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e With the Wind
By ≠paleink
剛才一友人來電話,問:“Parting is such sweet sorrow” 羅密歐與朱麗葉道別的這句話應該怎麽譯,主要是句中[sweet sorrow]該如何用中文表示較好?”
此句出自莎翁的《 羅密歐與朱麗葉》, 全句是[Good night! Good night! Parting is such sweet sorrow. That I shall say good night till it be morrow].[morrow] 一詞在此處是 [tomorrow]的意思。
意思就是[晚安!晚安!離別是這麽甜蜜的悲哀!如此甜蜜,我都舍不得走了,故一直說
如果讀了全句, [sweet sorrow]也就不難理解和翻譯。這種依上下文不同而得的意義在文學和一門語言上及為重要,稱之為[上下文決定的意義] (contextual meaning)。這種意義在字典中不一定尋得到,我們必須通過閱讀文章才能了解。在學習掌握一門語言中,也切記不能隻看到[字]而不看到字後特殊的[意]。
一種文字是否傳神,主要是靠這種聲音或意義的微妙處[shades of meaning].
前幾日,在友人家聚餐,三個Chinese (including a Hongkonger, a Taiwanese),兩個Western people. 席間,友人(Chinese)聊道: “modern music。。。。modern English, etc..”
我笑著(對友人, C)說, : “ 此句中都有[modern], 而前句應是[chic],含有時髦的,時尚的,流行的意思, 後麵的[modern]卻是表示近代的, 而不是當下的[contemporary], 是吧? 譬如,modern history---近代史; contemporary history--現代史?”
“Are you sure? 友人問 (C) , “這可在字典中尋得到嗎?” , 疑惑地看著我。
他一邊問著一邊看了看同桌的外國友人,其中一個( W)笑著直點頭。
友人用英文接著說道,“是不是很羨慕我們中國女生呀,又會學習,又精通語言,還會燒菜。。。” 他瞅著那兩個外國朋友笑。
那天晚上, 一桌的菜是我燒的,原來一個會做飯的台灣女生,去她的男友家過除夕了。
“是啊,是啊,誰都想娶這樣的女生吧?中國女生可算得上理想的女友了。”外國友人聽了點頭讚歎道。他大概多喝了幾杯酒吧,我猜想。
“你,那可不行,waiting list上吧,paleink,我還在前呢,是吧?” 友人(C) 插進來說。
“ Perish the thoughts….”我截斷他說, “別胡扯,你是不是也喝高了。”
“ Perish the thoughts…? 啥意思呀” 友人( C) 笑嗬嗬地問道。
“No way, 想得美….吃你的'醋溜'百菜吧” 我說, 友人們都笑了起來。
“有這說法嗎?字典裏能查到嗎?” 友人(C)喝了一口湯, 笑著問道。“我記著Perish這個詞是不及物動詞呀?”
‘每個字除了它在字典中普遍的意義外,還有它的特殊特征,特殊的生命。文字的情趣就在此。。。’我夾了塊牛肉, 笑嗬嗬地說道。
“曾看過錢老的一篇妙文,嗬嗬,錢老是很善於諷刺的。。。”我接著說道, “文中所描寫得主人公是個 ‘有名望’的作家, 這個 ‘名作家’ 呢後來嚐夠了做作家的滋味, 想在來生隻做一名 ‘作者’ 。‘名作家’解釋說[作者就是隻翻譯,不再創作;我直譯原文,決不意譯,免得吃官司。譬如時髦小說‘Gone With the Wind’,我一定忠實的翻譯成‘中風狂走’,大家注意,Gone我翻譯成‘中風’把聲音和意義都傳達出來了。。。。要不,我改編莎士比亞。。。。。]。
哈哈,大家笑得滾做了一團,被錢老筆下的‘名作者’的翻譯學說所‘征服’
。。。。。。
正在笑著,[東京愛情故事]的主題曲從客廳裏傳出來。(友人家的音響上連著我的MP3播放器)。
“paleink,你喜歡東京愛情故事嗎?。。。”台灣朋友望著我,低聲用中文問道。
。。。。。。
“你們聽得懂她們用中文說的內容嗎?” 友人(C)一邊拿起酒瓶給他(W)斟酒,一邊笑嘻嘻地說著。
“YES” 外國友人答道。
[哦—?想來David也是高人,競懂中文?]我驚訝道,一臉詫異地瞟向他。
‘你們不就是說我們[兩個外國友人] 沒有degree嗎?。。。” 他似乎明白友人的用意,半認真,半玩笑地答覆。
我捂著嘴 (怕嘴裏的飯噴出來),笑得前仰後俯。。。。。
[這兩個外國朋友是友人在當地讀大學和研究生時的死黨兼同學]
終於友人笑了起來,說道
‘Parting is such sweet sorrow
So I will see you tomorrow…’
貼著麵腮的聽筒裏,傳來‘嘀嘟,嘀嘟——’
贅言
本文是一個通過友人之間的調侃來展開語言和翻譯的返影------The doom of Language is the doom of Mind,語言相通即心靈'相通',彼此不費勞舌,即使交流這一閃,那一爍,仍默然相喻。
但這隻是[有時], 人的靈魂寄宿地除了一扇門,還有一扇窗。門是留給客人,留給朋友,留給戀人,是與外界的進出口,而夜晚的窗是注定留給自己的風景,靜靜地銜著夢,花朵和綠葉在窗簾後(眼睛)
沙沙作響
我KEEP SILENT總行吧:)
我生性直率,不會裝模作樣
有些問題,沒必要過份糾纏:)
人是要學會包容的,特別是在網上龍蛇混雜。你希望別人都說好話,讚揚你,就要貼近生活一點,化自己的淵博為我們這些普通人能看懂的白話文字,否則你寫的意境隻有自己懂,那不就是曲高和寡了嗎!
一大早起來,看見你被走廊的批評,想說點社麽。結果看見你的帖,這裏隨便講講,望你不要生氣。
不生氣,有肚量,也是自強,自信的表現哦!
哎,祝周末最後一天 快樂!
您看到論壇裏的爭論了吧,'自戀'的帽子都扣上了,我還能在寫這種STYLE嗎:)
還是多點議論形的學術STYLE吧,嗬嗬,知音少,鞋斷有誰憐
謝謝理解
這篇文章,用你自己的話來講,文字傳神,融生活故事和哲學翻譯於一文,讀起來生動活潑,沒有了晦澀難懂的專業用語。記得,嚴士其老先生說:要普及科學就要走進人們的生活。我想他幾十年前說的就是你這樣的文章了吧?那個錢先生,學貫中外,可是也隻有《圍城》一書能啟發普通世人於渾愕之中。我不敢妄評先生,但是世人如我還是需要白話文章伴一生的。
祝你寫出更多琅琅上口的文章和選出意境相融的音樂!生活就是在自我和他我之間,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流走了。在每個自己的生活區間裏,留下點社麽,是很好的生命記錄和回憶!
共勉!
PS:今天是中國的小年,初五,因為過了今天古人就開始生產和買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