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舉世聞名。它修築於公元前256年中國戰國時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維護最完整的灌溉工程之一。它那至今仍在發揮效用的控水功能,稍帶神化色彩的曆史故事,每天都吸引了大量的遊人。此外,都江堰還具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它依山傍水,有橋有閣,大有江南風景的元素,加上附近還有一條古街-西街,更增加了其娛樂和觀賞性。而蘊藏其中的古秦人治天下的法術-用人之道,和設計上的種種巧思,更能令人欽佩。
都江堰景區有七個大門。離堆公園 (1號門,又稱: 南門、正門)、西街南口(2號門)、玉壘山(3號門)、李冰紀念館(4號門)、二王廟(5號門)、秦堰樓 (6號門)、北大門(7號門)。
遊玩都江堰有多條路徑可選。常規路徑為南門出入環形線(費時,要登山): 南門→離堆公園→寶瓶口→飛沙堰→魚嘴→秦堰樓→李冰紀念館→南門。
懶人路線為秦堰樓門進+南門出(省時,一路下山): 秦堰樓→魚嘴→飛沙堰→寶瓶口→離堆公園→南門。
在飛沙堰與魚嘴之間有一段較長的路段,有環保車代步,單程10元,雙程15元。
成都景區直通車和旅遊團都停靠南門。從南門到秦堰樓門沒有公共交通,隻能打車前往。我們此行沒有參團,乘坐的是成都景區直通車。但全車人每人出40元集體請了一位導遊。這個費用包括了由飛沙堰去魚嘴的環保車費用10元。而導遊帶我們走的路線折衷了上述兩條途徑。我們基本上尊循了常規路線,隻不過在參觀了秦堰樓後,出二王廟(5號門)抄小路拐去了西街的北端入口。然後沿西街一路南行下山,出西街門 (2號口) 回到景區南門。
去都江堰,無論你選擇哪條線路,都不要錯過三個重要的景點: 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它們呈東北向西南走向,地勢由高到低,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三個核心組成部分。
都江堰建於四川省灌縣城西一公裏的岷江幹流上,用來調控岷江進入成都的水流量。岷江發源於四川省鬆潘縣境內的岷山西麓,全長1,279千米,地勢西高東低,經灌縣出山進入四川盆地。然後一路南下經樂山,從宜賓處匯入長江。我們去九寨溝時,曾路經岷江發源地,見過”岷江源”石牌。
(岷江源”石牌)
岷江處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對成都威脅巨大。它自然落差約3,500餘米,沿山道而下流速急湍,水中攜有大量山石和沉沙。修築都江堰之前,每到夏秋兩季水漲之時,岷江直瀉成都平原,造成了水患加石沙破壞。其它時候,成都平原水源匱乏,又常有旱情。
都江堰與史上其它引水工程有別之處是,它的係統化功能性,和運行中的自動調節功能,簡直可以算得上一個完備的係統化工程。
更難得的是,都江堰在設計上充分利用了自然地理條件,因地製宜的隻作少量改造,實現由江水水勢變化來自動引流排石沙功能。
首先,都江堰選址在灌縣岷江出山口處,意在扼製這個扇形成都平原的最高點,用小區域開關式調節,讓大土地得以分流排石沙。功能上,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處又各自有獨立分流和排石沙作用,實現了三重保護。細觀三處設計,處處都融入了巧思。
第一部分: 在上遊方修”魚嘴”。此處在玉壘山崖壁上開鑿出石水門,劈岷江為內外兩江。外江為岷江主流,水深、坡大、水急而成為分流排石沙主道。內江為支流,水淺、坡小、水緩而少量分流分沙。設堰後,僅內江水被引入成都平原作農田灌溉之用。
(魚嘴)
魚嘴處具有強大的內外江水量自動調節功能。外江排水量隨水漲之勢正向增減,保證內江水量少受季節影響。而實現這一功能的關鍵機關是位於魚嘴上遊不遠處的河心灘。《華陽國誌·蜀誌》記載其為 “壅江作堋”。堋是用竹籠卵石砌成長堤。“壅”指阻水。“壅江作堋”是指通過在河心灘上加築阻水矮堤,變”河心灘”為”分水堰”。
