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50)
2019 (55)
2025 (1)
快遞中國越來越難
進入大媽行列之後,我給自己添置行頭的原則之一,是不露痕跡的裝嫩。我覺著,簡單利落,輕鬆有質感的著裝風格,有著不錯的減齡效果。受我的影響,閨蜜玲還有閨蜜丹,也都愛上了休閑款。離譜的是,這邊打折時三四十美元一條的Calvin Klein和Levi's 的牛仔褲,國內的專賣店裏都要超過一千人民幣一條。於是,我在淘到自己喜歡的衣物時,也常替她們買一份,回國的時候,順便把攢下的東西帶回去。她們發來的穿著新裝的嫵媚擺拍,就是對我最好的嘉獎和鼓勵。
疫情之後,回國路斷,等著搬運的物品堆成了小山。五月份的時候,美國超過半數人口打了一針以上的疫苗,病例大幅下降,我琢磨著給親友們發一趟貨。我媽和玲都擔心病毒,不讓我寄。閨蜜丹不介意,我就給她寄了一個七磅的大包裹。我用的是一個專做中美快遞的商家,包裹以10磅為限,六到十個工作日送達,價格也非常合理。丹說,每件衣服都可心,她穿著酒紅色的連衣褲裙的美顏照,粉嫩嬌豔得如同回到了大學時代。
進入十月份,Delta病毒引發的第三波疫情持續消退,受閨蜜丹成功案例的鼓勵,我媽和玲終於對我開了綠燈。我激動不已,去Costco給我爸買了巧克力餅幹,又買了媽媽點名要的維生素D和速溶咖啡。我估摸著需要寄四個大包裹,媽媽兩個,一個食品一個衣物,弟弟一個,玲一個。
老板娘為難地看著我從後備箱裏拖出的幾個大袋子,她說,政策變了,比之前苛刻了許多。寄食物的話,一個包裹最多寄六樣。如果是衣物,一個包裹最多隻能寄三件了。我數了一下,都寄出的話,我至少需要十個包裹。我抱怨,五月份寄包裹時,沒有那麽多規定呀。老板娘說,國內海關的規定更嚴格也更具體了,違反規定的包裹不予投遞,為了對顧客負責,她必須嚴格把關。更糟心的是,郵寄周期也延長了一倍,大約要三個星期才能送達。她建議我,如果決定寄,就要盡早行動,天知道以後還有什麽新規出來。
我精簡了一番,挑出重要的,留下了可寄可不寄的,一共打了七個包裹。郵寄手續繁雜,分類,打包,稱重,最後貼上快遞單子,老板娘和我忙了一個多小時。七個包裹,總共寄費是$125,除去各個環節的開銷,老板娘這一個多小時的勞動,並沒有賺多少。難怪她說,生意太難做,許多快遞公司已經關門了。
剛才看到新聞,國內從11月1日起大幅削減國際客運貨運航班,老板娘的預言,這麽快就兌現了。趕緊追蹤了一下,我的包裹在10月27日送達機場,但願它們已經上了回國的飛機,不受航班削減的影響。
Costco的民生用品和通脹
兩周前的周末,我在Costco購物時,找不到一加侖的玉米油,準確地說,貨架上沒有任何一加侖裝的食用油。我沒往心裏去,周末購物的人多,偶然脫銷可以理解。
上個周末又去Costco,還是找不到任何一加侖的食用油。這個現象有點不尋常,我聯想起最近的漲價和供應鏈危機,決定去囤點大包裝的Kitchen Towel和Toilet Paper。繞到買這些東西的區域,居然找不到我想要的東西。我不甘心,看到一個工作人員,趕緊上前打聽。她指著我巡視過的那片地方說,如果不在那裏,就是沒貨了。前後左右看看,沒有看到一個推著這些東西的顧客,應該是沒貨了。
去超市的時候,特意看了一下,Kitchen Towel和Toilet Paper都有貨,包裝比Costco的小了不止一個數量級,價格卻沒有低出太多。食用油有貨,也比Costco的貴了不少,家裏的油已經見底,幹脆拎了兩瓶。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童年時因為物質匱乏經曆的搶購囤貨,這麽輕易的就回來了。
大辭職
最近學了一個新詞,Great Resignation,指的是疫情下的辭職潮。根據勞工局的統計,僅僅八月份一個月,就有4.3 million人辭職,占到全美勞工總數的2.9%。要知道,這個月,政府前所未有的失業補償已經結束;況且,主動辭職,也沒有領失業福利的資格。疫情讓人們重新思考和安排生活中的輕重緩急;美國勞工通過躺平當了自己的救世主;現在,輪到雇主們著急了。
疫情以來,我所在的部門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離職現象,一個大約15個人的團隊,迄今為止走了五個,占到總數的30%。離職原因五花八門。第一個走的,是我帶出來的華裔小夥子,沒完沒了的疫情,讓他下了回國和家人團聚的決心。第二個離職的,因為身體原因。第三個,據說現在還在夏威夷海灘上曬太陽。第四個是我博客中寫過的Robert,他以73或74歲的高齡,跳槽到一家更中意的公司,夠勵誌吧。
