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幼兒心理素質教育
文章來源:子女教育
幼兒的素質教育包括以下幾個方麵: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智能素質、品德素質、法規素質、勞動素質、審美素質。
美國人重視培養幼兒的自我價值感。孩子認為自己是優秀兒童,值得別人尊重,他就會朝著目標中的“更優秀”發展。
多少年的教育實踐證明,我們的“德、智、體”全麵發展的教育方針,其實並不“全麵”。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在某重點中學接手重點班的語文課,班主任給我介紹了一位每年都被評為“三好生”的女同學,印象最深的是他說這女生特要強,即使考了99分,也要為丟掉的那一分懊惱、哭泣。我當時立即就聯想到自家的孩子不爭氣,考上八十多分就心滿意足,於是以該女生為榜樣,把自家的孩子狠狠訓了一頓。語文課上,果然感受到這女生的厲害,你要求到什麽高度,她都要攀上這高峰。人人都說是“清華”、“北大”的苗子了。誰知那一年高考中的理科數學試題特別難,從考場上下來,那女生簡直哭得喚不起鬥誌,班主任連哄帶勸,好不容易才送上考場繼續考試。就在那時,老師們就強烈地意識到我們的學生在關鍵時刻“差一點什麽”(這就是現在所說的心理承受力)。當然,這不是學生的過錯。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質教育已成為共識。老師和家長的教育觀念也發生了很大轉變。但從應試教育往素質教育過渡,似乎還缺乏科學、有效的橋梁。到底該怎樣做?我們不妨借鑒一下美國的素質教育。
美國的素質教育是從幼兒抓起的。一般認為幼兒的素質教育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麵: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智能素質、品德素質、法規素質、勞動素質、審美素質。在這一係列素質中,美國人尤其重視心理素質的教育。如果把幼兒比喻成一棵樹,那麽心理素質的幾要素:情感、意誌、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等就仿佛是這棵樹的根係。假若一棵樹的根係不頑強、不健全,不能和諧地在“社會”沃土中滋生旺長,這棵樹就很難頂天立地,成為棟梁。
自尊和自信,又被美國人視為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基礎。也就是根係中紮得最深的主幹。因此,美國人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又是從培養其自尊和自信心開始的。他們不是靠說教,抽象地教孩子要自信、自愛、自強,而是把家長對孩子的尊重既作為營養大餐,又作為獨具特色的小零食,隨時隨地、毫不吝嗇地送給他們。
美國人碰了麵,遇到家長帶著孩子,一般是先與孩子打招呼,而且,特別講究對孩子說話的口氣和方式。不但大人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話,而且還常常蹲下來同孩子對話,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避免他“低一等”的感覺。如果孩子畫兔子畫成了老鼠,便誇他有想像力,讓他享受成功,而不是失敗、沮喪。如果帶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食物或玩具給孩子,家長忌諱提早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類的話,也不會在孩子想要或想吃時嗬斥他,而是尊重孩子選擇的權力、自主的權力。孩子如果做錯了事,家長也不會橫加訓斥,隻能根據當時當地的情況做出引導和說明。或者在另一個場合,孩子在同樣的境況中又表現良好時,加以表揚、鼓勵。美國人更反對人前教子。如果你當著別人的麵斥責自己的孩子“不爭氣”、“笨蛋”、“沒出息”,會被人看做是沒教養,是父母的“犯罪”。因為這會深深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因為教育理念的不同,中國的奶奶、姥姥們到美國帶孩子,常常感到不適應。比如:我的大外孫玩著一個別人剛送的新鮮玩具,小外孫也想要。當姥姥的往往是袒護小的,隨口就命令:“牛牛,讓弟弟先玩一會兒。”牛牛如果不肯,姥姥就正色教育他:“你是當哥哥的,要讓弟弟!”如果他還在興頭上仍然不肯,姥姥就難免強製執行。其實,即使你不“強製執行”,從開頭就犯了錯誤。家長不能命令孩子讓步,讓他做不情願做的事。這是對兒童的不尊重。那麽兩個外孫發生爭執時怎麽辦呢?女兒教給我,每逢這時,你就給他們定個“規則”,比如數數。規定數到二十下,這玩具的主人就得換一換。孩子的著眼點轉移到(One、Two……)遵守規則上,也就不存在“強權”剝奪他權利的意味了。
