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個為情所傷女子的內心獨白(音頻)

(2016-08-22 08:14:38) 下一個

                一個為情所傷女子的內心獨白

                       焦大

朋友!

你談過戀愛嗎?

你失過戀嗎?

你還記得被負心人背叛時

那刻骨銘心

撕肝裂肺的心痛經曆嗎?

如果你已經忘掉的話,

那麽你聽吧!

(注意播放器上的讀秒)

樂曲一開始,描述的是一個禪院內,青燈古佛,一經孤守的場景。一位眉清目秀的年輕女子,剛剛削發為尼,身披法衣,手持木魚,在閉目誦經。高胡和洞簫奏出她那略帶傷感和幽怨的誦經之聲。沉悶的鼓聲代表著不遠處佛塔裏傳來的陣陣鍾聲。注意2:17處的那幾小節高音,那是女尼發自內心深處的悲戚哀歎和呐喊!因為她念著念著,心緒不由得想起自己新近出家前,那剛剛失去的愛情,和那個離她而去的負心人。

從2:33處開始,樂曲轉入第二段。女尼開始變得心煩意亂起來。代表鍾聲的鼓聲隱去,替而代之的,是那猶如捶打在她心頭的木魚聲。節拍也由第一段的4/4拍,轉為較為急促的2/4拍。她越思越想越悔恨,內心的起伏也越來越激動。從3:14處,樂曲的節奏進一步加快,直到3:37時,達到高潮。女尼終於忍不住聲淚俱下,泣不成聲,昏倒在地。樂曲在平靜而壓抑的氣氛裏,結束了全曲。

《禪院鍾聲》這首嶺南音樂的傑出代表作,是粵樂大家崔蔚林先生作於1939年至1940年間。此曲采用的是嶺南音樂特有的“乙反”調式寫成,曲調流暢自然,低沉抑鬱,一如天籟之音,高遠絕俗,韻味雋永。編排配器也很講究:高胡和洞簫是嶺南音樂的經典樂器,外加三弦和揚琴。打擊樂方麵,前半段裏用的是大鼓和水子(碰鈴),後半段是木魚,用以渲染禪院裏的寧靜,肅穆又有些蕭殺的氣氛。

所謂“乙反”調式,其實是高胡的一種定弦方式。體現在調式上,就是大量地運用7(低音)4兩音,使音樂的情緒淒涼、悲切、哀怨纏綿。該調式音樂大多用來表現傷感、不幸和心情難過等一類內容。和京劇裏的反二黃有異曲同工之妙。

曾經有人給此曲填詞,並演唱。由於是嶺南音樂,所填的詞,用粵語演唱更有味道。但其實,我覺得還是無詞的原曲更好聽,此處無聲勝有聲。因為,人的心靈情緒,有時候是無以言表的。隻有用音樂的旋律才能抒發。

一般認為,西洋音樂長於揭示人的內心世界,而中國古代的音樂和民樂,多用來描述場景,烘托氣氛。比如,著名的《十麵埋伏》,《春江花月夜》等等。聽完《禪院鍾聲》,你不得不承認,此說也不盡然。《禪院鍾聲》在揭示人的內心情感上,絲毫不輸西樂,是一個很好的反例。

話再扯得遠一點兒:人的健康養生之道,在於情緒的適時,適度的宣泄。遇到高興事兒,慶祝一下;遇到不順心,或是痛苦的事兒,也需要及時的疏浚發泄一下。從這個意義上講,《禪院鍾聲》就是一劑心靈的止疼片,一貼膝蓋的傷濕膏!至少對我很管用!您若需要時,不妨也試試它。

若對緩解您的症狀有幫助,可別忘了再進來給我點個讚!謝了。

海外原創, 版權所有, 未經作者雨斤同意, 請勿轉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焦大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墨墨指出。改好了!
momo_sharon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喜歡的一首樂曲,焦大的鏈接點不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