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上霸王今安在—參觀戰列艦依阿華博物館

(2019-08-05 09:57:30) 下一個

到聖佩德羅乘坐郵輪,順路參觀了停泊在與郵輪同一港口的戰列艦博物館。

洛杉磯地區的聖佩德羅(San Pedro)港,靜靜的停泊著曾經風光無限的依阿華(Iowa)號戰列艦。

這艘最後一代的巨大戰艦,有著美觀大氣的外形設計,那三炮塔9門16英寸(406毫米)的主炮則標誌著它令人望而生畏的強大火力,它有厚而堅固的裝甲,還有令人驚歎的三十多節的極速,實在是一件超卓的藝術品。

戰列艦的迷人之處在於它在海戰中的強大火力,以及這個火力帶來的威懾力量。一個威力強大的海上堡壘出動,足以使火力稍次的艦隻退避三舍,從而確定製海權。大炮巨艦的戰列艦自然成為海軍迷的永恒的話題。

然而更令海軍迷神往的是海上強國為爭奪製海權而發生的艦隊決戰。試想你卓越的指揮和部下頑強的奮戰,讓敵手的艦艇在炮火中一一沉沒,何嚐不是至高無上的榮光!

不過,戰列艦艦隊的對決,曆史上出現的次數並不多。而現代意義上的戰列艦對決則更少,也難有明顯的勝負結局,更遑論決定整體製海權的決戰。對戰列艦的談論就多是紙上談兵的比較哪艘船更厲害了。

二戰之前海戰的曆史基本上是戰列艦的曆史。“戰列艦”(battleship)這個名稱在廣義上是主力艦,其厲害程度隨著技術的發展而增加。鐵甲船出現後這種主力艦的發展則日新月異,從甲午海戰到日俄海戰,就是不斷改進的戰列艦的爭奪。那時的戰列艦卻隻屬於廣義的範疇。

現在的狹義“戰列艦”艦種出現於1906年英國的“巨弩”(Dreadnought)。巨弩帶來了戰列艦革命性的設計,也從此定義了“戰列艦”。現在的戰列艦就是巨弩,兩個名稱互相可以替代。

從1906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1941年底,海軍的強弱是以巨弩的噸位決定的。

太平洋戰爭則見證了航空母艦的崛起,潛水艇的發展緊隨,海上霸王的角色終於易主。

盡管如此,巨弩在戰爭中並沒有被淘汰,滿身是炮的戰列艦為航母提供了最有力的防空炮火,也為登陸戰的陸軍提供最強大的火力支援,而且還在飛機阻擋不住敵艦的時候進行原教旨的大炮對轟,後者正是海軍迷們最津津樂道的話題,無論是在實戰或是在虛擬場景。

實戰的巨弩對轟例子極少:太平洋戰爭的4年間隻發生過兩次,第二次還是美國方麵占絕對優勢的情形下一麵倒的屠殺,日方連還擊的機會都沒有;大西洋倒是出現過更多些的巨弩對轟,還出現過唯一的一次巨弩艦隊的對決,那就是一戰時期的日德蘭海戰。

太平洋戰場唯一的一次巨弩的平等意義上的對決發生在1942年11月14日至15日,即圍繞瓜達卡納爾島戰役進行的多次大規模海戰的最後一次大戰,此役中“華盛頓”號戰列艦威風八麵,一舉重創戰列艦“霧島”號,和驅逐艦“綾波”號,兩艦後來沉沒。此戰在太平洋戰爭和海戰史上有著重大意義:1、曠日持久的瓜島爭奪戰中美軍從此確定了絕對製海權,日軍以後隻能撤軍;2、新型戰列艦輔以炮控雷達的強大火力在實戰中得以體現。

依阿華級戰列艦服役時美國已經度過了戰爭的最艱難時期,美日海軍實力的對比從1943年初就開始拉開了。依阿華的四艘姊妹艦:依阿華、新澤西、威斯康辛和密蘇裏,成為美國造出的最後幾艘巨弩,第五和第六兩艘:依利諾伊和肯塔基則因為戰爭接近結束而取消建造。

在海戰中沒有了突出的表現機會,依阿華們卻有著自己另類顯赫的曆史。依阿華艦自己則見證了幾個重大曆史事件。

1943年11月22日到26日,羅斯福、丘吉爾和蔣中正出席了開羅會議。兩天後,11月28日到12月1日,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出席了德黑蘭會議。這兩次會議是二戰期間重要的巨頭會議,而羅斯福跨洋與會的座駕正是依阿華。羅、丘二人都做過海軍部長/大臣,都喜歡乘坐拉風的戰列艦跨洋行。

