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巴黎的美,美在各種文化風格的撞擊與矛盾之間,那麽,有巴黎後花園之稱的盧瓦河穀則恬靜美麗,有著最古典優雅純粹的法蘭西風情。
盧瓦河是法國第一大河,向西注入大西洋。英法百年戰爭期間,法國王室逃到盧瓦河穀避難,在最美的中遊一段修建了許多行宮與狩獵的城堡。這些建於中世紀和文藝複興時期的城堡:漢白玉的羅馬式圓頂與廊柱,直指天際的火焰哥特式尖塔,掩映在濃墨重彩的藍天白雲森林河水中,美輪美奐若隱若現宛如仙境,遠遠望去,仿佛“猶抱琵琶半遮麵”的絕世美人。
盧瓦河上最具盛名的三座城堡,分別是香波堡,雪儂梭堡與昂布瓦茲城堡。它們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與個性。令我更加深信:建築,是大地上生長的精神植物。而法國皇室留下的許多奇事軼聞,令我對眼前的古堡充滿探幽尋密之好奇。
(絢麗宏偉的香波堡)
香波堡是盧瓦河流域城堡群中最大的城堡,它絢麗宏偉,彰顯無上王權,頗具帝王之姿皇家氣概。當香波堡出現在我眼前,它給我的第一印象竟像是巨大蛋糕上插滿了蠟燭,或一個個造型圓潤漂亮的香檳酒瓶,供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夜夜笙歌。
香波堡的部分建築出自達芬奇之手,其在建築上的影響幾乎可與《蒙娜麗莎》在繪畫中的地位相提並論。說起香波堡便不得不提到達芬奇設計的”雙旋轉樓梯”:兩座螺旋狀樓梯圍繞著一個共同的鏤空軸心交錯上升。兩個同時上各自樓梯的人,可通過樓梯的內芯開口看見對方,而不會當麵相遇。頗有點:“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感覺。
其實兩個在樓道相遇之人,比雞犬之聲的距離近多了,如若兩人是閨蜜,她倆完全可以趴在相對的開口上閑話家常。可當初的設計理念並非如此,而是為避免王後與情婦這對天敵,彼此相遇進而發生“肢體衝突”。但這令我有點疑慮:為何要從內芯開口讓她們彼此看見呢?看見了恨得牙癢癢卻鞭長莫及。為何不從外側開口,隻看風景不看人,眼不見則心不煩嘛。可我是建築領域門外漢,達芬奇如此設計總是有其道理的。古今中外,總是上演一幕幕宮廷爭鬥戲,讓女人們為一個權力中心的男人爭風吃醋明爭暗鬥。依我之見,不管是王後還是嬪妃,女人們均是無辜的,問題出在製造矛盾的男人。總的說來,這世界還是男權的世界。
(冷峻威嚴的昂布瓦茲城堡)
昂布瓦茲城堡冷峻威嚴,曾保護著王室的安全,是小王子們“童年的花園”。查理八世誕生於此,弗朗索瓦一世,亨利二世等及他們的孩子們也都在這裏長大成人。它的聲名遠播,還因為文藝複興的巨匠達芬奇在昂布瓦茲城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當年,法國文藝複興藝術的偉大支持者弗朗索瓦一世,邀請達芬奇從意大利來到昂布瓦茲,任命他為“禦前第一畫家,工程師,建築師”。並承諾:你將在此自由地思考,幻想和工作。