相反,表揚和鼓勵的話卻常常得掛在嘴邊。隻要孩子表現出優點和長處,家長就以積極的、正麵的讚賞肯定他的行為。像“真棒”、“真聰明”、“真能幹”、“真漂亮”這類話,就是孩子們的家常小菜了。他們認為,孩子在享受成功中會增強進取心,取得更大的成功。
美國的家長們這樣尊重孩子,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年齡小,需要愛護、關心和培養,還在於他們的獨立觀念:他們認為孩子從出生就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意願和個性,而不是父母的附屬品。無論父母、老師都沒有特權去隨意支配或限製他們的行為。作為“人”,就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美國人重視培養幼兒的自我價值感。孩子認為自己是優秀兒童,值得別人尊重,他就會朝著目標中的“更優秀”發展。而這時,成人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幼兒的自我評價。偉大的教育家洛克說過:“父母越不宣揚子女的過錯,則子女對自己的名譽就越看重,因而會更小心地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
其次,美國人還特別重視培養幼兒的自立意識和自主性。也就是遇到難題自己思考、自己判斷並力求自己解決的行為方式。有一則發生在我外孫所在的幼兒園的故事,讓人很受觸動。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在玩滑梯時,小男孩擠了小女孩的手。小女孩就惱惱地嘟了嘴。這時,老師並沒有像“裁判”一樣評判誰是誰非,也不說“玩時要當心,誰也別碰了誰!”而是和藹地問那小男孩:“你知不知道她為什麽不開心呢?”小男孩沮喪地說:“因為我擠了她的手。”老師就笑著說:“噢,原來是這樣。那麽,你試試用個什麽好辦法,讓她愉快起來。”那男孩想了想,就走到那小女孩麵前,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原諒我吧。”那小女孩不吭聲,但臉色好多了。老師便蹲下來,問那女孩:“你感覺好些了麽?”小女孩提出自己的要求,說:“我覺得用涼水洗洗手會好些。”老師就趕緊表示讚成,啟發那小男孩陪小女孩去洗手間洗手。一會兒,兩個孩子就手牽著手從洗手間出來了。小男孩高興地報告老師:“她感覺好多了。”於是,兩個小朋友和好如初。這件小事之所以引起我的觸動,是因為我曾當過12年中學語文教師和班主任,也曾經曆了學生中的諸多摩擦,但多數情況下是充當了“裁判”的角色,評判誰是誰非,而沒有想到這正是培養他們自己解決糾紛的實踐機會。
還有一則故事是發生在美國家庭中的。有一家四個男孩,發生了爭執,老大、老三、老四似乎真理在握,他們唇槍舌劍麵向老二。老二明知勢單力薄,但毫不示弱,憤激到唾沫飛濺、比手跺腳。這時,那父親就上前把兩手搭成個“T”字,意思是“Time-out(暫停)”。他鼓勵並誘導四個孩子來看他做一個實驗。他首先點燃了酒精燈,然後把一個盛了冷水的玻璃器皿放在燈上,讓孩子們觀察那水是怎樣地滾沸。當水中有了動靜,開始出現上升的水泡時,爸爸就對孩子們說,你們剛才的情形與這燒水相似,如果你想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就要冷靜,盡量不用激烈的言辭,因為那等於升火加溫。現在,你們雙方都已經接近沸點,就同這開水一樣咕嘟嘟地蒸騰,怎能聽得進對方的觀點呢?最好的辦法是出去玩一會兒,把這件事晾一晾,彼此都冷靜下來再說。盡管那父親沒有介入他們的話題,也沒有評判誰是誰非,幾天之後,兄弟們的意見還是趨於一致,他們化幹戈為玉帛了。
美國家長、學校在教育問題上采取民主的態度,放權給孩子,有助於孩子獨立性、自主意識的發展。這是孩子走出家門麵向社會的必備能力,即個體社會化的必由之路。這種自立、自主的早期教育,會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戀和依賴,對我國在優越環境中成長的獨生子女尤其重要。
