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0009

世界真奇妙,生活真美好
正文

三.一聲歎息

(2016-03-05 14:44:55) 下一個

. 一聲歎息

         晚上到達雅典,沒能看清市容。經過一夜的休息,折磨我的牙痛腰痛已經大大地減輕,全身輕鬆,精神煥發。雅典的夏天幹熱,熾烈的陽光晃的使人睜不開眼睛,天上沒有一絲雲,早上七八點鍾的溫度已達華氏八十幾度,攝氏30多度。雅典就坐落在大海邊,微微的海風吹來,卻沒有帶來多少涼爽和濕潤。

         導遊和司機接上我們向景點進發。坐在車裏,環顧窗外四周,前後左右的打量,這才注意到這個城市的容貌。雅典被連綿不斷的山巒圍繞著,隻有一邊麵海。山,不是青山,沒有給人鬱鬱蔥蔥的視覺,但是城市裏還是有很多綠色。道路兩邊,是不高的樓房,樓房外表裝飾也非常簡單普通。基本沒有看到過高樓大廈,我印象中的歐式古老傳統建築幾乎看不到。如果不是因為衛城和幾座公元前的神廟為佐證,看不出這座城市與悠久的曆史有何相幹。形容歐洲很多城市可用“古樸典雅”,這裏有著幾千年文明史的雅典,就單獨城市建築本身,沒能帶給我古典美的享受,卻隻能用“質樸平淡”來形容,平淡的令人頗感窘蹙寒傖。

         一種奇怪的景象映入眼簾,幾乎所有居民住宅公寓樓頂上高高低低,參差不齊,樹滿了魚骨天線。這在美國,歐洲,或中國的大中城市中20年前就已看不到了。我曾問導遊, 這是忘記拿掉還是故意留在房頂上?回答是: 

         “正在使用。” 

         “為什麽不用 Cable(閉路電視)?  ”我問。

         “月費很貴,大家都沒有錢”“” 導遊回答。

我沒有好意思再問小耳朵(衛星電視)。這才讓我恍然悟出我們住的賽佛利婭旅館(Zafolia  Hotel)4星級,寧可免費提供還算豐盛的早餐,卻每天要收8歐元wifi上網費且速度很慢。在高科技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這裏的落後是母庸置疑的。

         車子穿越了數條街巷,令人驚奇的是,好幾條稍寬敞的商業街上,滿牆,滿街,到處都是塗鴉,甚至高架橋的橫梁上也被噴塗上。假如它很藝術,便使人感覺舒適。隻因為是亂塗,原本幹淨的街道就顯的髒亂差。問導遊為何不刷掉?她的回答不無道理:

         “刷幹淨,他們會再塗。”理由牽強,但實在。

         “這裏的犯罪率是否很高?”我問。        

         “一些失業無事做的人,總要找點事做,發泄發泄,犯罪率並不高。”她說。

這回答令人匪夷所思,失業本來就沒錢,卻有錢買塗料!希臘今天的失業率竟高達21%以上,犯罪率不高?看來確實是文明起源的國度。我們也確實感覺到希臘人文明禮貌,不急不躁,慢條斯理。

         雅典夏日晝長夜短,晚上九,十點鍾天才開始暗下來。大約七點鍾我們走進一家離旅館不太遠的街邊小餐館,晚餐準備品嚐當地風味。女服務生很熱情的讓我們就坐,遞上菜譜,然後我們便開始等待。20分鍾後那女人緩緩地走來登記我們的點菜,又過了20-30分鍾,我們耐不住了“可以快一點上菜嗎?”環視小店,隻有我們和另外一桌客人。那女人邁著古典矜持的希臘式方步微笑著走過來“很急嗎?   飯菜馬上到”。匆匆吃完,離開小店時快晚上9點鍾了,天還亮著。我們也學著希臘人不急不慌,悠然的走回旅館。希臘人的“不慌不忙”是出了名的。

