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19)
2018 (161)
2020 (56)
2025 (1)
2月19日看完磨山梅園的次日。我們離開武漢飛廈門,參加四日旅遊團。然後乘高鐵去香港。香港是我們今年返國的最後一站。
第一次去香港,為了便利,我們選擇住香港中環的酒店,離蘭桂坊咫尺之遙。
從地圖上看,從酒店去中環碼頭和摩天輪步行隻需十分鍾。酒店前台帥哥擔心我們穿行樓間道路會迷路,建議走中區人行天橋。此後在香港五日裏,這天橋成為了我們的常行之道。
到達香港次日,我們乘天星小輪去尖沙咀玩,便體會到了中區人行天橋的便利和設計巧思。
從我們酒店上天橋的入口在閣麟街 (Cochrane Street)上。我們隻步行了約五分鍾便看到天橋出入口的標牌。
(圖片:閣麟街 (Cochrane Street) 天橋入口)
沿扶手電梯上二樓,經過一家超市入口,便進入了天橋。
香港的天橋與大陸的天橋完全不同。大陸天橋隻跨越某個馬路,你隻可從路口的一端到達另一端。香港天橋則是跨越整個主要街區,你可從其中一幢樓到達另一幢樓。
我們隻經過了全長數公裏天橋中的一小段便直抵中環碼頭。走道有頂有窗,寬度與大陸地鐵走廊大約相同。我們邊走邊看。從窗子看下方的街景和兩旁的大樓,也沿著天橋看來裏麵熙攘的人群和各個支道的標牌。
不時有人從某個樓道口加入我們,又有人在另一樓道口離我們而去。左行在這裏同樣適用,不然你將與人撞個滿懷。這簡直就是空中街道,不是一條,是一區。
我稱香港的天橋為空中街道是另有原因的。
(圖片:中區人行天橋)
某日上午,我和先生經天橋去某地。天色尚早,天橋上幾乎沒有行人。我邊走邊享受著之前無暇關注的東西。走道沿途有些嵌入的廣告牆。走道頂端掛著火紅的燈籠陣。這提醒我,正月十五還沒過。
突然,前方地上出現了五、六個女子和許多紙板空箱。一些紙箱板在地麵拚在一起。另一些則樹起在周圍。那幾個貌似東南亞的女士正在忙著拆散箱板陣。原來天橋上也有夜宿的人,隻不過這裏不再是露宿,因為天橋可以遮風檔雨。
在天橋走過幾次後我體會到,用天橋雖步行長度比從街麵穿行距離稍長,但安全快捷,比地麵街道好用。
聽說香港和九龍很多區域都有類似的天橋。這次我沒去,也許下次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