:

立花瀧的靈魂強製進入了2013年10月4日宮水三葉的身體,而時空A中宮水三葉的靈魂則進入了瀧的身體,當她看到小鎮的遺跡時回想起自己的肉體其實在三年前已經消亡......

在銀幕上,那千年一遇的彗星,作為時間彎曲、斷裂、連接的象征,一度曾改寫時空秩序,令瀧和三葉幸而結緣,卻在接近地麵那刻轟然炸碎。這一幕刻畫得尤為傳神:沒有末世般的災難場景,卻伴著隱隱不安的鋼琴聲,鏡頭最後定格在三葉放大的瞳孔上——玻璃破碎的聲音,然後一切皆寂,記憶旋即沉至無底的深海......

而此時被立花瀧靈魂附體的短發三葉在上午同好友商議,決定了發電站爆破大作戰,可是並不順利,窮途末路的瀧在逢魔之時(黃昏)又一次和三葉互換,勸服了鎮長父親,終於成功拯救了居民。

片中的伏筆毫無冗餘,卻又細膩精致,首尾呼應,讓我想起一部同樣優秀燒腦的愛情推理劇《三生伊夢——維也納變奏曲》。比如當我們思考為何三葉最後能說服父親達成Happy ending,仔細一想,其實早已通過層層鋪墊交代明白:三葉父親身為外人贅婿,也許因為巫女交換靈魂的傳統,他可能也曾經親身經曆過此事並而愛上了三葉的母親,所以他能夠相信“靈魂交換”,並且相信了彗星會命中糸守鎮的事實。

而有些劇情則細思恐極,比如最後真的是一個圓滿結局嗎?其實時空A中的三葉已經死亡,而瀧一生都無法再與之相見,天人兩隔。我們見到的幸福隻是平行時空那另一對戀人的團圓,因此其實新海誠並沒有如人所怨,失卻了他那“青春物哀”的特色啊......

總之,就這樣,長期以來飽受情節詬病的新海誠講了一個“諾蘭式”的複雜精彩的故事。神跡、宗教與天象作為背景本身就足夠宏大,其中還涉及了平行時空,同時運用了雙線敘事,結合倒敘插敘補敘,把一個個小片段織就成一張錯綜複雜的繩網。故事情節十分緊密而不拖遝,同時在不斷製造的懸念裏埋下伏筆並在之後一一解開照應,還讓相同場景在劇情發展的不同階段反複出現(比如星墜),使場景具有豐富的蘊意。

尤其從後半部分開始,新海誠就在營造一種心開始缺失的過程,不斷讓人感到遺憾,以至於快到了結尾,我們的心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一點點剜去。而結局,就像是他把缺失的心用同樣的珍貴填滿了一般,那種喜悅的情感無以言表,隻有淚水可以釋放心中那份壓抑,隻有淚水可以表達那份追逐到人性美好的感觸。

因此直到電影結束時二人那最終溫暖的相遇,讓影院中的觀者強忍了一路的淚水終於隨著片尾曲決堤而下,不論男女,無關老幼......

 
4

回歸文化傳統的內核

要理解《我的名字》的成功,首先要回想一下宮崎駿為什麽封神,大魚海棠為什麽前期能獲得如此多的關注:這個故事發生在很現代的日本,而內核卻蘊含著很大和的民族傳統。

正如新海誠在《追逐繁星的孩子》(2011年)中加入了《古事記》(日本最古老的曆史書,主要內容為神話傳說和歌謠等)的元素;在《言葉之庭》(2013年)中則放進了《萬葉集》(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和歌集)的元素;而這次的創作靈感則來自日本平安初期女詩人小野小町的和歌“思寢人見夢知覺”:夢裏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裏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

在動畫中還有很多對傳統的回歸:三葉作為巫女,用自己咀嚼的米飯吐出來,利用唾液發酵來釀酒,而事實上日本傳統的釀酒方式中真就有這種方法:讓處女咀嚼米飯將處女的唾液和米飯充分混合,之後吐出來進行發酵最後釀造的酒就叫“口噛み酒”。