航行途中,在依阿華的艦長會議室,總統和他的顧問以及軍界的最大佬,製定了未來的戰略目標,包括半年後的諾曼底登陸的霸王計劃。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投降儀式簽訂,標誌著二戰的正式結束。投降儀式簽訂的地點是在“密蘇裏”號的甲板上,“密蘇裏”號是依阿華艦之一,而伴隨密蘇裏停泊在東京灣參與儀式的亦有依阿華。

戰後依阿華四艦都被多次武器升級並啟用,參加過韓戰、越戰、冷戰和海灣戰爭。直到1990年代初最後退役至今。全部四艦都保存著成為博物館。

曆史之外,關於依阿華們有幾個有趣的問題和如果,是在軍迷中永遠爭論不休的。

  1. 依阿華是否是二戰中最厲害的戰列艦?筆者的觀點:從各項性能和裝備比較而言,依阿華有略微的優勢。
  2. 誰是與依阿華可匹敵的對手?筆者的回答:美國的新型戰列艦,南達科他級、北卡羅萊納級都是性能優異的戰艦,足以與依阿華對抗。德國的俾斯麥級也有抗衡能力,但是這幾個級別的艦隻都稍遜於依阿華。能與依阿華最可以一爭長短的無疑是日本的大和級。

這樣引出了關於依阿華的終極問題:如果在實戰中遭遇,大和與依阿華誰更厲害?

筆者在問題一已經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但是這種簡單結論遠遠沒有說服力。

答案仍然要在很多假設的前提下比較,真要展開則可以寫一篇長文,而且除了遊戲的價值外沒有任何意義。簡單的對比一下卻不超出介紹戰列艦的範圍。

硬件的對比,大和有更厚的裝甲,和更大的主炮口徑(18.1英寸對16英寸,466毫米對406毫米)主炮射程也更遠,大和的優勢隻有這幾項,但這幾項卻是最主要的指標,在一對一的情形,大和有少許優勢。依阿華有火控雷達,可以比大和有更高的命中率,速度也是依阿華稍快,依阿華的裝甲的鋼鐵質量高於大和,這幾項給依阿華加回幾分。實戰中加上些許風浪,或者夜戰,或者能見度稍差,大和減分。這樣的加減,兩邊基本拉平,結果將由運氣決定。

不過,一對一的情形不可能出現,因為誰家的戰列艦都不會獨自出動,一定有護航的艦隻,兩艦可以相遇時,美國艦船已經多多,所以美國的輔助艦隊占優勢,這樣依阿華占了上風,不用說有四艘依阿華,而大和的姐妹艦“武藏‘號已經被飛機擊沉。

要強調的是,在依阿華可以與大和對決時,美國已經有了絕對的空中優勢,所以根本不可能傻到任憑兩艦平等決鬥。就像你在與同你武功不相上下的另一高手比武時,對方武功更高的師傅可以隨時出手給你一悶棍,連不利時逃跑的機會都沒有,你的心理就完全無法保持平靜了。如果沒有航空母艦,美國就必然要造比大和更厲害的戰列艦,有了航母,就沒有這個必要了。

這樣,一方穩贏不輸,公平決鬥根本無法進行。

真實發生的是,大和二號艦武藏號在1944年10月24日萊特灣海戰中被飛機擊沉,大和號則於1945年4月7日在奔赴衝繩的途中被飛機擊沉。

現在戰列艦已經退出各國海軍,也很難想象誰會再造新的戰列艦。如有需要,依阿華四艦還是可以再服役。

依阿華仍為最厲害的現有的戰列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amusepark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大榮確' 的評論 : 新澤西也很有意思,是當年斯普魯恩斯在衝繩戰役時的旗艦。
提督那支龐大艦隊的老斯在聽說大和出動時,差點親自帶這幾艘依阿華去和大和對轟了。因為大和的改變航向而作罷。
amusepark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大榮確' 的評論 : “指點”不敢,商榷吧。
這幾艘保存的戰列艦都可以再啟用,隻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重裝。也在保存著兩艘南達科他和一艘北卡基本不能也沒有必要重啟了,隻有這四艘依阿華可以。
有沒有需要呢?聽說川總有啟用戰列艦去南海與中國玩碰碰船的想法。
amusepark 回複 悄悄話 多謝編輯大人厚愛。但正在上傳的圖片由此無法完成,隻能說聲抱歉了。
大榮確 回複 悄悄話 參觀過新澤西號。根據所見的狀況,對樓主“如有需要,依阿華四艦還是可以再服役。"的說法存疑,望指點一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