最後離職的這位是我的頂頭上司,他的離開,讓我覺得非常意外。一年多之前,他空降到我們組,他通過廢寢忘食的工作,終於贏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我想知道,他為什麽會選擇前程大好之際離開。告別午餐的時候,他在表達不舍的同時,解答了我們的疑問。他選擇搬回明尼蘇達,為了離年邁的父母近一些,更重要的,他想擁有一棟屬於自己的,有大院子的不湊合的房子。現在的南加州,百萬出頭的房子,隻要安全和交通尚可,大概都是老破小的樣子。
芯片短缺
芯片是一個專業詞匯,但是,它的短缺和漲價,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汽車芯片的短缺,影響了各大車廠的出貨率,連帶的,是新車和二手車價格的飆漲。
我的工作電腦需要更新了,公司IT通過HP給我下了訂單。因為芯片短缺,我需要的這款電腦一直沒有現貨。排隊等待了將近半年之後,HP取消了這個訂單。
我負責的多款公司的產品,在銷售正熱的時候,因為芯片供應跟不上,到了斷貨的邊緣,被迫選用替代芯片重新設計。新的設計相當於一款新的產品,需要全麵的評估和檢測,也要重新申請相關的輻射和安全認證。重新設計導致的成本上升,商家或者消費者,總有一方要買單。生產過剩,這個資本主義的典型特征,竟然因為疫情改變了。
同意你的觀點,疫情是變化的契機,但很多變化不會隨著疫情退卻和複原了。
這世界變化太快了,一切都回不去了,至少最近幾年裏。
問候迪兒,疫情之下做什麽都不容易,物價飛漲,去超市隨便買點東西就一百刀。你們那兒居然大辭職,我們這兒就怕丟工作,各有各的想法。
意大利米蘭的老太太,從不出遠門,但就是傳染強者,還有法國當時的航空母艦在大西洋遠行,從未著地,艦上有官兵中毒,諸如此類等等,何解?
估計是吃了冰凍的肉食品而招毒的。
歐洲媒體不報導,是因為影響巨大,反正冰凍食品值得懷疑,目前大家都在防範中。超市的老板,不輕易進口國外的冰凍肉食。
中國必須要清零,要不一個強者帶毒,狂掃一大批醫院,中國人多無法子應對,應對不來就死人。
國外不同,隻要醫院能夠承受的,就開放,一旦醫院入院指數達標,又馬上關城,封路。
大家策略不同,都是因地製宜的政策。反正公民健康至上。
我覺著人們已經被病毒折騰疲了,生活已經基本正常了。可是疫情中發生的一些變化,也許會永久影響我們的生活。
不過美國這邊的價廉物美恐怕也會一去不複返了。現在的服裝,打折力度和過去無法相比。我寄出的東西,都是之前陸陸續續囤的。現買的話,要多花許多銀子。
我也想給國內家人寄點啥,可寄什麽呢?我們這啥都不便宜,比歐美貴多了,比中國還貴,實在想不出。可能也就美國找工作容易,我們這盡是倒閉的,丟了工作,再找就難了。一個愛爾蘭鄰居7、8月份剛丟了工作,老婆死了,還有2小孩,想躺平都不行,難啊
菲兒在旅行嗎,多嚐美食,多拍美照,等著你的分享。
所謂物品帶有covid-19病毒的說法應該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限製包裹進入是不是和這個也有關?我炒菜用牛油果油,感覺還可以。好開心看見迪兒更新,冒泡問候親愛的朋友們!:)
我和你的心意是一樣的,許多人的心意也是一樣的。萬聖節傍晚,我從外麵騎車回來,我家鄰居失望地說,今年來要糖地孩子好像不多。
我回家趕緊問老公,他說來了幾批,都是小小孩。做晚飯和吃晚飯的時候,我們一直很注意,生怕錯過了敲門聲。最後的結果不錯,一大袋糖幾乎發完了。
正如你說的,疫情的確改變了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但是,最本質的東西沒有變!還有,我提到的改變,也未必都是壞事,放慢一點生活的步伐,對自己對環境都會有益的。
今年的萬聖節,我以為沒有孩子上門來討糖了,沒想到竟然來了三波孩子來敲門。門鈴響起的時候,我的眼睛竟然濕潤了!我為美國人鼓掌驕傲!疫情的確改變了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但是,最本質的東西沒有變!這是最重要最值得欣慰的!好高興迪兒又寫博文了,問候親愛的迪兒。:)
正準備去快遞呢,這麽多信息,看樣子越來越難啊。 看見博主說“中美快遞”, 我那天找到費城一個快遞公司叫“中美快遞”, 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呢?
