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paleink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學術落誰家BY饒舌

(2005-03-30 05:11:02) 下一個

在我看來中國的學者們

爭相降格以求

2005-03-15 21:45:10

 

BY饒舌

 

>>>>郎鹹平事件爭論焦點舉隅---請輪子看一下 倪曲絲>>>>>

本貼為回答上麵鏈接貼子(在《我的中國》)而作

對於這些主流非主流經濟學家的觀點我沒有仔細看,更沒有追蹤地看,所以不能給出評論。隻能對這篇文章提供的做一些評論。我想重申前麵評論揚帆北大講演的一個觀點,中國的學者們喜歡倡議和論戰,對認真的學術探討和製度化的政策提供不肯多用心思。

學術探討vs論戰

學術討論是需要長期甘於寂寞地潛心鑽研,勤奮思考,勤奮的人很多,真正能有建樹的很少,大多數學者是陪襯,是自我犧牲。所以這是一個令很多對學術研究不夠忠誠和急功近利的學者們絕望的道路。論戰則是另外一回事,論戰必然弄出動靜,學術討論在讀者很少的刊物上進行,論戰總是在大眾讀物上發生,所以很容易弄得沸沸揚揚,吸引眼球。所以,很多學者樂此不疲,對他們來說,論戰可能是迅速名利雙收的途徑。多出場必然混個臉熟,非學術圈子裏的人絕大多數不能用學術的標準來衡量一個學者,就我了解的內幕,媒體總是順著名聲來找學者做秀,根本不知道這個學者在圈內的地位。問題是有名副其實的,也有名不副實的。媒體的目標不是學術發展,而是收視收聽和閱讀率。但是,很顯然,中國社會對此存在理解誤區,經常濫用媒體於學術討論,把認真的探討變成做秀式的論戰。新文化運動以來的中國學術界就養成了這種惡習。根本在於太多的人想借用媒體甚至政治的力量來把學術對手置於下風的位置。這正是所謂的沽名釣譽,排除異己。

倡議vs建議

中國的政治文化不知從何時起就發展出了利用倡議來獲取私利的手法。文革時期利用倡議走私發展到登峰造極,一些人處心積慮地給這群青年倡議上山下鄉,給那群青年倡議支持邊疆,結果自己被政治當局垂青,因此免了上山下鄉或者即使上山了下鄉了,也不用遠離家鄉到邊疆。記得整個八十年代中國大學裏都有人演倡議的活劇:倡議大學畢業生到西藏去,到青海去,到貴州去,結果倡議者畢業分配到團市委去,到團省委去。倡議的形式是通過媒體等公開的轉播手段把自己的建議或者理念告訴盡可能多的人。這個建議本來隻需要少得多的有關的人知道,本來隻是自己的事情,本來有慣常的途徑,本來有製度化的接納辦法。比如一個人他的要表達支援邊疆的願望,他本來隻需要給學校寫一封申請書,畢業把他送西藏去就可以了,他可以建議學校動員一些同學也去西藏,這樣他很真實很虔誠。可是他使用了倡議,私心就欲蓋彌彰了。他想讓人知道他自願去邊疆,他要轟動,要肯定,更要因此帶來的青睞和照顧,當他在倡議書裏號召別人同去的時候,他其實知道自己因此可以不去了,或者去了馬上被特別關照,稍後就可以回來。他深諳中國的政治文化,所以他敢於下這樣的賭注。現在看來,倡議這種伎倆被中國的學者接過手,玩得花樣翻新,精致化了。

