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要登泰山了。這個在中華大地千山百川中被視為五嶽之首的大山已是可望可及。與很多人不一樣,我去泰山不隻為山青水秀的風景,更為觸摸到這個山老大的曆史脈博。慶幸的是,在登山的頭日晚上,旅遊團贈送的《中華泰山.封禪大典》使人對泰山的文化背景有了一個立體化的感知。
五嶽的說法始見於戰國後期。一般認為,五嶽的思想是自夏代、商代以來的四方神和的道教的五行觀念而形成的山嶽崇拜的產物,相傳開天的盤古氏逝後身體變成五嶽,而頭則化成泰山。另外,東方是太陽出升的地方,古人認為東方是生命之源,是希望和吉祥的象征。這些都奠定了東嶽獨尊的基礎。我們常用泰山來象征中華民族,真是不無道理。
臨近泰山,首先讓人感到的是他揮宏的氣勢:拔地而起的板狀山崖,如巨人偉岸的胸肩,渾厚而堅韌;重巒疊嶂的山脈,如蓄勢待發的盤龍,強大而溫良。泰山矗立於華北平原之東,麵對煙波浩淼的大海,背靠古老滄桑的黃河,與環境地勢之差對比強烈,放眼望去蔚為壯觀。
拾階而上,撲麵而來的是令人震憾的中華文化“大”觀:摩崖刻石。泰山刻石遍布在登山沿線,遠觀近讀,隨處可見。刻石大到數丈巨石,小到盈尺小碣,多是出自帝王及名家手筆的詩詞、佛經、和銘文,形式多樣,文釆飛揚。最難得的是,摩崖刻石把曆史資訊與書法藝術融為一體,從形式和內容上擴展了其存在的價值,堪稱是中華文史和書法藝術的雙重寶庫。
據說,春秋戰國及以前的泰山石刻都已經被毀滅,現存的1800多處石刻是秦代及以後年代的產物。看泰山名勝摩崖,有二個地方不能錯過。首先是[大觀峰]。這裏有被稱為“泰山三瑰寶“之一的唐玄宗禦書《紀泰山銘》。相鄰的有清代康熙帝題“雲峰”兩大字和乾隆詩刻《夜宿岱頂作》。附近還有宋真宗的《禦製功德銘》刻石殘跡。大觀峰臨近[玉皇頂]。隻要是登[玉皇頂],都能順路看到。
另一處是[經石峪],有另一“泰山三瑰寶“的《經石峪金剛經》鉻文。神奇的是,2000餘字經文鉻於溪流中的一片3000平方米大石坪上。石坪曾藏於水下約千年,後泉水改道顯露出來才被人知曉,被尊“大字鼻祖”和“榜書之宗”。刻石製作年代和出處尚無考證。[經石峪]在[岱廟]至[玉皇頂]的豋山(主軸)線上,靠近[岱廟]。我們旅遊團雖去[岱廟]卻不從紅門路線上山。所以無法領略《經石峪金剛經》鉻文的風采,真心遺憾!
泰山刻石文化與泰山帝王封禪曆史息息相關。封禪是中國古老最高等級的祭天拜地禮儀。“封”是在泰山極頂聚土築圓壇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於天;“禪”是在山下小山丘積土築方台壇祭地神。隻有功高顯德的帝王被天神賜予吉祥的“符瑞”才有資格封禪。有文總結說,封禪的皇帝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受命於天,盛世太平,庫銀豐厚。曆代帝王都熱衷於泰山封禪,借以將自己的偉跡召告天下。
據稱,泰山封禪可追溯到夏商周乃至三皇五帝時期,但真正有明確記載的是從秦始皇開始。之後,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趙恒均進行過泰山封禪。皇帝封禪都會在泰山上刻石銘文,留下千古豐碑。但留名千古是需要民心的。在泰山皇帝封禪的諸多皇帝中,泰始皇和宋真宗的刻石銘碑都屢遭劫難。或許與這兩個皇帝的口碑有關。
泰始皇統一六國和首創中央集權製國家機器的功績斐然,但其“苛政虐民”的一麵使其以暴君聞名。泰始皇記功刻石《李斯碑》是秦始皇封禪的唯一保存實物和泰山現存最早的刻石。被譽為“天下名碑之最”,而碑刻上的李斯小篆,一直被曆代學者視為書法珍寶。《李斯碑》原立岱頂,明代時移入碧霞寺保存。清代時在碧霞寺大火中失蹤。複得後立於東嶽廟中,後被盜,再次複得已是碑殘字毀。現在立於[嶽廟]保護合內,隻有寥寥數字可辨。
至於宋真宗趙恒,他應該根本就沒有資格泰山封禪。一個堂堂的大宋王朝用屈膝的“澶淵之盟”向契丹小國賠款“議和”來換取和平,氣節喪盡。因此才有了之後宋代曆代皇帝屢次畏戰“議和”,遭受“靖康之變”等大辱。似乎是老天的報應,宋真宗泰山封禪留下的《禦製功德銘》刻石,在明、清兩代被人部分鏟平重刻上其他與泰山有關的內容。終以殘章的滄桑麵目立於輝煌的“唐摩崖”和“清摩崖”之側。
宋真宋之後皇帝泰山封禪終止,這應該是宋真宗封禪的負麵影響所致。享譽“康乾盛世”的乾隆皇帝一生十一次去泰山、六次登頂泰山,卻沒有泰山封禪。不過乾隆爺所作的一百多首詠頌泰山的詩詞,匯與其他文人騷客為泰山留下的傳世之作,如孔子的《丘陵歌》,曹植的《飛龍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嶽》,姚鼐的散文《登泰山記》等卻都為泰山曆史增添了濃厚色彩。
拜岱廟登泰山,踏著曆史的腳步登臨,讓人與曆史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岱廟內,漢武帝的[連理柏],古樸蒼勁;宋真宗的[神啟蹕回鑾圖],場麵奢華。泰山上,秦始皇敕封的[五大夫鬆],虯枝挺秀;“拔地五千丈”的[十八盤],雲梯倒掛;”登泰山小天下”的[玉皇頂],風景獨到。
泰山的景致難以用語言來描述。隻有站在一石千丈的巨人麵前才能真實體驗那種感受。這正應了民間關於泰山“蟲二”刻石字謎的傳說。謎底“風月無邊”的簡約把泰山的繁複留給我們去解析。而泰山登臨的內涵卻遠遠超過了他的地理風景和文化價值。脫離泰山,你恐怕無從認識一個完整的中國發展史。
照片取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
閱讀本糸列的其他文章:
《華夏文明尋蹤背包行》(1) 還願之旅
http://bbs.wenxuecity.com/poetry/831096.html?backPage=0&backSubid=poetry
《華夏文明尋蹤背包行》(2) 濟南-走近李清照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804/201906/52.html
《華夏文明尋蹤背包行》(3) 大明湖-古韻品到今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804/201906/1625.html
《華夏文明尋蹤背包行》(4) 曲水亭街話“流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