分水堰構造簡單平實,功效卻意想不到的神奇。岷江水流量少時,分水堰幹涸而阻水,水流在此地迂回後由地勢引導主要流入內江水道,從而實現了枯水季節內江分流量大於外江的分配,保證農田用水。岷江水流量大時,分水堰被水淹沒而喪失阻水迂回作用,這時江水分配由魚嘴來主導,使得大部分江水流走外江,保證內江水量控製。
第二部分: 在中部地帶修築”飛沙堰”溢洪道,利用水勢漲落再度調節內江水流量。”飛沙堰”建於魚嘴分水堤的尾部的內江一側,與虎頭岩相對。同樣是用竹籠裝石在虎頭岩處壘砌成低堰,達到內江水流在虎頭岩進行第二次分流作用。枯水季水勢低,江水不超過虎頭岩河堰,內江水流全部流通內江。漲水季水勢高,內江水位超過虎頭岩河堰。超高之水在虎頭岩流溢出江堰,轉流向外江。這個位於中端的”飛沙堰”,是對上端魚嘴”分水堰”分流功能的補充和強化。
(飛沙堰)
第三部分: 在下端鑿”離堆”形成寶瓶口。《史記·河渠書》稱,“蜀守冰,鑿離堆,辟沫水之害”。離堆指分隔開來的山體。這種孤山在四川地區比較多見。修造者利用地形,將玉壘山鑿開一個深又狹窄的缺口,以作為內江灌區的總進水口。開口約寬20米,高30米,長100米,因形如瓶口而得名”寶瓶口”。寶瓶口不僅控製進入成都平原河道的流量,也因位於彎道凹點處,隻引進內江表層清水,兼備有過濾石沙功能。
(寶瓶口)
上述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部分協同工作,實現了清除石沙,引水沃田的功能。它在建造上巧妙地利用地形水勢,通過開辟分水道和增加堤堰,來分洪排石沙。達到了改造工程小,實用功效大,運行人工幹預少的優化效果。
2000多年來,都江堰也經曆過被洪水破壞而重建的過程,但卻始終被世人維護不棄。至今仍發揮強大的治水作用。都江堰的綽而不凡,顯示了中華先賢-古代水利專家李冰的超凡智慧。
相傳,都江堰的修建設計者為戰國時期秦國蜀郡郡守李冰及其兒子。修建年代為李冰蜀太守任期內的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之間。蜀人為了紀念李冰父子和秦人製下對都江堰的貢獻,在都江堰修建有二王廟,秦堰樓等建築。
網上資料揭示,李冰是戰國時期的水利建設專家。他的治水業績不止於都江堰。他還在今宜賓、崇慶縣西河、邛崍南河、石亭江、綿遠河等多處進行過灌溉、航運,以及修索橋,開鹽井等工程。
李冰的治水功勞造福了川蜀大地。李冰也因此被四川人尊為”川主”。其身世也被神化。民間不乏有李冰之子是二郎神的傳說。但李冰之子卻鮮見於史料記錄。
現代社會公認,李冰並無兒子。李冰與子修堰的傳說顯然有虛構成份。都江堰景區的導遊對此解釋有幾種。一種說法為,李冰有二個女兒,二個女婿合起一個兒子。另一種說,古稱百姓為”子民”。這裏的”兒子”便指老百姓。
“秦人治秦先治水”。史上秦人治水成果顯著。縱觀古今,中國史上大型水利工程並不少見,僅戰國時期就有漳水渠、都江堰和鄭國渠三座。而都江堰先於鄭國渠,兩者又都地處秦人轄區。都江堰正是秦人征服蜀地後將其改造成後方糧倉的成果。它向世人展示了秦人能蕩平六國,一統天下的關鍵能力-善於用人。
據業界確認,李冰為戰國時期韓國人,即現山西運城解州人。我於2019年遊過解州,因為解州也是武聖關公的家鄉。在解州鎮郊斜村現存有一座李冰家廟。那麽李冰是如何去了秦地為秦人所用?網上找不相關資料。
其實曆史本身已給出了答案。史上秦人善長攬天下之才為已用的例子屢見不鮮。秦國傳統上就有”客卿”製。到秦孝公時還有《求賢令》。其結果,商鞅變法的商鞅是衛國人,巧舌縱橫家張儀是魏國人,集文史政名望於一身的李斯是楚國人。在這種背景下,韓人李冰為泰所用自然不足為奇。
李冰的餘生似乎都與修水利這件事有關。晚年的李冰最後累死在什邡洛水的石亭江治水工地上。他的陵墓位於什邡洛水鎮的章山之巔。此地離都江堰僅60公裏之遙,使李冰與他的傑作,都江堰永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