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19)
2018 (161)
2020 (56)
曾在武漢生活了35年的我,從未去過磨山看梅花。這次,我如願以償。
在武昌的日程安排得很緊,除了去武大,我們要去看望年邁的四嬸,要與先生的同學見麵,想去光穀看看,還計劃去湖北博物館參觀。因此,梅園被安排在日程的最後一天。
表妹說,我們武漢科技大學的梅花也很好。我仍不棄執念。出國前我就聽說了磨山梅園的名氣。有名一定有她的道理。
在武漢這些日子裏,感受最大的就是人多得裝不下。去看梅花,如果也像去武大時那麽擁擠,我擔心人比花多,沒法看。好在2月19日是周一,梅園迎來了她繁忙後的偷閑日,園內遊人極少,清清爽爽的全是風景。
入門後沿曲幽徑右行,一片粉色點輟在綠茵上。色彩在微風下有起有伏,似荷塘秋波,如錦緞織畫,讓我不禁想去拂摸。
不遠處,一座小亭靜立,把陣陣寒香收藏到雕梁花簷之間,細細品味著。
亭後一叢小山,用太湖石疊出了些許西子的味道。
頃刻,前方又一片清豔向我招手。這片梅林沿小徑流向遠方。與她同行的是一灣小溪和不舍移步的我。顯然這處的梅與亭邊的那些不一樣。細看,竟是一花雙色,辨粉蕊紅。我眼中不由浮現起二八少女的臉龐,紅的可是梅姑娘的絳唇?
走著看著,一會兒身邊的小溪彎向左邊,不見了。我急忙快步追上。轉過彎,我又尋到了綠波的身影。它靜靜地穿過前方一架小橋。那小橋造型別致。橋後,雲天水地,各霸一方。
此情此景,讓我有些癡迷。如果這小溪兩岸是少女花裙的芳領,那小橋多像一條項練啊!
在陽光下,我驚訝的發現,如玫瑰那般,梅竟也有單複辨之分。複辨梅更顯豐盈溫潤,更多彩多姿。
仔細觀察,梅樹的造型也是千變萬化,這方如流水潺柔,那處似勁鬆剛直,在泄爆的繁花奔放旁,有錯節的俏枝古樸。變在蕊和枝間流轉。美在色與形中蘊藏。
園子似乎是建在一片起伏漸變的丘原上。走到高處時,你若回望來路,那些走過的風景,又在不同的視角變了模樣。美是多維度的。
來到梅園深處我才悟出,這園子原來呈三角形。依東湖和菱角湖二水的碧波,借磨山的起伏的地勢,梅園的美不僅在花裏枝頭,更在山水之間。
看完整個梅園,我感到全園二十多個景區,不僅每景有主題新意,整體布局上也疏密有度。我猜園子設計師一定懂中國畫。”留白”才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我早年的二首小詩容我在這”留白”處填補了一點想像。
(一)
獨具風流俏上枝,引推春色莫言辭。
欲開寒蕊天同好,默守空嵐雪共癡。
阡陌漸升來暖意,腑懷漫浸有悠思。
和弦山水彈芳曲,蘆白窗前韻味滋。
(二)
芳影皚涯隻此身,冰心每處見精神。
寒湖觀止行無意,凋葉飄遊夢有春。
揭起一簾歸燕畫,開來二月轉年輪。
燃紅點點枝頭火,送盡紛紛落雪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