來到昂布瓦斯後的達芬奇,更加專注地致力於繪畫,運河建造,城市規劃,建築以及各種發明創造。他的40多件發明,其中涉及到軍事,機械,飛行器,天文,水利等等……總之,天上地下,達芬奇幾乎無所不通,無所不能。這令我難以理解:一個人,窮其一生,怎麽可能有那麽多時間精力來學習並完成那麽多知識與學科?更別說研究及創造發明?俗話說:“一生隻做一件事”,看來確隻針對於我們俗世之人,而達芬奇是天才,是巨匠,簡直就是上帝之手。
幾百年前達芬奇的諸多理念,早已超越現代,比如,素食者達芬奇之養生主張:欲保身體健康,未饑餓時,切忌貪口腹之欲;並主張順應自然,人應該吃當地當季的蔬果。天才的達芬奇,非常勤奮刻苦:“充實的一天會帶來一個好覺,充實的一生會帶來安靜的死亡”。
達芬奇與國王弗郎索瓦一世私交甚篤。達芬奇居住的克魯莊園,受贈於弗郎索瓦一世。我們從昂布瓦茲城堡出來,步行約10多分鍾便到了達芬奇故居。克魯莊園的地下室有直通昂布瓦茲城堡的地下通道,當年,弗郎索瓦一世常常通過此密道來造訪達芬奇。而有不同畫家的不同版本,均描繪了同一個主題:67歲年老的達芬奇,在年輕的弗郎索瓦一世懷中閉上了眼睛。所以坊間有傳,兩人為同性戀?但我竊以為,人類的情感與心胸是闊大而豐富的,並非八卦般雞零狗碎。
達芬奇卒後被安葬於昂布瓦茲城堡旁,國王的私人禮拜堂---聖.於貝爾禮拜堂。這座有著火焰哥特式風格的禮拜堂,十分肅穆精美,進門左邊,便是達芬奇之墓,大理石的墓碑上方是達芬奇浮雕頭像,下麵名字斜上方,雕有一枝素雅玫瑰。而墓室內,常年瓶插一大捧新鮮欲滴,純潔美麗,暗香浮動的香水百合。
(聖.於貝爾教堂內的達芬奇墓碑)
(達芬奇在弗郎索瓦一世懷中閉上了眼睛)
通往雪儂梭城堡,是一條寬闊的林蔭大道。雪儂梭城堡位於昂布瓦茲以南,橫跨盧瓦河支流謝爾河上,是眾城堡中,唯一建在水上的城堡。雪儂梭堡倒映在水草蔓延,魚兒嬉戲,碧綠清亮的河水中,情調十分優雅浪漫,風姿綽約。《紅樓夢》曰,女兒是水做的骨肉,在水中央的雪儂梭堡被稱為“女人的城堡” 。這裏先後有多位王後,寵妃及貴婦在此居住,脂粉氣濃重,留下許多香豔纏綿的故事與傳說。感覺每位王後的生平,都足以編成一部吸引眼球的宮鬥連續劇。
1547年,14歲的亨利二世繼承王位,同時接手了雪儂梭堡,繼而將城堡作為禮物,贈給年長他20歲的情婦狄安娜。狄安娜成熟美麗,幹練慧黠,而14歲因政治聯姻的年青王後卡特琳,對宮中繁文絮節不甚了解,全由狄安娜從旁插手,儼然王宮真正的女主人,代表王室出席各種活動與慶典。狄安娜集國王三千寵愛於一身,風頭正勁的她,憑借自己的智慧與商業頭腦,在城堡東側修建了在當時最時尚,最具藝術色彩的“狄安娜花園”,並在謝爾河上架起長橋,使雪儂梭堡成為世界上唯一帶橋梁的城堡建築。
年事稍長後的王後卡特琳,得知丈夫亨利二世與狄安娜的曖昧關係後,兩個女人展開了爭寵與爭堡的明爭暗鬥。直到1559年,亨利二世去世後,失寵多年的卡特琳,終於利用王後特權把狄安娜遠遠趕走,收回城堡並解心中怨恨。被趕走的狄安娜,曾一度將雪瓦尼城堡占為己有,後遷入“冷宮”蕭蒙城堡,孤獨終老。
