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觀網友談論京戲《汾河灣》,《武家坡》等,其中涉及兩個姓薛的:薛仁貴和薛平貴。此二人均為唐代人,一般人常常將二者混為一談。其實,薛仁貴是唐初絳州大將,真有其人。而薛平貴則為後人杜撰的人物,且虛構其為唐末人,因為曆史上沒有薛平貴的記載,隻有關於他的民間傳說和戲曲。而薛仁貴在《舊唐書》《新唐書》中均有記載,說他是山西絳州龍門人。唐太宗李世民征伐遼東時,薛仁貴應募投軍並在與遼軍的戰鬥中驍勇善戰,立下戰功,爵位甚高。所以,在民間薛仁貴征東(高句麗)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
雖然薛平貴的故事不見於元曲,然而可能在元代以前就存在,且隻流傳在西北一帶。京劇《武家坡》本是由秦腔借來的,其事既不載於正史而偏偏附會到唐代,且提到西涼,所以薛平貴的故事可能是唐宋間西北邊疆的產物。
另一種說法認為薛平貴即是五代十國時後晉的石敬瑭。清代人崇彝的《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裏說,石敬瑭為後唐李氏婿,又為契丹所立,國號晉,即戲中“由西涼歸來即皇帝位”;其嶽父丞相王允,實指長樂老馮道,故薛平貴實乃石敬瑭之化名。但經考證,石敬瑭實為後唐明宗李嗣源之婿,而這裏既稱他是李氏婿,不知為何又拉到馮道身上。所以,其事雖略有相符,卻有穿鑿附會之嫌。
五代十國是中國曆史上最高產的年代。高產什麽? 皇帝!您想想,從唐亡(公元907年)到宋立(公元960年),區區五十三年,光傳統意義上的中原腹地,就換了五個朝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還不算周邊偏遠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稍微像樣一些的,少說也有十個之多,號稱十國。這些大大小小的“王朝”,基本上都是父親篡權得逞,然後傳給自己那不肖的兒子,僅一兩代的短命王朝。所以,每個“皇帝”平均也就隻幹三五年的光景。哎,要不說咱們中國人好起哄,愛紮堆兒,“山裏的猴,歘球都歘球”。我看,中國眼目前兒,還真不能沒有共產黨。否則,還不得出亂子,又要高產皇帝啦。
後周柴榮的龍椅,後來被自己的都點檢(五代時的禁軍最高統帥官,相當於現在的北京衛戍區司令)趙匡胤搶了去,改國號為宋,史稱北宋是也。這是公元960年的事兒。趙匡胤後來“燭影搖晃一命亡”,又被弟弟趙光義取而代之。公元979年,趙光義派潘美圍攻北漢都城太原,擊退遼國援兵,劉繼元投降,十國的最後一個政權北漢滅亡。至此十國時期才宣告結束。
如果說,民間廣為流傳的王寶釧和武家坡(秦腔叫五典坡)的故事裏的薛平貴真是石敬瑭的話,那這個“薛平貴”還真是個遺臭萬年的主兒。為什麽呢?因為石敬瑭為了借契丹遼太宗耶律德光之助建立後晉,雖然他比耶律德光年長十歲,卻稱耶律德光為父,自稱兒皇帝。真是寡廉鮮恥,令人作嘔。後來,又在後晉的天福三年(938年),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得遼國的疆域擴展到長城沿線。失去燕雲十六州的戰略緩衝,導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數民族的鐵蹄下。
史學家一致認為,北宋和南宋的最終滅亡,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有人甚至認為,如果沒有蒙古人鐵騎的蹂躪踐踏,基於南宋當時的科學技術的發達程度,人類工業文明的發祥地說不定不是在不列顛,而是在中華大地。四百年後,直到朱元璋把元順帝趕到北方大漠,建立大明,才算收回了燕雲十六州。從這個意義上講,石敬瑭真可謂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當然,他本就不是漢人,是沙陀人。但,沙陀人應該也算在中華民族以內吧。
曆史一瞬間就煙消雲散。我們現今還唯一能看得到的那時候的東西,也就剩下天上的月亮了。當然,太陽也是那時的,可你裸眼敢看它嗎?對我來說,還有一樣當時的東西,可以觸摸得到:石敬瑭當年鑄造的錢幣“天福元寶”。
我一共收藏有三枚天福元寶。五代十國的錢幣,全都是仿照唐錢“開元通寶”的形製而鑄的。文字也是仿照歐陽詢所寫的八分書字體。隻是,由於連年戰亂,銅材和工匠奇缺,所鑄錢幣和唐錢的精美程度沒法比,大都粗製濫造,文字模糊不清。而且,由於是短命王朝的鑄幣,流通的地域小,流通的時間短,存世極少。市場價格也很不菲的。
玩錢明誌,勿忘國恥!
(我每次把玩此錢時,都往地上吐一口唾沫,心裏暗罵一聲“狗日的石敬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