而這一次世界係的時空穿越是用神社神明與氏族傳說來引領,即民間信仰。

而那場催人淚下的逢魔之時相信對於常看日漫的人而言也很熟悉:彼方為誰,誰為彼方。當人的輪廓漸漸曖昧,和不是這個世界之物相遇的時間。那古老的名稱,我輕輕念出――昏黃之時。

而“糸”即線,在影片中最直接的表現便是三葉用來綁頭發的紅線。紅線鬆開,長發變短,時間倒流,或前進至未來;線的形狀改變,化作一聲遙遠的呼喚纏繞手腕。“糸守町”中“糸守”大意既是指代守護彼此之間的相連,守護時間與空間,同時也守護這座小鎮,更要守護那些在過去罹難的人們。

在動畫中,人與人,土地與糧食,食物與身體,聯結萬物魂靈的,都是那看不見摸不到的“結靈”,即時間的流動。而作為貫穿全劇的核心概念,時間的身影無處不在......

最終,在柔和圓滑的敘事手段下,故事的整體推進與本土的傳統風俗無聲融合,奏響了生命流淌的樂章,更暗含了日本神道觀念中對時間獨到的觀察與解讀,巧妙地將傳統與現代、過去與現在、夢境與現實、人類居住的現世與靈魂棲息的隱世通通編織在一起,如同那古老的編繩工藝,時而交叉扭轉、時而中斷、回到原點。不同於以往新海誠作品拘泥於時空距離、科幻浪漫卻講不好故事帶給觀眾的遺憾,這一次的影片有了真正的底蘊和原色,即對日本傳統文化及原風景的展現,可謂是日本動漫界回歸傳統文化的一次巨大成功。

5

因為青春因為愛

除了票房口碑熱度,神作還需要一些別的重要品質:思想性和感染力,而這次,新海誠也沒有讓我們失望,甚至高出了大家的預期。

  • 當眼淚滴落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沒有老

正如宮崎駿的動畫會喚起童心,那些美夢、那些幻想,隻在童年才發生過,那時你追著蝴蝶奔跑,為狸貓的訪問而雀躍不已。

而《你的名字》則喚起了青春——新海誠在電影宣傳冊上則是這樣說的:這是一部獻給所有正值青春期的年輕人和內心仍舊懷抱青春期殘片的大人們的電影。我賭上了自己的全部來完成它的製作。

而今在日本影院那滿滿的觀眾中,有五十多歲大腹便便的社長,也有四十多歲已經謝頂隻想著本月獎金的中年大叔,還有三十多因為孩子上學天天早起在公司尚未出頭的職場白領,他們不可能因為一個夢而畫一幅畫,更不會因為這樣的一幅畫頂著別人的不解去尋找一個無人知曉的小鎮。

當然還有無數青春正好的年輕人,而這個故事觸動了他們所有人共同的心弦,心中那片叫做青春的彩霞:年輕時的我們總會幻想著“愛”、“熱血”和“那個人”,因為青春,我們堅信自己總能找到那個“他/她”,我們一定總能守護自己認為珍貴的東西。

正如在曆盡艱難,得知真相後瀧再次和三葉交換了身體,醒來時緊緊抱著自己,抱著這個他曾經以為永遠失去的姑娘,泣不成聲......

這正如《穿越時空的少女》裏那句“我在未來等你”“嗯,馬上就去,跑著去”——如果所愛隔著山與海,那就用山把海填平,然後跑著去見你。

青春在這裏,是不擇手段要解救全村人的善良,是他在她手心裏寫下“我愛你”的直率,是不管時空錯位都要努力去見一個人的毅力,更是在終於相遇後哪怕對方忘記了自己都要邁出第一步的勇氣......

青春的別名叫做愛,因此這個關於時空,關於成長,關於羈絆的故事,點滴的改變都是因為身邊的人——以愛之名。

尤其讓人感動的,是那逢魔之刻一瞬的相見,卻也是一瞬的訣別。轉眼間,上一秒還強烈思念著的重要名字,卻被命運與時空強製地遺忘。就像我們的生活,仿佛一直在找尋一個人,有時似乎是找到了,但一覺醒來一切仿若一場夢,來如洪湧,去似潮退。當女主打開手心,看見了那句話時,她連哭帶笑地說,傻瓜,這樣怎能知道你的名字啊!