現在我們可以來分析析揚帆之流(張維迎,郎鹹平也是之流裏的水珠子,我可能同意他們的觀點也可能不同意他們的觀點)如何玩倡議和論戰。我熟悉揚帆在北大的演講,以此為例。本來揚帆可以在學術雜誌上批評主流經濟學家,跟他們進行討論(學術探討),然後寫一份建議書通過慣常的途徑(重要的大學,研究機構跟政治高層有專門的通道,通訊員或者記者采寫,或者本人發表,這個途徑向上呈遞過很多重要訊息,很多最高決策考慮到了這類途徑傳遞上來的信息。,當然絕大多數石沉大海)。很多學者酷愛這種途徑,不愛寫論文,就愛打報告,一旦被欽點,就大紅大紫。但是絕大多數沒有這好事,還是通常。所以,這類學者很象皇帝的後宮,絕大多數遭遇被打入冷宮的命運。即便如此,這種慣常的通道是合理的,隻要注意繼續科學化就是是有益處的,越發達的國家,民間智力貢獻於公共管理的管道也越發達。中國的學術圈長期以來的狀況是:學者們除了不願意呆在寂寞的專業刊物裏以外,願意在任何公開的媒體上露臉,毫不忌諱不說,還互相攀比“出鏡率”。誰也沒意識到這是錯誤。其實,在媒體上探討問題,本來是記者和專欄作家幹的事情。專欄作家、評論員裏可以有某個領域裏的學者或者專家,他們在媒體上的主要任務是時評和趨勢分析,不是學術討論。中國的情況很不同,眾多的學者集體走向媒體,在媒體上爭論學術問題,動機和規模都是錯。這是中國學者集體降格以求,專欄作家和評論員幹的活不求縱深,但求實效,學術研討則必須顛倒二者地位。也就是說一大群本來該做研究的,卻做了媒體雇員所作的事情。這跟中國的記者缺乏專門領域知識有關,也跟學者們酷愛沽名釣譽的動機有關。

這種局麵我用倡議和論戰來概括。大多數學者是為了通過論戰吸引注意,自己的觀點正確與否或者深刻與否其實是次要的,讓對方敗下風是主要目的,論戰不同於嚴謹和冷靜的討論,充滿了情緒化的觀點,不是通向真理的有效途徑。而其中一些常勝將軍,必然要走向倡議這一幕,在媒體上向上層進言,這就是倡議,論戰中的敗將一般不做這種幻想。論戰不僅贏得了“社會尊重”(加了引號,意思是蒙了外行),還增加了被決策層垂聽得機會。決策層也是人,這年頭總理也愛上網呢,那些控製了話語權的學者,自然把握了影響高層的途徑。如果把論戰和倡議(公開進言和倡議在本質上是同一伎倆)換成學術討論和建議,動機的改變會帶來進程和結果的改變。大家會更注意學術問題本身而不是自己的名譽和話語權,會更注意建議的合理可行性,而不是轟動效應。

其實在海外呆的人,很容易比較中國學術界和外國學術界。中國學術界明顯太躁動,太熱衷於表麵的東西,我想更深刻的原因可能是中國學者基本生存還沒過關,沒有一個迅速引人注目的途徑,自己的基本生活都難保證。結果挖空心思加入"媒體學術怪獸"一族,這種怪獸專門吼叫而從不撲食,因為它們實際上不能。一門科學不發達的時候,應用定量工具的程度很小,使用模型很少,因此很多結論都可以自圓其說,互相都沒有辦法駁倒,結果今天論戰一回,明天再戰一回,說來說去都是那一回事。科學沒有發展,參加論戰的一些人卻各得其所,所以中國學者不惜降格以求樂此不疲o

************************************************

關於國企私有化,簡短回答:

私有化是必然的,以為國企可以不私有化的,屬於腦子注水

國企私有化的麵積或程度,當然需要探索

任何改革都是以某種不公平的方式換取最終的更公平,如果私有化一個國企,可能損害那個企業員工或者名義上的所有人--國民,便宜了買主,但是,如果不私有化,這個國企必然衰微(如果能壯大,根本不會出現國企私有化這個話題),結果員工和

國民損失隻會更大。這是常識,被一些庸俗經濟學家瞎掰一陣,大家就都蒙了。中國的經濟學家曾經窮盡畢生精力證明社會主

義好,結果他死了,社會主義還好不了,社會主義沒戲這是一個常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