另外,良好的幼兒心理素質教育還包括平等競爭的意識、麵對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和良好的社交能力。別以為中國學生從小考到大,就具備了平等競爭的意識。這種能力的培養,遠非那麽簡單。本文開篇提及的那位“三好生”,除了不會享受成功,心理上太患得患失外,恰恰是在於她沒有“平等競爭的意識”,不能理智地正視挫折。事實上,她感覺數學題難,別人會更難,因為考題對大家來說是平等的;而她的功夫卻比同學們紮實得多。她雖然也去了重點大學,但她的心態要是放鬆些、平和些,結果會更好。
西方教育和心理衛生專家普遍認為,對待挫折的良好心態是從童年時不斷受挫折和解決困難中學來的。在美國,一種旨在提高孩子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正逐漸興起。比如家長支持並鼓勵孩子參加“棒球賽”、“小鐵人三項賽”等活動,激發他們與強者抗衡的勇氣和信心。即使家長明白自己的孩子拿不到名次,他們認為膽略和頑強並不總來源於勝利,“心態決定一切”。培養孩子自強不息的意識和超越自我的精神是最重要的,鍛煉孩子在困境和挫折麵前不低頭的堅強意誌和性格是最重要的。
筆者在匹茲堡時,經常看到公共運動場的籃球架下、旱冰場裏孩子們自發的比賽。他們盡管年齡大小不齊、技術水準差異也很大,但都態度積極、遵守規則,互相表現得很寬容和配合。一次,打半場籃球中出現了三對二的格局,那兩個孩子盡管非常努力,可總也難以扭轉比分落後的局麵。我因中學時在校籃球隊練過球,一時技癢,就提議加入他們的行列。五個孩子很友好地接納了我。那兩個小孩積極為我助攻,使我的三步上籃連連得手,一下使他們反敗為勝,兩個小隊友便不停地跑過來與我擊掌,以示鼓勵。起初,我還擔心對方那三位小朋友不高興,提出異議,因為孩子們比賽(後來才知道他們年齡最大的十二歲,小的才八歲),大人加入本身就不公平,又且人家都是男孩子,我一個外鄉女人加入也不倫不類。所以玩了幾個回合,我就要退出。不料,是對方三個孩子不願讓我走。他們那意思是他們把比分再扳回來,才同意我離開。他們像旋風般拚命地跑,又攔又堵,嘴裏還念念有詞,說:“怎麽突然來了個女喬丹呢!”結果我這邊一位九歲的叫皮特的小隊友認真地說:“什麽女喬丹,是我們合作成功!”孩子們在運動場上表現出的不屈不撓、積極進取的精神不能不叫人在心底折服——後來漸漸知道那小皮特父母離異,他是跟著單身父親生活。可從他的舉動上一點兒也看不出這種變故給他造成的心理陰影。
當然,這些活動還能培養孩子寬和容眾的協作精神,鍛煉幼兒的社交能力。
在美國的幼兒心理教育中,人際交往的能力也被列入重中之重。因為未來社會的許多工作需要眾人通過協作來完成,兒童從小就習慣了與他人態度平和地相處、協調地配合,長大才不會產生心理障礙。但這種交往不是無原則的遷就,也不是屈從。在美國家庭中,家長們經常傾聽孩子的建議,讓孩子在家庭決策中起一定作用;但不能胡來,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和選擇要負一定責任。筆者在洛杉磯時,曾聽一位從杭州去探親的老奶奶講了這樣一段經曆,很為那小孫女的應變能力吃驚。有一次,她與在美國的孫女發生了爭執,因為是剛從中國去的,奶奶不適應美國的教育方式,孫女不適應奶奶的強硬語氣,孫女就哭了起來。這老奶奶一見孫女哭就慌了,本來是勸慰她,但越急,說話的調門兒就越高。鄰居聽到後,以為是老奶奶體罰幼女,就打電話報了警(在美國打罵孩子是違法的)。一會兒,警笛聲大作,警察來敲門。老奶奶一開門,莫名其妙,根本不知道警察的來由。結果那小孫女反倒不哭了,立即便明白了事態的嚴重。警察問:“你奶奶打你了?”小女孩搖搖頭,說:“奶奶沒有打我。”警察又問:“那麽,她罵你了?”小女孩又搖搖頭,說:“她很愛我,不舍得罵。”警察看一看懵懵怔怔的老太太,接著問:“那你為什麽要哭呢?”小女孩說:“我很煩,可奶奶總想讓我好起來。”警察還不放棄,繼續追問:“你為什麽煩呢?”小女孩反問道:“我煩需要理由麽?”警察聳聳肩,隻好說“對不起,打擾了”,自討沒趣地離開。這老奶奶每講起這故事,就誇耀說:如果孩子說奶奶與她爭吵,或者說對她不好,警察就會帶走孩子,甚至通過法律剝奪家長的監護權。“瞧我孫女多聰明。”這件事後,老奶奶以為遇上了天才,對孫女愛護有加。關鍵時刻,這孩子態度從容,懂得負責任,不僅知道自己的立場應站到哪一方,而且能隨機應變,反守為攻,讓見多識廣的警察也無言以對。從這一件小事上,也可以看出在美國長大的孩子處變不驚的心態和強大的社會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