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155年-220年):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1800多年前,曹操成功實現中國北方之統一,創立魏國,實為“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亂世梟雄!而其死後,眾說紛紜的七十二疑塚延續千年,直至現代方真相大白。
盜墓鼻祖
東漢末年,董卓竊國亂政,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花錢如流水,單靠宗氏家底必然入不敷出。於是,曹操想到了盜墓。
為保證盜墓有組織、高效率,曹操在軍中設立了專門軍職:“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這也是中國盜墓史上第一個“軍盜”。
曹操的狠勁在盜墓時也有所體現,“所過隳突(huī tū),無骸不露”,挖墓從來都是徹徹底底。
曹操所盜之墓中,影響最大的當屬芒碭山漢梁孝王劉武和李王後的陵墓,這也是梁孝陵被盜的最早記錄。唐朝歐陽詢等編撰的《藝文類聚·寶玉部上》(卷八十三),轉引《曹操別傳》稱:“操別入碭,發梁孝王塚。”“破棺,收金寶數萬斤,天子聞之哀泣。”
曹操墓疑雲
曹操死前,對自己設下的“摸金校尉”等職必然心存芥蒂,其墓穴之位置版本眾多,也越傳越離譜。
七十二疑塚
《三國演義》裏的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其狡猾奸詐、自私殘酷被羅貫中描繪的淋漓盡致,即使在曹操臨死之前,羅貫中都不忘給曹操的奸詐形象再添上重重的一筆:
又遺命於彰德府講武城外,設立疑塚七十二:“勿令後人知吾葬處,恐為人所發掘故也。”
七十二疑塚的說法在很多古文獻裏都曾提到過,如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說:“漳河上有七十二塚,相傳雲曹操塚也。”元朝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也有:“曹操疑塚七十二,在漳河上。”
在古鄴城(河北臨漳)附近,確實有很多墓塚像小山似的羅列於漳河兩岸,即所謂“漳河累累漳水頭,如山七十二高丘。”但這些均不是曹操之墓。
1949年後,所謂的曹操“七十二疑塚”相繼得以考古發掘,真相大白。考古證實:曹操“七十二疑塚”不過是東魏、北齊皇室與貴族的墓葬群。
原來,“曹操七十二疑塚”裏,埋葬的是“北人”(即金人)的先祖,不是曹操。
眾說紛紜
除七十二疑塚之外,關於曹操墓的傳說還有很多。
蒲鬆齡《聊齋誌異》中收入了一篇《曹操塚》,文章說曹操墓在許昌的清潩河。蒲鬆齡還在最後感歎:
後賢詩雲:“盡掘七十二疑塚,必有一家藏君屍。”寧知竟在七十二疑塚之外乎?奸哉瞞也!
褚人獲《堅瓠集》續集中有曹操墓設在漳河之下的說法。
當然這兩種說法均沒有事實根據。
還有傳說曹操死後被葬在銅雀台之下,當地也有民謠說:“漳河水,衝三台,衝出曹操的紅棺材。”但實際上,曹操臨終時交代子女說:“汝等時時登銅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這則史料很顯然否定了曹操墓在銅雀台之下的傳說。
近人鄧之誠《骨董瑣記全編》中記載,1922年河北磁縣農民崔老榮發現過一個古墓,其刻石所敘為曹操,刻石由縣署保存,但這一說法並沒有證據支撐。
曹操墓線索
曹操之遺囑
《三國誌·魏書·武帝紀》和《宋書·禮誌》兩部史書都記載了曹操生前的兩份遺囑,其中包含著關於曹操墓位置的重要信息。
《終令》有:“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
《遺令》有:“吾死之後,持大服如存時,勿遺。百官當臨殿中者,十五舉音;葬畢,便除服;其將兵屯戍者,皆不得離屯部;有司各率乃職。斂以時服,葬於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珠寶。”
這兩份遺囑指明了墓葬的地址要選在西門豹祠附近。
西門豹勒柱石刻
20多年前在河南安陽市安豐鄉出土勒柱石刻,石刻文字記錄了西門豹祠的重建時間、麵積、參與此事的官吏等重建西門豹祠的情況。這個石刻成為鄴地祭祀西門豹的實物依據,對於尋找曹操墓意義重大。
魯潛墓誌
1998年4月在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西北0.5公裏處的機磚場裏,村民徐玉超起土時發現了一塊石碑。經考證,這是一塊墓誌,墓誌主人是後趙大仆卿駙馬都尉魯潛,而後趙距離曹操去世時間不過100多年,墓誌上有銘文:
墓在高決橋陌西行一千四百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
考古學家推論,這裏所說的魏武帝陵應該就是高陵(西陵),高決橋應該為高穴橋(古代“決”通“穴”),魯潛墓誌是迄今為止關於曹操墓位置最早和最具體的記載。
大墓開啟
安陽西高穴大墓
根據線索,2008年底,考古專家將目光鎖定在安陽安豐鄉的西高穴大墓。
西高穴大墓平麵為甲字形,坐西向東是一座帶斜坡墓道的雙室磚墓,規模宏大,結構複雜,主要由墓道前後室和四個側室構成。斜坡墓道長39.5米,寬9.8米,最深處距離地表大概是15米,墓平麵略呈梯形,東邊寬22米,西邊寬19.5米,東西長18米,大墓占地麵積740多平方米。
被盜多次
2009年9月底,西高穴大墓墓門被打開,但墓裏卻是慘狀一片,墓主人屍骨散落一地,一個頭骨被盜墓賊踢到了墓門口。墓裏遺留的礦泉水瓶子上日期有2007年11月的,還有2008年9月的,顯然,該墓已經被盜過多次...
出土文物
西高穴大墓出土了200多件隨葬品,其中最重要的隨葬物品一共有8件,極為珍貴,分別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等銘文。在追繳該墓被盜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項石”銘文。
魏武王正是曹操的封號,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為確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曆史依據。
墓中還發現了三個棺槨殘痕,其中後室一個,葬具疑為石棺床,後室南北側室中各有一個,均為木棺,與墓葬中所出土的三具人骨相對應。
專家初步鑒定,三具人骨為一男兩女三個個體,其中墓主人為男性,年齡在60歲左右,與曹操終年66歲吻合。
根據出土的石牌、魯潛墓誌、以及西門豹祠位置,經過多位專家充分論證,最終確定安陽市西高穴村就是曹操墓所在地,此被盜之墓正是曹操墓。
?曹操生性多疑,死後也沒忘記給世人留下一個七十二疑塚的懸念。但是,諸多防備依舊未能阻擋摸金校尉們前仆後繼。所謂萬事皆因果,風水輪流轉,從銅雀台到西高穴,想必這也正驗了那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