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秋--小家碧玉

(2016-11-20 20:57:37) 下一個

       小秋成績優秀,文章雖寫得不及書仁和青鬆那樣豪放,但也大部分被老師拿來當範文讀,和十五班是一個語文老師,青鬆自恃熟讀兵書戰策,通古博今,史記,資治通鑒,詩經,楚詞都念過多少遍,能寫出氣勢磅礴的好文章, 對妹妹寫得故事評頭論足:”小家碧玉,說小家子氣你不愛聽,內容太空洞,寫什麽莫愁女,幾百年前的事,捕風捉影不切中時弊,你好呆也喜歡毛主席的<<泌園春。雪>>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濤盡,數千古風流人物… 可你寫的作文怎麽沒有江河,  隻有小溪, 格局展示的是人的情懷, 你寫的東西太瑣碎…”

       小秋說:”我寫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還寫了。。。”

       青鬆:”什麽魚兒,鳥兒的。。。”

       小秋:”喜歡美文有什麽不妥?你有偏見。”

       青鬆:”語文老師文革時下過鄉,對花草樹木,鳥獸蟲魚情有獨鍾,要麽沒法解釋他選你的文章當範文。把我寫的赫魯曉夫扔一邊不預理彩。”

       小秋的字秀麗雋永,書仁的字龍飛鳳舞,青鬆的字剛勁有力,小秋非常喜歡書仁和青鬆的字,雖然書仁還未曾寫信給她,但她見過光榮搒旁的布告欄裏展示的優秀作文,有一篇是書仁的:知足常樂,不知足者亦常樂。他的論點清晰,論據確鑿,洋洋灑灑寫了六,七頁,舉的例子涉及中外古今,小秋自知閱讀麵太窄,問書仁最近讀什麽書,書仁說正在讀<<霧都孤兒>>。小秋說: “我從沒讀過這部小說, 但振西讀過, 作者狄更斯把人性的善惡描述得淋漓盡致, 我完全不理解怎麽會有塞克斯和邦布爾那麽自私狠毒的人, 也不會讀這樣的書, 太傷感。” 書仁問: ”振西是誰?”

       小秋說:”小學同學, 小學三年級時去了省城。”

       他第一次聽到振西的名字, 還不知道這個人在小秋生命中的意義。

       俗話說一場秋風一場涼,剛入11月份, 早晨開始下霜,跑步時,呼出的哈氣已清晰可見。書仁穿得單薄,不時地搓著手。高三的功課開始忙起來了,毎個月都有考試,大批的考試題要做,作為文科班的尖子生和語文課代表,他每周三下午都要犧牲課外活動時間參加小組活動。小秋和小梅趁機讀小說,有時青鬆來催小秋出去呼吸新鮮空氣,有時他被同學叫去打籃球就顧不上妹妹了。

花兒在墓前思索

       十二月的一個星期五,早操取消了,外麵氣溫太低,天空灰蒙蒙的,隨時都有下雪的可能,小秋第一個到教室,不,準確地說班長陳迪是第一個,小秋是第二個,班長盡職盡責,他每天一大早兒,第一個到教室把門窗打開。黃吉廣也正好路過,他熱情地和小秋,陳迪打招呼: “早上好,要下雪了”

       自從讀了卡爾馬克思的故事,一直被他學習外語的精神感動著,小秋從早到晚都在記單詞,背課文,早自習本來是自由選擇朗讀材料。教語文的陳老師見小秋從周一到周五都在讀英語忍不住說:”中國人讀什麽外語。”

       這句話青鬆也說過。無奈小秋周二、周四開始念語文,陳老師是河北大學中文係的高才生,他自稱當年高考成績是全省第二名,雖然無從考證,但他口才很好,文筆流暢,講課頗能引人入勝,隻有字寫得不太盡人意,倒也不太影響他的教學能力。他見小秋一周隻有兩天讀中文很失望,有時在小秋桌旁停步,緊張得小秋把英語課本收起來,拿出語文課本來讀才肯罷休。

       有一個叫周同的男生理科很棒,對文科沒什麽興趣,語文老師三天兩頭拿他當反麵典型:”你這名字起得完全沒有道理,宋代名將嶽飛的恩師周同那是多大的學問,你說你,這薄薄的語文書就吃不透,聽說你數理化都不錯,早自習都在做數學題,背化學反應式吧?哪天你肯賞臉多認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字?” 幸好英語老師比較和善,否則周同的日子會更加難過。

       元旦前夕有聯歡晚會,小秋唱了張海迪的<<花兒在墓前思索>>,她那麽投入,那樣深情,曉梅說小秋應該寫信給張海迪,因為自己對這首歌並不太有同感, 而小秋卻非常理解歌的含義,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和美好生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