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50)
2019 (55)
父母所在大學的家屬院,事實上已經是一個老年社區了。天氣好的時候,路上是蹣跚而行的老人,綠化帶裏是家人或保姆推著的,坐在輪椅上的,或清醒或糊塗的老人。當然,也有年輕一點,身體狀態好的,清晨,學生區的操場上,花園中的空地裏,到處是他們練拳跳舞的身影。
作為中國第一代的大學生,曾經風華正茂的他們,已經到了垂老之年。每次回家,即使隻有兩三個星期,也每每看到布告欄裏新帖的訃告,其中有不少是我兒時認識的叔叔阿姨。麵對那些熟悉的名字,記憶中依舊年輕鮮活的麵容,我感到說不出的悲涼。我希望,如果我有幸活到那個年齡,當失去成為日常的時候,我能夠從容麵對。也正因為這方麵的考量,這些年,我開始一些宗教方麵的探索,希望通過信仰獲得力量。
衰老本身並不可怕,但是,衰老導致的智力退化,行動和生活能力喪失,對本人及親人造成的身體及精神方麵的雙重壓力,是沒有這種經曆的人無法體會的。父母所在的家屬大院,這幾年就發生過兩起相關的自殺事件。
去年春節回家,媽媽說,還記得曾叔叔嗎?他也有點癡呆了。小時候,我家和曾叔叔家住在一棟筒子樓裏。曾叔叔長著一張娃娃臉,見了我們,喜歡逗樂,還喜歡講故事,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叔叔。我想象不出他如今的樣子。
回到美國,和媽媽微信報平安。媽媽的回複是一條讓我震驚的消息:曾叔叔的老伴今天臨晨從位於28層樓的家中跳樓。這樣慘烈的結局,讓兒女如何麵對。
後來得知更多細節。那時,春節剛過,曾叔叔的女兒女婿尚在家中。女婿起夜時,看見丈母娘站在陽台上,還關心地詢問她的狀況。老人說半夜睡不著,心裏悶,想在外麵透透氣,讓女婿回去睡覺。
顯然,老伴無法適應曾叔叔的身心改變,進而自己出現了嚴重的抑鬱狀況。可惜,多數人對精神健康的重視嚴重不足,也缺乏這方麵的基本常識。否則,這場悲劇也許可以避免。
另一個相似的跳樓事件發生在幾年以前,死者是我弟弟的中學同學。他是獨子,父母生他時已過中年。當年因為高考失利,精神受過一些刺激。單位根據他家的具體情況,給他在大學安排了一份工作,他的症狀早已緩解,也正常結婚生子。
父母生他時年齡大,讓他更早麵對父母的衰老和病痛。先是媽媽老年癡呆,不久,年逾九十的父親也幾乎臥床不起。重壓之下,他的抑鬱症複發了。他上班時神思恍惚,單位同事怕他出事,派人把他送回家中。
麵對老弱病殘的一家人,隻會加重他的抑鬱。老父親看到兒子爬上窗台,急喊孫子拉住爸爸。還未成年的孩子哪裏拉得住,眼看著爸爸從窗口墜下。兩位老人由單位安排進了養老院,不久,先後離世,一個家庭在短短時間裏不複存在。
衰老,病痛還有失智,是一個無法回避的話題。應對這個挑戰,比物質準備更重要也更困難的,是精神方麵的準備和支持。
開博兩年多了,這一段,是我從寫博中獲益最多的一段時間,寫作的過程,也是理清思路,和自己對話,甚至發現潛意識的過程。寫到這一篇時,我意識到,我每次回家並不忙碌,但筋疲力盡的狀態,其實是巨大的精神壓力造成的。我媽媽的無可理喻的強勢,其實也是巨大精神壓力的一種轉移和釋放。
我相信我更理解媽媽了,包括她的固執,強勢,甚至積物。多年了,我們一家人深陷其中,有自始至終的愛和相互扶持,也有無助抱怨甚至相互傷害。除了陪伴以外,必須在精神上幫助不自知的父母,我別無選擇。
正如“藍藍蟹”說的,我不是一直在國內,我的負擔其實最輕,我最沒有資格抱怨。作為這個家庭的一員,我也沒有權利放棄。
最近有家人住進hospice, 麵對衰老和死亡,人生太多無奈和沉重。無論如何,caretaker 要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家人,enjoy life while you can.
迪兒多多保重!
就是這樣,無解,深深的無力感。
看了你的幾篇相關文章,就像看了我自己寫的日記。我現在不管是回去陪伴他們,還是遠離他們躲在國外,都是處在抑鬱的心裏狀態。對身邊的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缺乏愛心,對任何人的抱怨都反感。打不起精神做事,身體上也覺得很疲勞,睡眠有問題,還出現了一堆沒有病因的毛病。很同情你。麵對的是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 無解!
———————
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沒有誰能躲得過去。
盡己所能,隨遇而安。
年老的日子不好過。
我自己的體會,老人們說的話,都不要太當真了,尤其個性好強的老人,他們的情緒變化快,不穩定,都是自然的事情。如果想每一件事情都努力勸解,還沒等說清楚,可能又來其它情緒了……
大方向對就好了,負麵情緒不管它們怎麽來,來的是什麽,無論如何聽到後不糾結,隻要努力保證從你這裏流向他們的情緒是正能量就行了。化解消化負麵消息的辦法,就是不深究,隻看大方向。求得自己心安,求得父母心安就大吉了。
迪兒,請原諒我在你這裏羅羅嗦嗦,我實在是想幫你一點點,雖然我說的很可能全都是廢話。:-)
還要再羅嗦一句:不要辭掉你的工作,那樣情況會更糟。
發生在你弟弟同學身上的事情是很悲慘,但這是可以避免的。為什麽兩個老人不早早送進養老院呢?據我所知道的情況,西安的保姆不貴,我有個好朋友在西安,養老院也不會太離譜。我弟妹的外婆是老年癡呆症,她有7個兒女,但老人還是住養老院的。每周7天,每天都有一個孩子去看望她,給她帶好吃的,陪她聊聊天,我覺得這種安排很好。
我相信我更理解媽媽了,包括她的固執,強勢,甚至積物。多年了,我們一家人深陷其中,有自始至終的愛和相互扶持,也有無助抱怨甚至相互傷害。除了陪伴以外,必須在精神上幫助不自知的父母,我別無選擇。
=======================================同感,我那裏有個94歲身體很好,退休金很高,有三個孩子在同城,還能自理的老人也從22層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