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曰集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個人資料
斯人曰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20.07《華夏文明尋蹤背包行》(10) 雲岡,讀懂石像背後的故事

(2020-07-24 09:24:51) 下一個

神似安然形淡泊,千年底事夢南軻。

耽懷洛邑中原誌,挾勢平城大漠戈。

粥僧枯榮同感慨,帝家冷暖共消磨。

鮮卑何奈終無繼,餘有蒼涼灑佛坡。

 

 

 

山西大同是中國華北地區現代經濟重鎮,曾以煤都著稱。然而,千年前被稱為平城的古代大同卻還曾是一個曆史豐富的政治都市,即中國北魏王朝的國都。北魏,這個由北方鮮卑遊牧民族入主中原後所建立的王朝,和整個鮮卑民族一起都早巳成為中國曆史的背影。然而,一座千年不朽的石像博物館-雲岡石窟,至今仍讓後人對這個統治中國北方近二百年鮮卑帝國的遺韻回味無窮,更是觸動我2019年5月華夏文明探訪的內心。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西郊的武周山北崖。其開鑿始於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和平初年(公元460年),止於孝明帝(拓跋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目前開放給公眾的石窟約有45個,含窟龕252個及造像51000餘尊。它們最大高17米,最小僅幾厘米。造像形態各異生動傳神,是中國第一個規模巨大的石窟群。石窟依開發順序分為中,東,和西部三個區。每個窟區內的石窟都有明顯共性。

 

中部五窟(16-20窟):權欲弄潮  佛門風暴

 

雲岡石窟中部的第16至20窟,是雲岡首批開鑿的石窟,為朝廷製作。公元460至471年北魏文成帝任命朝廷主管佛教事務的高僧曇曜,動用了數千名囚徒俘虜和大量涼州工匠,完成了這些代表北魏五個帝王的巨大造像。從此揭開了雲岡石窟開鑿的序幕。這五窟亦稱曇曜五窟。

 

曇曜五窟,多為前後兩室結構,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頂布滿浮雕,內部空間為馬蹄形平麵和穹隆頂。主造像為三世佛(過去、現在、未來) 形象,分別借以代表了北魏的五個帝王。這五尊造像融合了印度佛像和鮮卑人的形象特征,被後人稱為“胡貌梵像”。石像通過拉開眉眼間距,上翹嘴角,和增加頭部尺寸等微觀調整,樹立了魁偉和睿智的帝王視覺形象。專家認為,這種改變開創了中國佛像造型特征的先例,成為了中國石窟造像的標尺。

 

那麽,北魏王朝第六任帝王-文成帝拓跋濬為何要注入國力和巨資經年不息地開鑿雲岡石窟呢? 第16-20號石窟揭示了其中的奧秘。

 

第二十窟,把時間拉回到北部鮮卑部落進入中國北方之初。這尊雲岡最具代表性的露天大佛,正是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的化身。借助主像釋迦牟尼13.75米身高,和雙肩齊挺的宏大氣勢,佛像表現了這位開國皇帝率領北部鮮卑部落以多年抗擊匈奴的金戈鐵馬,跨過長城入主中國北方大地的意誌,以及統領全中國的欲望。道武帝拓跋珪曾設計借助佛教來收買中原民心。這與當時中國北方的佛教領袖-法果,試圖振興佛門的欲望一拍即合。道武帝立佛教為國教。法果也以“當今皇帝是如來轉世”的說辭,讓佛門膜拜北魏皇帝。從此,官建寺廟徒增,平城迅速成為中國北方佛都。

 

第十九窟,讓人們從佛都的欣盛回到現實。此窟象征著北魏的第二任皇帝明元帝拓跋嗣。早年,靠朝廷資助的佛門持續興盛,致使僧民大增,兵力和勞力嚴重匱乏。這些使明元帝拓跋嗣處於一個極其為難的境地。仔細看去,大佛神情淡漠,凝視前方的目光透出了幾絲不安。北魏何去何從,實在令他堪憂。此窟以主佛16.8 米的高度,占據了雲岡第二大佛的地位。內行人說,此窟在主窟外東西兩側,各開分窟安置三世佛的窟洞布局,是石窟形製的創舉。

 

第十八窟,主佛代表著北魏第三任皇帝太武帝拓跋燾。拓跋燾的接任,帶來了北魏形勢的轉折。在僧民持續發展而朝廷財力和勞力大為不濟的形勢下,佛教的地位巳威協到北魏的皇權。北魏朝廷已感到事態嚴重。這時,長安寺廟一樁腐敗案件的暴光促成了北魏政權與佛門的決裂。公元438年拓跋燾首先勒令五十歲以下僧人還俗從軍。繼而欽定佛教為邪教,開始大肆焚廟毀經。這便是曆史聞名的“三武滅佛“災難的第一宗。此後,隨著北方佛教勢力衰落北魏政權也麵臨著危機。不久拓跋燾在悔恨中暴病身亡。為展現“滅佛”事件和太武帝拓跋燾的悔意,窟中主佛披著一件不多見的千佛袈裟。其左手撫胸右手下垂姿勢,據說是懺悔的表征。

