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是梵文“普陀珞迦”的變音,普陀珞迦是觀音大士的淨土,布達拉宮是聖城中的聖地。雖然滿世界的人都在向往布達拉,但它永遠讓人無法參透。
布達拉宮是一座天空之城,它海拔3750米以上的高度,絕對稱得上是世上最高的城堡,向上斜傾的城牆,像是一座巨大的火箭發射塔,整個城堡仿佛隨時會飛上雲端。之所以說它是天空之城,並不在於它的高度和外形,更在於它的名字一樣,它是人們精神朝聖的淨土,亦如普陀山之於內地。每天這裏都有人圍著外牆邊的轉經筒!口中念念有詞” 唵嘛呢叭咪吽 ”,虔誠祈禱。或親登布宮 !感受它悲憫地注視著凡塵,為眾生灌頂!
從正麵廣場經過,你會感受它撲麵而來的曆史氣息!從西南角的藥王山,你能拍下它的雄偉英姿!從背後的龍王潭,你又會看到一個湖光粼粼的秀美布宮。
布達拉宮,這集宗教、曆史、藝術和建築於體的人類瑰寶,也從來不缺少浪漫和溫情。鬆讚幹布和文成公主的愛情故事從這裏流傳,藏王先於公主10年西去,10年恩愛鑄就不朽傳奇。倉央嘉措在這裏寫下了那首廣為流傳的“在那東山頂上,升起皎潔的月亮,年輕姑娘的麵容,浮現在我的心上“。
“它不是由人建造的,而是長在那裏的,與周圍的環境極完美地結為一體。”這是上世紀30年代,英國人查普曼對布達拉宮的描述。長在那裏,以石為基,與山一體,這個石頭的宮殿千年來一直在不斷地“生長”!從高度殿堂,到文化藝術,置身布宮仿若遨遊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晨光乍現,佛光普照!佛有悲憫之心,灌頂注入,得以寬恕!
今日的布達拉宮,已然成為藏民族信仰的精神象征。布達拉宮不再是誰的居所,不再是讚普的宮殿,它已脫離原來賦予它一切象征意義的人的限製,自我升華成了文化的一部分。懷揣信仰的人們向往布達拉宮,並不為追逐千年前吐薯王朝的空前盛世,不為追念唐蕃古道上的漫漫風華與愛情傳奇,也不為拜謁白宮裏深居的宗教領袖,人們隻為在追尋內心寂靜的途中與它相見, 隻為它是人們心中向往的布達拉。
我相信,一千個人心中會有一千個布達拉宮。無論,你信或者不信,布宮就在那裏,不來不去;無論,你見或者不見,布宮就在那裏,不生不滅;無論,你念或者不念,布宮就在那裏, 不悲不喜。來,走進布達拉宮,或者讓布宮住進你心裏,默然,相愛,寂靜,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