         街上走著的人們步履閑適,無論早上晚上你看不出上下班尖峰(rush hour),看不到竟爭的腳步,看不出賺錢的意識。看不到像美國人,或中國人那樣緊張急促的爭分奪秒,隻爭朝夕。希臘人的“悠閑”大約是所有到過那裏的人有目共睹的。不過,是“悠閑”還是“懶散”差異就在於你如何理解。比如,我們的導遊每次做完簡單講解後便說“自由活動”,然後買一瓶啤酒一邊涼快去了。另一位導遊兼司機,每到一個景點,他本人不進裏麵,簡單做一下介紹,便車裏睡覺去了,希臘人有午睡的習慣。你不能說他們不專業,但是不夠敬業。說的好聽是“悠閑”,可我認為是“懶散”。

         一場債務危機,把希臘的缺陷暴露無遺。希臘在歐盟國家中屬於經濟發展滯後的國家,人均月入1000—1500歐元。債務累計共欠3150億歐元,年國民生產總值不到2100億歐元。可是看不出希臘人有危機感,似乎人人都在得過且過。如隻知國際市場中的橄欖油是意大利生產的,不知希臘是橄欖果生產大國。全國樹木的54%是橄欖樹,而90%的橄欖果出口到意大利榨油,增值幾十倍,然後希臘再進口意大利橄欖油,不可思議。在裝修中用的意大利石灰岩石料(limestome),是由意大利人在希臘開采,運回意大利加工出口全世界。為什麽不學意大利人呢?又比如造船航運業,在歐洲曾幾何時希臘名噪一時,今天它遠遠落後於荷蘭,丹麥和歐洲許多其它國家,為何不查找原因呢?

         再從小的方麵舉例,例如“科林斯”偌大個景點門外空蕩蕩隻有個售票亭,如果在旁邊設有休息廳,同時銷售冷飲和紀念品之類,就會有更多遊客前往。“科林斯運河”岩石中開鑿的運河,公元前6世紀就開始醞釀開鑿,公元67年開挖第一鏟到1881才年真正動工至1893年使用工業化手段完成大部開始啟用,直至1939年才全麵竣工,這一偉大的工程隻有一座小橋供遊人參觀。假如旁邊建立一個展覽館有實物有說明效果必會事半功倍,還可以提供就業機會。所有景點的門票隻有6—12歐元,即使翻倍仍比歐洲其它國家和美國的景點門票便宜很多,票價可提高。作為我們這些遊客都看出了端倪和商機,希臘人如何思考呢?

        我們到達雅典時債務危機已經爆發,所有銀行關門停業,隻有ATM機工作一次提款隻許50歐元。大多數零售店和小餐飲店隻收歐元現金,不收美元,因為他們懶得換算。不像土耳其人是銀子就收,由於刻板和懶散希臘人丟掉了很多賺錢的機會。危急時刻,街麵上很平靜,海邊沙灘照樣曬太陽,喝啤酒,釣魚,仍如此“悠閑”。也許他們認為2000多年前的祖先對人類特別是西方做出了超凡的貢獻,今天該他們享用了。

        希臘地處地中海沿岸,和其它地中海國家一樣擁有碧海藍天,陽光沙灘。古老的神話傳說,童話般小島仙境,加之久遠深邃的曆史,每年竟然吸引著1500萬人次的外國遊客造訪這裏。旅遊業產值占GDP的五分之一還多。靠著祖先留下的眾多神廟,賺取了大量外匯,本就缺乏憂患意識和危機感的希臘人,當然債務危機到來之際還能如此悠然。

         幾天的時間,不過是粗略的感覺,膚淺的認知。這個缺少動力,缺乏幹勁,更不要說象他們的祖先那樣富有智慧和創造力,沒能讓我看到希臘偉大複興的希望曙光。還債變得遙遙無期,隻有兩個辦法,要嗎借更多的債去還最初的債,要嗎再來個《辛醜條約》割地賠款。對此我所能表達的隻有“一聲歎息”。

( 待續)

上一篇:   時空穿越

下一篇:   後會有期                                                                               

木子 

2015-8-1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