幾個月前,我因為工作關係,需要給深圳的一個供貨商寄一套無線鍵盤和鼠標。因為公對公,我去了主流的UPS,門店要收六百多美金。雖然是公款,我還是覺得太貴了。
我們公司自己有shipping部門,用的也是UPS。因為疫情大都在家工作,公司允許員工選擇住家附近的郵寄公司。受不了這個離譜的價錢,我專門回了一趟公司,結果公司的寄費在一百塊左右。Shipping部門的人告訴我,USP的門店是加盟性質的,收費非常高。
但是,這些做中美快遞的華人公司,也許為了競爭吧,價錢的確有點太低了。
說了一大堆,供你參考。
七個包裹 $125, 這生意確實沒法做.
前幾天我用 USPS 寄一件衣服去澳大利亞, $70, 現在還沒到呢.
疫情是一個分界嶺,估計再也回不到從前了。好久不見,問好迪兒。
我也看到了病毒自毀的消息,真是這樣的話,疫情結束有希望了.
也是今天看見朋友微信說,從11月1日起大幅削減國際客運貨運航班,看來郵寄東西是越來越難了。
疫情真的讓這個世界改變了許多!
我們年初時買了一輛新車,想著把舊車賣了吧,由於忙,沒有及時賣,最近一看,wow,嚇我們一跳,舊車竟然還漲價了,真意外!
日本的疫情突然下降,有好消息說,新冠病毒開始自我滅絕,期盼著這一天快點到來!
疫情在好轉,國內的控製卻日益嚴格。
聯儲會不斷放水,大量的貨幣必然導致通脹。
有個朋友的老公是賣車的,錢從來沒有這麽好賺過。車廠大概也要想想未來的經營策略了。
很久了,芯片總的來說供過於求,技術含量低的芯片幾乎是白菜價,很多芯片公司舉步維艱。現在,好不容易揚眉吐氣了,以後,大概也要想想怎麽少費力多賺錢了。
我個人覺得,個人包括行業都懶惰一點,少做點無用功,也許可以減少浪費,減緩氣候變化呢。
疫情在好轉,國內的控製卻日益嚴格。
聯儲會不斷放水,大量的貨幣必然導致通脹。
有個朋友的老公是賣車的,錢從來沒有這麽好賺過。車廠大概也要想想未來的經營策略了。
很久了,芯片總的來說供過於求,技術含量低的芯片幾乎是白菜價,很多芯片公司舉步維艱,好不容易揚眉吐氣了,以後,大概也要想想怎麽少費力多賺錢了。
我個人覺得,個人包括行業都懶惰一點,少做點無用功,也許可以減少浪費,減緩氣候變化呢。
前幾天我用 USPS 寄一件衣服去澳大利亞, $70, 現在還沒到呢.
疫情真的讓這個世界改變了許多!
我們年初時買了一輛新車,想著把舊車賣了吧,由於忙,沒有及時賣,最近一看,wow,嚇我們一跳,舊車竟然還漲價了,真意外!
日本的疫情突然下降,有好消息說,新冠病毒開始自我滅絕,期盼著這一天快點到來!
昨天下降到個位數了。真希望就此清零啊!
國內做事像是打了雞血,高亢得不行。如此草木皆兵的,除了中國,是不是隻剩北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