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曰集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個人資料
斯人曰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24.12滕王閣1-古閣話重建

(2024-12-08 19:01:02) 下一個

中國四大名樓(黃鶴樓、嶽陽樓、滕王閣、鸛雀樓)之一的滕王閣位於南昌。這是我從張家界去長沙返美前,繞道去南昌的主要原因。

四大古樓們雖名氣仍在,但建築古跡大多已在千年的時間磨礪下消失,或嚴重毀壞。

上世紀文革過後療傷期,中國開啟城市建築潮,也帶動了文物建築的修複和重建。除了湖南嶽陽樓於1984年在原樓上加以修複外,其他三座名樓都是移址平地重建。1985年武漢黃鶴樓重建竣工,繼之南昌滕王閣於1989年完成重建,最後1997年永濟鸛雀樓重建也塵埃落定。

現在談起四大名樓,有些人便因為它們是現代重建而感到名不符實。其實不然,名樓們所承載的古老曆史和人文故事比它們自身的建築年齡更有價值。更何況如今的新樓是我們子孫後代的古跡,

與我先前所遊覽的其他三座名樓相比,滕王閣是造型最亮眼的樓閣。雖主體建築為鋼筋混凝土材料,呈現的則是宋代風格木質結構,極有氣勢。

如今的滕王閣,主體建築淨高57.5米,建築麵積13,000米方米。現代設計為之加建了一座高台底座。基座分二級共高12米。台上閣樓以”明三暗七”為格局,從外觀上看是三層帶回廊的建築,而內部卻有七層,加上底座共有九層。中國古代建築有森嚴的等級製度,隻有帝王家的皇宮才能使用最高級別的三層基座。滕王閣使用二層基座設計,顯現了它的建製級別。

(新建滕王閣外貌. 照片取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

它訖立在贛江東岸,整體,高大雄偉、端莊秀麗;閣頂,琉璃綠瓦、鎏金重簷;殿堂,雕屏畫棟、藻井繁複;回廊,丹柱高聳、鏤欄盤旋。閣前,二亭雅立、壓江挹翠;台下,雙池玉水、九曲碧波。

比較一下修複重建後四大名樓的數據,可以看到它們一個比一個”高大上”。

嶽陽樓:高度為19.42米。建築麵積5,500多平方米,三進三樓木製建築,其台基以花崗岩圍砌,台基高度為0.65米。1984年全麵維修工程竣工,保存了55%以上構件原物。

(嶽陽嶽陽樓. 照片取自網,版權歸屬原作者)

黃鶴樓: 樓高51.4米,建築麵積3,219平方米,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四邊套八邊形體;外觀五層,內部實際有九層,隱含”九五至尊”之意。1985年重建,比古樓高出將近20米。

(武漢黃鶴樓. 照片取自網,版權歸屬原作者)

滕王閣: 主體建築淨高57.5米,建築麵積13,000米方米。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宋代風格設計。明三暗七加台基二級共九級,喻意”九重天” 。1989年完重建。

(南昌滕王閣. 照片取自網,版權歸屬原作者)

鸛雀樓: 樓高73.9米,建築麵積33,206平方米,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仿唐代風格,四簷,外顯三層,內部六層,1997年重建。

(永濟鸛雀樓)

四座名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傍水而生。嶽陽樓東眺洞庭湖,黃鶴樓腑覽長江與漢水,滕王閣臨岸贛江和撫河,鸛雀樓極目黃河。

有別於其他三座名樓,滕王閣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座文化的殿堂。文以閣名,閣以文傳。文化的力量讓滕王閣得以在天災戰亂中屢毀屢建。曆史上滕王閣已被重建28次。每次重建都注入了那個時期的文化內涵。

據悉,1989年複建的滕王閣是按建築大師梁思成1942年繪製的仿宋式《滕王閣重建計劃草圖》重新設計而成。關於草圖,1989年滕王閣複建總建築設計師陳星文曾著文提供了如下細節:

1926年,滕王閣被北洋軍閥鄧如琢一把火燒了後,當時的江西省政府一直想重建滕王閣。剛巧,1942年梁思成和助手莫宗江考察南方古建築路過江西,時任省建設廳廳長的楊綽庵力邀梁思成設計滕王閣。

當時,南昌天籟閣的藏品店藏著一幅宋代的宮廷畫《滕王閣圖》,梁思成依據這幅宮廷繪畫以及宋代李明仲的《營造法式》一書開始了重建滕王閣的圖紙繪製。經過70多天的工作,他們終於完成了八幅《滕王閣複原意向草圖》,其中包括平、立、剖麵及渲染圖。



(梁思成設計的滕王閣手稿. 照片取自網,版權歸屬原作者)

梁思成當時設計的滕王閣僅有兩層,25米高,最大兩根柱子之間的距離不超過5米。由於資料有限,梁思成繪製的草圖隻有樓閣主體部分,並且標注的是古代木結構的尺寸。

從大師的八幅意向草圖出發再行設計,完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滕王閣,又經曆了一個困難的過程。

宋代之前的滕王閣是建在一座小山包上,後來江水將山包衝垮,滕王閣也隨之倒塌。宋朝以後,滕王閣便建在了城牆上。據此,現代設計者為滕王閣設計了一座高12米的二級基台。

從現存的資料看,李元嬰始建的原閣信息已蕩然無存。宋代的滕王閣具有唐代的影子,又是曆代中規格最高的,最適合做原型。以梁思成的宋式草圖為基礎,融入其他朝代滕王閣的個性元素便是設計的主導思想。

(唐代滕王閣. 照片取自網,版權歸屬原作者)

(宋代滕王閣. 照片取自網,版權歸屬原作者)

新設計中取用許多明代樓的元素。明代時的滕王閣大門前移,高低錯落的建築以廊廡相連接,主樓外有二座輔亭。這些都在新建滕王閣的設計表現了出來。不無巧合,江西的文化在宋、明二朝最是鼎盛。新建滕王閣集宋、明特色的華美英姿向人們寓意了那個時代江西的輝煌。


(明代滕王閣. 照片取自網,版權歸屬原作者)

如今的滕王閣雖然沒了建築上的古痕舊跡,但它的價值已超越了樓閣自身。僅三小時滕王閣的遊覽,我看到了一段跨越千年的中國文化篇章。它舉證了江西的人傑地靈。

後續幾篇,我將分別詳細談談與滕王閣相關的曆史傳奇、千古名篇、彥才名家和官場舊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