 

此窟佛像的獨特造型,明晰地反映了當年石窟建造者-少年君主文成帝拓跋的政見。作為太武帝拓跋燾之孫,拓跋希望以雲岡石窟的開鑿來告示天下,其願以恢複佛教重振北魏江山的決心。這便是雲岡石窟產生的由來。

 

在接下來第十七窟中, 拓跋睿以三世佛中的交腳大佛形象,來紀念自己的父親,一個未登皇位就死於宮廷內亂的太子拓跋晃。在佛教中,菩薩交腳而坐代表智者成佛前的形象。據史料記載,拓跋晃聰慧仁慈。在父親拓跋燾滅佛過程中,曾暗中手下留情。這尊主佛頭戴寶冠,衣著頗具異域情調。特別是胸前糸有一條酷似西式領帶的服飾。據說,早年新中國國家領導人向外賓展示這尊大佛時,曾打趣道,中國的領帶可能比西方領帶出現得更早。

 

中部五窟的最後一窟是第十六窟。這是當時的皇帝拓跋濬為自己而造。這尊高13.5米的釋迦立像,與前四尊帝王石像風格相異。其瘦骨清相和剛健豪放的形象,是遊牧民族的粗獷,與漢民族的細膩的完美結合。有趣的是,佛像的身上嵌有一些紅色石核,以標識皇帝身上的黑痣。正是這位少年君王大張重振佛教,以求減輕滅佛事件的影響。這一改變使外逃的僧人們陸續返回了平城。才有了高僧曇矅與少年君主拓跋濬的相遇。也才誕生了雲岡石窟這人類藝術的大手筆。

 

在以上五尊像征北魏最早五位帝王的大佛背後,還有一個沒有被納入雲岡石窟的北魏第五任皇帝-敬壽帝拓跋餘。他便是在宮廷權利之爭中被人推上皇位,取代了當時的太子拓跋晃。短命皇帝拓跋餘在位僅232天便亡於爭權者的刀下。小說《錦繡未央》便講的那段時期的故事。據說,角色拓拔真便是以拓跋餘為原型塑造的角色。許多人認為,雲岡石窟相當於北魏王朝的祖廟,每尊佛像相當於祖先的牌位。拓跋餘顯然是沒有資格占得一席之地。


 

東部石窟(1-13窟):中原擴展,借佛重振

 

雲岡東部石窟製作於公元471年至494年間,是雲岡石窟的中期作品,仍為朝廷製作。這期間,雲岡石窟迎來了其雕鑿的鼎盛階段。第七任皇帝孝文帝拓跋宏動用了全國的能工巧匠,出資開發了石窟東區第1至2窟,以及第5至第13窟,包括未完工的第3窟。對比先前中部曇矅五佛釆用三世佛的古樸表現風格,東部石窟多以裝飾性極強的中心塔柱為主,故又稱塔洞窟。石窟多以二窟為一組,內部多呈方形或長方形,小小雕像遍布窟內全部空間。連窟頂也有類似於廟寺的平棊藻井裝修。雕像內容充滿佛的故事。同時,北魏奢華的宮廷生活在這此可見一斑。

 

這部分的主像位於中心塔柱四壁。不僅佛像尺寸變小,還出現許多一龕兩佛的設計。據說這是當北魏政權執政結構的反映。二佛代表主持這期工程的孝文帝拓跋宏自己和其祖母馮太後。據史料記載,馮太後是北魏第四任皇帝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後,也是傑出的女性政治家和改革家。文成帝公元465年駕崩後,馮太後臨朝聽政二十五年之久,先後輔政獻文帝拓跋弘和孝文帝拓跋宏,尤其是對少年皇帝拓跋宏的漢化和政治取向有極大的影響。屆時,孝文帝拓跋宏雄心勃勃地希望佛祖能保佑他將北魏疆土,從黃河以北向內地拓展。

 

第一窟 [石鼓洞] 和第二窟 [寒泉洞] 為一組中心塔廊雙窟,第一窟主像為交腳彌勒菩薩。四壁佛像大多風化剝蝕。第二窟中心塔柱分層雕有釋迦、多寶,和三世佛;後壁主像是釋迦佛。據考證,此二窟在遼代以前為護國寺舊址。第一窟外壁明窗東側題刻清代舉人朱廷翰《遊雲岡石佛寺詩》,字跡巳模糊難辨。

 

