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paleink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五)談妙語 錢鍾書

(2005-03-30 05:55:25) 下一個

(五)談妙語

滄浪別開生麵,如驪珠之先探①,等犀角之獨覺②,在學詩時工夫之外,另拈出成詩後之境界,妙悟而外,尚有神韻。不僅以學詩之事,比諸學禪之事,並以詩成有神,言盡而味無窮之妙,比於禪理之超絕語言文字。他人不過較詩於禪,滄浪遂欲通禪於詩。胡元瑞《詩藪·雜編》卷五比為“達摩西來”者③,端在乎此,斯意似非李氏(李光昭,見256頁)所解也。(258頁)  


①驪珠:《莊子·列禦寇》說深淵中有驪(黑)龍頷下有珠,要在它睡著時才能探驪得珠。

②犀角:舊說以犀牛角有白紋,感應靈敏。李商隱《無題》:“心有靈犀一點通。”
③胡元瑞:明胡應麟字,有《詩藪》二十卷。達摩:天竺人。梁普通元年入華,在嵩山麵壁九年而化。為禪宗傳入中國的初祖。

這一則講詩歌創作的妙悟和神韻。嚴羽《滄浪詩話》在《詩辨》裏說:“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陽(浩然)學力下韓退之(愈)遠甚,而其詩獨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然悟有淺深,有分限,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郭紹虞《滄浪詩話校釋》:“滄浪所論畢竟重在透徹之悟,偏於神韻一邊,所以在‘詩道亦在妙悟’之後,即言‘孟襄陽學力,下韓退之遠甚,而其詩獨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可知滄浪所謂妙悟,正指下節所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之意。從這點講,則王士禎神韻之說為最合滄浪意旨。王氏謂:‘嚴滄浪以禪喻詩,餘深契其說,而五言尤為近之。如王(維)裴(迪)《輞川絕句》,字字入禪。他如‘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以及太白‘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常建‘鬆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浩然‘樵子暗相失,草蟲寒不聞’,劉殻虛‘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妙諦微言,與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等無差別。通其解者,可悟上乘。”這裏講的“妙悟”,粗淺地說,詩人看景物時,產生出一種情思,沒有這種情思,寫不出詩,所以“詩道惟在妙悟。”有了情思,再結合具體景物來描繪,景中含情,這就是神韻。如王維在雨中的山果落,燈下的草蟲鳴裏體會到一種極為幽靜的境界,這種體會就是妙悟。有了這種體會,寫出“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在這兩句詩裏透露出一種幽靜的境界,這就是景中含情的神韻了。因此以禪喻詩就妙悟方麵說,詩有了妙悟以後,還要結合景物來透露情思,還要神韻;禪隻要了悟以後就可以了,不必要有神韻。所以錢先生說:“在學詩時工夫之外,另拈出詩成後的境界,妙悟而外,尚有神韻”,即“言有盡而味無窮之妙”。以上舉出王維詩的兩句是言有盡,在這兩句中含有一種極幽靜的境界可供體味,即意無窮。沒有這種幽靜的境界,人們在熱鬧中,就感不到山果落,聽不到草蟲鳴了。錢先生又指出李光昭《詩禪吟示同學》詩:“滄浪且未知禪理”,反對以禪喻詩。其實以禪喻詩指妙悟,這點非李氏所解。胡應麟認為達摩創禪宗,即講妙悟,妙悟可通於詩,所以說是“達摩西來” 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