王後卡特琳的才能一點不輸情敵狄安娜,她收回雪儂梭城堡後,大興土木,重新整頓。她將露天長橋封閉起來,改建成雙層廊橋,橋欄兩邊各有多扇大窗,陽光充足,風景優美;地上鋪有黑白相間的瓷磚,兩頭有造型精美的壁爐,頂上有盞盞華麗的燭形吊燈,是舉行盛大節慶活動的絕佳位置。她在城堡西側建造了另一座法國式花園“卡特琳花園”,把城堡裝點得更為美麗。不僅如此,卡特琳還具有治國安邦之才,作為攝政王,卡特琳在她的綠色辦公室超控著整個法蘭西王國。真的是:“誰說女子不如男?”“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看來此話不虛。
卡特琳等五位王後的臥室保存完好,珍藏著16世紀雕刻精美的家具,及一係列聖經故事掛毯等等。除卻遺孀露易絲王後臥室的灰色冷色調,其他王後均是粉紅等暖色係。臥室中間是典型的文藝複興時代的臥具,優雅的床柱支撐著大床(因整個房間太大,視覺上顯得床較小)的華蓋,垂下精美繡花的繁複床幔。這頗像中國舊時代的木床,床柱雕梁畫棟,華蓋圍帳中,整張床像個小房間。據說,當時歐洲的王公貴族們都是坐在床上睡覺的。一是認為臥姿是死人的姿勢,二是怕吞下自己的舌頭。
(古堡內的紅色床幔)
那間灰色冷豔的臥室是露易絲王後的,房間的裝飾處處流露出服喪時期的悲哀。她在國王夫君亨利三世被刺殺後,便退隱雪儂梭城堡,從始至終遵循王室服喪的禮儀,身穿白衣,被稱為”白衣王後”。宮廷深深深幾許?貴為王後的露易絲,後來幾乎被王室遺忘,竟無法維持作為國王遺孀的生活而舉步維艱,最終在祈禱與冥思中聊度餘生。在她逝世後,法國王室再未踏足雪儂梭堡,之後的一個世紀,城堡數次易手。
露易絲.杜邦,是女作家喬治.桑的祖母。據說喬治.桑的前衛思想均來自祖母。杜邦夫人是18世紀雪儂梭堡的主人。當年這位風華絕代的美人,是一位思想非凡的女性,堪稱法國啟蒙運動時代卓越優雅的代表。杜邦夫人的沙龍裏聚集了當時最出色的精英。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狄德羅,豐特內勒等均是座上賓,沙龍充滿濃厚文化氛圍。
杜邦夫人善良慷慨,她平時扶弱濟貧,所以在法國大革命爆發期間,當地居民義無反顧全力護衛城堡,加上杜邦夫人的聰明機智,她將城堡內的教堂用於存放木材,掩蓋了其宗教色彩,才讓整個城堡逃過劫難,免遭摧毀。
雪儂梭城堡另一位傳奇的女主人,便是巧克力家族的西蒙娜.梅尼耶。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西蒙娜作為護士長,把城堡的雙層長廊改建成戰時醫院,2000多名傷員在此得到救護。二戰期間,她多次英勇地救助抵抗組織成員,謝爾河成為德戰區與自由區的分界線,許多人都是在西蒙娜的幫助下,穿過雪儂梭城堡長廊走向謝爾河左岸,獲得了自由。
是這些美麗聰慧的女性成就了雪儂梭城堡,還是雪儂梭城堡成就了這些傑出偉大的女性?或許是相輔相成的。走出安謐幽靜的城堡,仿佛走出時光的長河。旅行的意義就像人生的意義,不在於走過多少路,而是如何走過。行萬裏路卻不思索僅為打卡,相當於郵差。
回望雪儂梭城堡,倒映在藍天白雲的水中:地上一座城堡,水中一座城堡。在金色陽光照耀下,波光粼粼,遺世獨立,美得不可方物。而河裏綿綿不絕,絲絲縷縷的水草,不知深藏纏繞著多少,過往不為人知的故事?
(謝爾河上風姿卓約的雪儂梭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