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7)
2018 (61)
2019 (73)
2020 (85)
2021 (67)
2022 (99)
2023 (159)
2024 (115)
謝謝石頭分享,你的文字很真誠很用心,很多段落讀起來讓人會心一笑。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6925/202507/17340.html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6925/202507/18842.html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6925/202507/21709.html
“不過這也正好解釋了老紅衛兵這一代人的暴虐。一個人若從不讀書,或許能堅持本性。最怕就是書沒讀通,半吊子水,卻自以為掌握了真理,為禍世人。其實這也適用於當今眾多的所謂知識分子。” 很多所謂的知識分子不讀書不思考,還自認高人一等。
我比石頭幸運一點,成長年代有書讀。家父喜歡讀書,他還有一幫書友,也利用工作之便訂閱了收獲,十月,小說月刊……家裏總有他帶回來的書。他反對我和我弟看他看的小說,我們隻能趁他不在家的時候讀。又不能讓他知道,更怕他在我們沒讀完之前書被換了。所以練就了我和我弟讀書超快的習慣。
現在讀書買書還是我最大的興趣愛好,超過我跑步種花的時間。 額覺得真正shape我的,是大量的閱讀。
我剛好讀過“亮出你的舌苔,或者空空蕩蕩”, 至今任然記得讀時的生理不適,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不敢開卷有益。
這一篇裏麵提到的作家詩人大部分都有涉獵。這些人的作品個人最喜歡沈從文的文字和情懷,後來發現他從軍出身,還是個帥哥,喜歡就更沒商量了。
那個時候容易被煽情的文字吸引,曾經被河殤感動。但是現在再讀這樣的文字,會起雞皮疙瘩。
有一點可以肯定,石頭曾經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很好奇你的轉變。
初讀柏楊,被他的犀利和深度折服。
49年之後大陸出版的文學作品文字,能夠讓人喜歡的沒幾個。讀完圍城,買了管錐篇,我的天,完完全全讀不下去。
傷痕文學裏,張賢亮的還可以,太寫實了。靈山讀起來很費勁兒,跟百年孤獨似的。賈平凹在廢都之前的文字尚可讀,廢都一出,他被我打入下流作家之列。
你提到的那些詩人們,海子是個巨大的悲劇,顧城更是。一度懷疑是不是隻有不是正常人才能成為詩人,或者詩人們都非正常人。
寫文革能夠跳出受害者視角,描述當時荒唐荒謬的人性之不堪,王小波當推首。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裏黃金時代寫得最好,他的其他短篇比如三十而立也很不錯。現在再讀,咂摸出來的味道跟小年輕時代的感受完全不同。
因為飯王小波,順帶摟了她老婆的所有著作來讀。西蒙波伏娃算是另外一個啟蒙,額這樣一個妥妥的左派文藝青年,現在成了保守右派,簡直不曉得是哪裏出了問題。
英美文學的好處是不需要借助翻譯作品,原汁原味,讀起來更有滋味。法語的也可以,法蘭西文學太過發散和浪漫,很能反應其民族性特征是真的。
人生幸事是能夠在想讀書的時候有一隅安靜的角落,沉浸在一個完完全全不同的世界裏。
悲憫和人文精神,其實是共黨以後整個文藝創作最缺乏的。莫言的文字值得一讀,陳忠實也算本色創作。
三毛瓊瑤張愛玲亦舒李碧華席慕容,金庸梁羽生都是快餐糖水片兒一樣的文字,大家讀的可能都差不多。
我高一的語文老師是個妥妥的文藝青年,收藏了很多翻譯名著,從小說到哲學書籍。從他那裏借了很多書,為了偷看這些書,上化學課的時候書還被化學老師收走,隻好去跟語文老師說,讓他去要回來。 很奇葩!如果不是讀那麽多亂七八糟的書,也許我能考更好的大學。人生沒有如果和也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老X同學是自己被自己感動的左派知道分子, 是個好同學,這樣的左派知識分子很多,而且占據了很多媒體專欄。常常把自己的opinions 當成客觀存在和事實,與真實世界相差十萬八千裏。
讀萬卷書 行萬裏路不辯真理,到底是糊塗的人事。不過這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己認知的世界,所以才有無限多的驚喜美好與希望。
而作為個人,需要警惕的是被自己的認知圍牆圍住而不自知,這個牆看不見摸不著但真實存在。
當然讀到好書還是很高興的事情。
確實可以看出我們的閱讀其實還是頗有差別的。我對女性文學基本上沒什麽興致,其實看來看去真沒有一個打動我的女作家,我的興趣其實比較男性化。可能野夫,阿城之類的作家很難得到女讀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