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動毛氏紅燒肉 by warsonwang

(2016-03-27 08:51:21) 下一個

作為去過湘潭吃過毛氏紅燒肉的湖南人我覺得我有必要發一個。。。感概,才能對得住我自己。在這個所有感官日新月異的世界,我還是一如既往的為毛氏紅燒肉心動。。不已。。。。。憑著我超越了十年的在外漂泊,由此日複一日孕育出來的對家鄉的思念以及,不得不弱弱的說一下,我居然真滴弱智的相信紅領巾是戰士的鮮血染成的,相信愛情不分年齡和地域,相信共產主義,由此衍生而來的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的無限崇拜,我覺得我已經是屬於國寶級的少數符合政治審核,思想感情審核的腦袋有毛病的毛氏紅燒肉發燒友了。。。

當然我也不排斥,相反,我也以極其猥瑣,歡天喜地的品味著當下令人歎為觀止的各色宅男宅女的紅燒肉菜譜教學貼,畢竟他們帶給我的是極有誠意的“下麵給你吃”。。於是,你明白,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除了崇高,還可以不那麽崇高。。男人的手可以在深夜用來炒糖色,或者擁抱一個女人。。同理,女人的手可以在深夜哄孩子,也可以在微信風騷的回複著:啊你啊色誘思密達 。。這個世界就是醬紫花團錦簇,日新月異。。對錯難分。

不要誤會,我不是神馬憤青,我隻是深刻發現了我對紅燒肉的分裂的愛而已。。

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全班在老師的帶領下去楊開慧故居春遊。大概是四月份吧。南方的天氣已經開始潮濕悶熱。老師叮囑我們一定要帶夠水。每個同學都帶了一壺水,唯獨我,灌了一壺白酒去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去烈士陵園,當然要有酒助興。。於是,我喝了個爛醉,一路酣睡,據說清醒的時候手舞足蹈的背誦了n遍我失驕楊君失柳。。最後是我哥哥背著我回去的。。。

上麵的故事和紅燒肉木有啥直接關係。。當屬插曲。上初中的時候,我們又去韶山春遊。在那裏,我終於嚐到了正宗的毛氏紅燒肉。不要質疑,反正那飯館子上的招牌上寫的是正宗毛氏紅燒肉。不知道是崇敬之心過於泛濫,真餓了,還是那肉真的太特麽的正宗了,我趕腳,那是我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紅燒肉。油而不膩,外酥內也酥,也不是入口即化,我不愛吃軟嗒嗒的,瘦肉有咬頭,肥肉有餘香,肉皮勁道包容,吃到嘴裏,不多不少正好香到爆!再配上大米飯,讓你忘卻人間!

那次春遊,我還脫離大部隊不小心走丟了。。臨行前有先見之明的領隊老師專門派了一個年輕力壯的地理老師專門負責看管我。最後為了找我,不得已派上所有的老師加上全體學生。。在路邊找到我後,地理老師對我寸步不離,直到返回了學校,才鬆一口氣。。

韶山的紅燒肉飯店很多,家家的廚房和我家的廚房並無大差異,廚師,穿著和路人甲乙丙丁無異,嘴角也木有一顆標誌性的崇高的痦子。。除了客人吃飯的地方,廚房的牆上也有毛主席的相框。。

尼瑪,我這個話癆,是要上菜來著。。趕緊滾回來上菜。。

毛主席不愛吃醬油。。傳說他家是做醬油的。有一次,主席看到醬油缸裏惡心的沫沫,從此對醬油有了心理陰影。。紅燒肉的色要用糖來炒。。火候很難把握。。我就經常炒過了。。洗了鍋,重炒。。再炒過了,再洗了鍋,繼續炒。。堅持不懈的嚐試,炒過了會發苦,斷然不能要的。用糖炒出來的肉塊色澤更加明豔,有那麽股子分外妖嬈的革命情懷。。

誒,炒糖的事情還是要再重申一遍,火候是關鍵,同時還要拿鍋鏟不停的翻炒,撥弄。。在糊與不糊之間往往就是一線之隔,形勢非常險峻。所以,你要一絲不苟的觀察顏色的變化。

我曾經懷著無比景仰的心情參觀了一師是個好學校,萬萬沒有想到毛主席的紅燒肉裏極為輝煌的炒糖理論,江湖傳聞的一師無影炒就是在那裏練就而成的。。太震驚了。一師真的是個好學校!

辣椒也是正宗與否的關鍵!要選用朝天椒。湖南人視辣椒如命。你要是擱的辣椒不辣,或是擱少了。。少不了挨刀子。。碰到豪情萬丈地同樣熱愛辣椒的四川老奶奶,一邊嚷嚷著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一邊要你滾到廚房去端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