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19)
2018 (161)
2020 (56)
2025 (1)
各位書友早上好,今日早晨我們將繼續共讀亞瑟·叔本華的《孤獨讀書術》。根據我們所拆的主題點,建議本次閱讀第31-43頁。
每隔30年,都會產生新的一代,他們一無所知,卻想一口吞下人類幾千年來累積的知識,然後自以為知道得比過去所有的加起來還要多。
可是,事實真相是,這一代將帶著他們自己的信念一起消逝了。
叔本華把“文學”二字看得很重,但卻理解得很簡單。
他把文學定義為“利用詞句使想象力活動的技術”。作者通過筆觸把思想表達出來,再加上讀者的想象力,就會帶來別樣的感受。
因此,文學有著不可分割的兩部分,一部分是經過精致筆觸細密加工的作品,另一部分是讀者。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個性、不同知識含量、甚至不同情緒的讀者,在閱讀時,就會產生差異化的感受。
這正是文學美妙的地方。
相反,我們看一幅畫、一尊雕像或是一棟建築,通常不會產生這麽豐富各異的感受效果。因為畫也好、雕像也好、建築物也好,都是通過一個形象給世人傳遞創作者想要表達的理念。
即便是外行人在欣賞這些作品時,也無需花費太多的時間和力氣,瞥一眼就可以看出畫的是什麽、雕的是什麽、建的又是什麽。
而文學作品不同,它需要瑣碎的條件,你必須花時間去品味,這也是它比藝術作品更富有強烈感受的原因所在。
正因為文學需要細細品味,叔本華對暢銷書抱著懷疑的態度,他甚至嘲笑暢銷書是妄想一口吞下人類幾千年來所積累知識的速成品。
現在很多人,在挑選書籍的時候,會先搜尋最近出版的書籍。這些書籍確實有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不晦澀、好懂,因為書中描述的就是這個時代的東西。
根據《2017 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總規模達到 803.2 億,比 2016 年同比增長 14.55 %,其中前 1% 的暢銷書貢獻了超過一半的市場碼洋。
暢銷書賣得越來越好,這反映了讀者的閱讀習慣。根據亞馬遜的年度閱讀報告,青年讀者的消費行為會受“圖書銷售排行榜”等榜單的影響。
但暢銷書並不等於好書。
按照叔本華對文學的定義,這些充斥著心靈雞湯、成功學、青春疼痛的暢銷書顯然還差得遠了。
某種意義上,文學就是生活,真正的生活,被暴露無遺的生活。
縱觀曆史,真正的文學天才、大文豪,往往都陷入過一段長時期的絕望生活。生活的不平凡,讓他們能夠知悉其他人所看不到、所描寫不出來的東西,也因此,這些作家非常明白自己的眼光和描述究竟在什麽地方比別人優秀。
所以一部好書,一定能帶著讀者洞悉人生和世界,這點也是文學家的先決條件。
但文學不單純是對過去和現在生活的反映,也不是用某種表現方式去強行總結某種生活經驗,更不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一種東西,它是一個生命過程,它是作者經過殫精竭慮地思考、醞釀出的思想精華。
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說《複活》中,對卡秋莎的外貌描寫,修改了20次才定稿;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爾罕•帕慕克經常會把小說的第一句話寫上50到100遍;海明威的小說《永別了,武器》,初稿寫了 6 個月,修改花了 5 個月。
這些文學家都是嚴謹而勤奮的工匠,而也隻有這樣,才能達到文學的目的——推動我們的想象,給我們啟示。這些文學作品會預先點亮我們生命中的一些品質,比如幽默、勇敢、耐心、愛的能力等等。
怎樣才能讀到一本好書呢?
對於一位沒有選擇標準的讀者而言,這個問題很難。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惑,那告訴你一個很簡單的判斷方法——避開那些很容易就獲得大量讀者的作家的作品。
這裏有個關鍵詞——很容易。
現在市麵上有不少常銷書,它與暢銷書最大的區別在於,你20年後去書店,會發現它還在賣,這類書籍往往就是文學經典作品。
這些書也有大量讀者,但這些讀者來得並不容易。它經過數年、百年甚至千年的積累,才形成了現在龐大的讀者量。
而那些神乎其神的暢銷書,總能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裏就積聚了數以萬計的讀者,這就來得太輕巧了。
讀書有益,但重點是要讀好書。而讀好書的先決條件就是不讀爛書、壞書。畢竟人生是短暫的,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不值得你花時間閱讀的書籍上。
資料來源:
http://mp.weixin.qq.com/s/vEKMZOb0I3FMjcacoi-W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