新海誠的電影總是純粹又美好,讓人相信這世間還有愛——與你相遇,也許花光了我所有的運氣,然而這卻是我一生最寶貴的經曆;不管生活是何等不堪,起碼,在《我的名字》裏,形形色色的人們都能一嚐青春的芬芳。因為,雖然沒有誰的青春會永恒,可是年少時付出過的愛情與一起仰望過的星空,卻會在時光裏永垂不朽......

6

新海誠的時代,時代的新海誠

新海誠說:“我喜歡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編織故事,打造出絕對優秀的作品。雖然有的導演不喜歡重複做相同的事,但我會毫不猶豫地做我擅長的東西”。

“世界如果是如此殘酷的地方的話,我會帶著這唯一的寂寞,用全身全靈活給這個世界看。帶著這唯一的感情永遠的掙紮下去。即使相隔天涯,即使再也見不到麵,我會掙紮。永遠不可能向這個世界妥協。”——《我的名字》

作為一個優秀的藝術家,在這個嚴酷的世界裏,不為現實所動、堅守自己的藝術理念是維護其創造性的必要條件,和遠歌一樣,新海誠也非常清楚這一點:

“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的對立和不相容,決定了雲層上的世界必然隻能被少數人接受和欣賞,而大眾的審美需求才能決定藝術領域的金錢流向,隻有那些拋棄了藝術家尊嚴以取悅世俗的人,才能賺到豐厚的物質回報。而這樣的藝術,便已經不再是藝術,不再是遠生心中那神聖堪比生命的雲層上的傳奇。”

摘自《三生伊夢——維也納變奏曲》115期

但事實上,他作出了一定的妥協,以迎合這個時代,這才達成了這部百億票房的神作,可為什麽在筆者看來,這並不屈辱相反是他成熟的表現呢?

作為1973年出生的新一代動畫導演,新海誠的電影有著王家衛式的文藝,優缺點都十分明顯:背景畫麵異常精美——他的電影利用最新的數字技術,通過實地采景,後期進行誇張光影的描摹出精致的風景,總是給人帶來親切懷舊之感,再加上直擊心靈的細膩台詞,被譽為“數字時代的影像文學”,但同時也往往止步於“風景優秀的愛情動畫”。

《雲之彼端,約定之地》

在《你的名字》的製作過程中,新海誠有了巨大的轉變:

首先他在“文藝氣息”上做出了讓步,減少了宅要素,更多的加入商業元素——他終於明白不是每個人都是抖m,現實生活已經如此艱難為什麽還要被動畫虐?他之前的作品總是在描述人們無力改變生活,永遠無法達成完美的結局——現實而冷漠,他總是先描繪個美好的東西,一直捧著、讚美它,卻在最後將它砸碎給你看。

比如虐心的《秒速五厘米》

但這次的《你的名字》描寫了反抗命運卻成功了的故事,更加迎合了多數觀影人群對動畫的期望,全篇的起承轉合更符合一部商業動畫,或者說一部合家歡式的主流動畫,因此現實與理想的矛盾就不顯得那麽突出了。

其次他用心改良了故事構架,讓故事升華。於是那個在觀眾印象中隻會平白敘述的小清新監督,居然鋪排了這麽多的伏線以及劇情轉折點,可謂是新海誠的超級進化。

《言葉之庭》

再次《你的名字》打破了他自己作品主角悶騷的普遍規律,而讓行動派來做主角(三葉和瀧)。如果說悶騷派能讓禦宅族設身處地代入角色的話(比如被奉為神作的EVA),那麽《你的名字》就是一群現充(現實生活很充實,主動者)來當擔任世界係的主角(甚至配角,比如三葉的死黨)。

最後新海誠放棄了單打獨鬥,並且采取了製作委員會製度以換取東寶的支持,在300多家影院獲得排片,造就了下山猛虎般的票房。

因此在《你的名字》中,新海誠的妥協其實也是他的進步。因為他終於認可並表達了——人隻有接觸社會,經曆了“人—社會—自我”的聯動認知,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障礙,才能真正長大成人,因此這部作品增加了對社會認知過程的描述,並努力和大眾接軌,畢竟每個人都生存在這個社會上。