第三窟和第四窟為一組塔廟結構石窟,可惜在北魏建造期間均未完工。其中,第三窟是雲岡中占地麵積最大的石窟。窟內空間開闊,未完工和殘存的窟室和雕像隨處可見。依照現在窟外尚存的十二個梁孔,可推斷原建的木質結構大閣設計得非常雄偉。後來,第四窟於494到524年間才完成。

 

第五和六雙窟是孝文帝為自己和祖母馮太後文明太皇太後分別所建。第五窟中象征孝文帝的釋迦牟尼坐像是雲岡第一大佛像。17米高的大膝上可容納120人。佛像身著漢裝,顯示了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孝文帝徹底拋棄鮮卑族傳統,實行漢化的意願。第六窟則以佛母塔為主體,裝飾上體現了北魏宮庭富麗堂皇的風格,有雲岡“第一偉窟”的美名。

 

第七和第八雙窟一組,平麵均為長方形,窟內布局上下分層,左右分段。這一組石窟很具異域風情。第七窟的主要看點是南壁長方形帷幕龕中,被譽為[雲岡六美人]的六位身姿卓約供養人半跪相對造像。據稱是西域造像融入東方元素的上乘之作。第八窟滿壁都是體態各異的飛天和鳩摩羅天像。

 

第九至十三窟五個窟稱為“五華洞”。其雖建於北魏間,但後來經晚清匠人加施了泥彩繪而顯得極其絢麗。“五華洞”分為兩組,第九和十窟一組雙窟仍釆用前後室結構,室中卻與眾不同的取用了漢式廡殿楹柱來支撐殿堂,其四壁布龕雕刻的佛教《華法經》內容,據說是為彰顯文明太後與孝文帝共治天下的偉業。第十一至十三窟一組又回歸了中心塔柱結構。這組石窟的特點是,除了如常的佛經故事造像外,含有大量的造像文字題記。其書體端樸高古,是平城魏碑書法的精品。

 

雲岡東部大多石窟都完工於公元494年。同年,孝文帝拓跋宏在推行了北魏全麵漢化後,把都城由平城遷到洛陽,實現對中原地區統治的推進。至此,由朝廷出資的雲岡石窟開鑿也宣告結束,轉而開啟了洛陽龍門石窟的紀元。

 

西部石窟(21-45窟):

 

雲岡西部窟群包括雲岡石窟西部第21至45窟,以及一些未編號的小窟小龕。這部分石窟的開鑿時間是從公元494至524年。他們是北魏王朝遷都至洛陽, 由留守平城的北魏貴族和官吏開鑿。這期石窟具有不成組的特點,且以中小窟為規模。石窟造像突出瘦骨清相,衣紋重疊,神態文雅的漢化風格,與同期開發的洛陽“龍門期”雕刻十分接近。不能不說這期間的石像也反映了北魏王朝推崇卑鮮族全麵漢化的曆史變革。

 

由於是民間製作,西部石窖多順應山勢來開發。無論是石窟大小還是窟前埸地,都無法與中、東部的石窟相比。因此,如果是跟旅遊團前往,這部分石窟多半不會被導遊。然而,他們仍包含不少看點。其中第38窟北壁“幢倒樂神”浮雕,據說是研究北魏雜伎的形象資料。第39窟的中心五層塔柱結構是研究早期造塔的重要資料。第40窟整體布局的裝飾藝術,也是石窟藝術研究的保貴資源。

 

雲岡石窟從公元460年到494年,曆經了44年的朝廷開鑿,紀錄了北魏王朝早期曆史的足跡,特別是卑鮮族從遊牧部落民族變成統治中國北方領土的北魏王朝的轉化。其中由孝文帝拓跋宏於公元490年開始推行的“全麵漢化”,是造成卑鮮族最終消失殆盡的主要原因。一個繼北方凶奴之後的強悍少數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最終於公元534年覆滅。

 

 

閱讀本糸列的其他文章:

 

《華夏文明尋蹤背包行》(1) 還願之旅

http://bbs.wenxuecity.com/poetry/831096.html?backPage=0&backSubid=poetry

 

《華夏文明尋蹤背包行》(2) 濟南-走近李清照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804/201906/52.html


 

《華夏文明尋蹤背包行》(3) 大明湖-古韻品到今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804/201906/1625.html


 

《華夏文明尋蹤背包行》(4) 曲水亭街話“流觴”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804/201907/16534.html


 

《華夏文明尋蹤背包行》(5) 泰山-何止風月無邊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804/201907/25224.html


 

《華夏文明尋蹤背包行》(6) 曲阜-看儒學力度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804/201908/10457.html


 

《華夏文明尋蹤背包行》(7) 蓬萊-幾多仙幻在其中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804/201908/29051.html


 

《華夏文明尋蹤背包行》(8) 解州-看關公走上神壇的傳奇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804/201909/17859.html

 

《華夏文明尋蹤背包行》(9) 《蒲州-多少煙雨鸛雀樓》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804/201910/7758.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