遠歌描寫過藝術家對社會的妥協,也卡夫卡式地描繪了對人類社會二元對立難以調和的哀歎與被困在現代社會的悖謬陷阱中無法自拔的神傷:

“我當然也相信有極少數的寵兒能獲得精神、物質的雙重驕傲——既沒有辱沒自身追求,又博得了世人的禮讚,獲取了金錢的肯定。或許這的確是遠生想要達到的境界。可古往今來,比起能活著就享受到這種成功的寵兒,我看到更多的是那些饑餓的藝術家和夭折的天才。”

因此我們可以理解新海誠的退讓:而今的妥協其實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啊!

這部作品本身也帶著相當積極地正能量,它鼓勵年輕人應當後浪推前浪,更加勇敢地對現實做出挑戰,而不是宅在家中放棄社會也放棄自我,這也是體現了時代的轉變。最近在日本的社交網絡上有個有意思的解讀:《你的名字》中第一代、也就是女主角的外婆(宮水一葉)經曆的是受到核彈襲擊的戰敗的日本的一代,第二代也就是女主角的媽媽(二葉)的一代則是經曆了1989年日本經濟大蕭條的一代,聯想到行動派的三葉......這也許有過度解讀的嫌疑,但是並不乏趣味。

《追逐繁星的孩子》

同時如同日本禦宅族文化磚家東浩紀對《你的名字》的評價:這是一部以世界係美少女遊戲的想象力,讓現充(人生贏家)角色占據主人公,因此奇妙的得到了國民級的評價的作品……《你的名字》,與其說是一個時代的開始,不如說是宣告了一個時代終結。

渡邊認為新海誠代表的就是21世紀第一個十年以世界係動漫和養成類遊戲為代表的宅文化。

《你的名字》攜百億票房登上主流舞台,即意味著在日本,傳統禦宅一族的數量漸漸下降,而在手機世代和社交網絡的孕育下,行動派的年輕人慢慢成為了日本社會的主流,特別是這部作品得到了大量十幾歲二十幾歲年輕觀眾特別是年輕女性觀眾的支持。這和中國目前的情況是一致的,看看《太子妃升職記》等作品的大熱就能理解了。

因此可以說,新海誠把握住了00年代禦宅文化本質上的變化,作為一名動畫製作者產生著獨創的新理解,還擁有在這個固定時代製作出與傳統禦宅內容固有領域有所交錯的異常才能,同時借助媒體,想象力和技術的變革,一舉突破次元壁!

所以《你的名字》和1984 年宮崎駿的《風之穀》、1996 年庵野秀明的EVA一樣確實改變了日本動畫的發展曆史,可以說是時代成全了他們,同時他們也都各自開創了一個新時代。

而今的新海誠已經變成了時代的寵兒,可他也為之斧鑿自我,脫胎換骨,仿若遠歌小說中的藝術家,好像一隻放棄甲殼,無畏遊向大海的寄居蟹:

“因為從他緊鎖眉頭奮力拚搏的身影中,我似乎看到了一隻妄圖掙脫一切束縛阻礙的籠中困獸,一隻寧願遍體鱗傷也要脫殼遊向大海的寄居蟹,一個為了理想動心忍性,無謂苦痛的勇者。”

摘自《三生伊夢——維也納變奏曲》117期

2016年,這將是日本變化與動蕩的一年,如果不出意外,平成天皇會在今年10月退位,持續28年的平成年號將會成為曆史。也許這位繼宮崎駿後最有才華的動畫導演,將會真正開創一段屬於自己的全新的日本動畫曆史,畢竟新海誠還隻有43歲......

 

7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彼方為誰,無我有問

九月露濕,待君之前

以彗星為龍,以彗星為繩結。描繪出割裂的彗星舞動的形態。又是一輪歲月。

聚攏,成形,撚轉,回繞,時而返回,暫歇,再聯結。這就是組紐。這就是時間。這就是,“MUSUBI”

——新海誠《你的名字》

地上的明亮每消失一分,彗星反而愈加閃耀。在雲朵之上拖曳著長長的尾巴,如巨大的蛾子播撒著亮晶晶的鱗粉。即使是這千年一遇、帶來周期性大災害的絕美彗星,在劇中卻成為了超越時空的兩人間的羈絆。

這羈絆是人流中閃光的紅繩,是滑入胃中冰涼的口嚼酒,是璀璨隕滅後的落寞,是手心擦不掉的筆跡。

這羈絆因你我曾靈魂交織,肉體相換,呼吸過彼此的呼吸,注視過彼此眼中的風景。我們活在同一精彩而傷感的時空,仿若指間舞動的編繩,注定會相互纏繞。而這具無所適從的身體,便是你存在過的活生生的證據......

這羈絆是我的孤獨,你的心事;是我的姓氏,你的名字。

羈絆帶來的是命運的重逢,因為即便如此艱難,瀧與三葉卻拚命在潛意識裏種下了找尋的種子,因此跨越了數年的別離,在無數次擦肩而過後,他們在命運的引導下,在四穀須賀神社的台階上,兩人最終走到了彼此的麵前......

正如遠歌小說《三生伊夢》裏男女主人公第一次碰麵時的似曾相識:

“我遇到了一個人,一個犀利而有智慧的男人。”

“有沒有你智慧?”我漫不經心地問。

“應該說,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好像遇見了另一個自己。” 遠生卻不知我心中所慮,自顧自描畫他那場意外的邂逅,“我們在音樂會上一直交談,真的,我都覺得不可思議,幾乎在那一刻忘了我們才剛相識。散場了我們還在雪地裏站著聊了一個小時……”

其實和《你的名字》一樣,在那一刻之前,命運的紐帶也已經將兩人相連,因為他們的靈魂早已羈絆相識。

這次的《君の名は》再一次讓我看到了在《秒速五厘米》裏那鮮明的主題:拚盡自己的全力,隻為在千萬人之中,見到了那個人,輕輕上前一問,你的名字是?其實哪有什麽偶然,哪有什麽緣分?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拚盡全力後的久別重逢啊!

彗星千年光顧之際,也是奇跡上演之時。新海誠衝破了自己脆弱憂鬱的窠臼,讓主人公躲過傷春悲秋的浸洗,最後重逢在寂靜的街頭。

一,二,三,請告訴我你的名字。

而答案早已寫在你的手心(君が好きだ)。

你的名字是流星,是彩虹,是個畢生難忘的夢.....而我在轉角,發出了驚歎的呼聲.....

 

8

國產動畫任重道遠

雖然因為日本動畫片商業化很高而沒有可比性,但是在影院裏的觀眾不會考慮新海誠的強大以及《我的名字》的封神曆程,他們看到的是——前有《瘋狂動物城》,後有《你的名字》,前後一對比,國產動畫《大魚海棠》除了畫麵和音樂就被轟得渣都不剩——新海誠的純直一下子使湫的死變得蒼白,而大魚的疑似三角戀變得如此落入俗套......

雖然國產動畫現在在技術方麵已經厚積薄發,迎頭趕上,可是我們急缺好劇本、好導演,尤其缺乏一顆追求完美的匠人的心......

希望我們能夠踏踏實實地做動畫。先放下所謂的宏大敘事,不需炫耀過於複雜的背景和世界,收斂一下轟破天際的腦洞,而隻需要簡簡單單的一個好故事,先把它講圓,講透,也許就足夠了......

遠歌的四人極致戀愛故事《三生伊夢——維也納變奏曲》就是這樣的一部好故事,目前正在文學城海外原創論壇火熱連載!

 


 

《三生伊夢——維也納變奏曲》全文各章鏈接:

簡介:莫言讚賞,2016最火爆海外同性愛情故事《維也納變奏曲》,推出2月點擊破百萬!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19 020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7 028 029 030
031 032 033 034 035 036
037 038 039 040 041 042
043 044 045 046 047 048
049 050 051 052 053 054
055 056 057 058 059 060
061 062 063 064 065 066
067 068 069 070 071 072
073 074 075 076 077 078
079 080 081 082 083 084
085 086 087 088 089 090
091 092 093 094 095 096
097 098 0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