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反“臺灣間諜”行動意外讓臺與他國情報合作曝光
隨著國家安全部門“2018-雷霆”專項行動中破獲的百餘起臺灣間諜案部分細節公佈,臺灣當局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被曝光。如此鐵證如山麵前,臺當局第一反應當然是百般抵賴,開始各種表演。
首先臺灣陸委會稱是子虛烏有,蔡英文更是稱其為“假新聞”。然而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在近日對外媒的一席談話中,不僅“大方”承認了臺灣刺探祖國大陸情報的事實,還連帶供出了“幕後黑手”。
臺灣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卻高調接受採訪,表示這麼做是為了讓相關國家對安全環境有更深入的瞭解。“他們也許對臺灣更感興趣,想瞭解更多而不是敬而遠之。”吳釗燮說。
這無異於不打自招。其實臺灣情報機構與外國情報機構的交流由來已久。在大陸時期“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就是美國與國民黨情報機構合作的產物。美方根據雙方商談內容擬定了一個名為《友誼合作計畫》的方案。在這個方案中規定:“美國提供給國民黨軍統局技術、器材、械彈、軍用物資;國民黨軍統局提供人員給美國海軍,在中國沿海地區和被日軍攻佔地區,建立水雷爆破站、氣象情報站、情報偵察站、電訊情報偵譯站、行動爆破站。”
中美合作所結束後,所剩餘的物資包括辦公傢俱、桌椅板凳床等以及特工使用的手銬、槍支等全部移交給國民黨軍統局,用於對中共和革命群眾的鎮壓。
1949年之後,尤其是朝鮮戰爭之後美臺的情報合作更為熱絡。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美國將中國當作“蘇聯陣營”的假想敵,希望搜集大陸的防空電子情報,但又怕犧牲美軍,並擔上侵略別國的罪名;於是,美方找到一個替代方案:利用國民黨既急於“反攻大陸”,又急需美國援助和支持的心態,讓臺灣來做對大陸的偵察。
於是美、臺合作,在1952年成立一個負責偵查大陸的機構,代號為“西方公司”。其下轄的“黑貓中隊”、“黑蝙蝠中隊”。“黑貓中隊”使用美國最先進的U-2高空偵察機,能升高至7萬英尺,最大航程7000公裏,續航時間9小時。“黑貓中隊”的任務主要是利用拍照設備,搜集地麵情報。“黑蝙蝠中隊”很多時候還要負責向大陸空投文告、傳單、口糧等物品。
從1961年-1972年,“黑貓中隊”共完成任務122次,損失飛行員27名、U-2偵察機12架。在這122次任務中,以他們偵查大陸原子彈實驗的任務最為著名。“黑貓中隊”還對設在蘭州、包頭等地的核反應爐進行了空中偵查。1972年,美國與大陸發表聯合公報,“黑貓中隊
”和“黑蝙蝠中隊”隨後宣佈解散。
由此美臺情報交流進入低潮期。冷戰結束以後,尤其是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美國對臺軍事人員交往明顯升級,逐漸建立了穩定的對話模式,雙方情報人員的交往也有所突破。一九九六年三月以及一九九七年一月和八月間,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和臺灣國家安全會議又先後進行了三次高層對話。伴隨著美臺間人員交往與接觸的升溫,美臺還建立了“軍事及情報危機處理聯絡中心”,以共同處理臺海事態。
隨著美臺情報合作的內涵日益擴大雙方人員的交流範圍也日趨廣泛。除了情報工作本身的需要外,美臺還通過諸如軍事技術人員培訓、評估和考察團以及民間學術團體的方式來加強交往。臺灣方麵於一九九八年成立了“通信電子資訊局”,以替代以往的通電局,並積極選派優秀人員赴美進修,參觀訪問美國的自動化指、管、通、情係統,以期作為臺軍情報/電子戰的骨幹力量;臺灣向美國採購的電子戰係統在二零零一年陸續運抵臺灣時,也有美軍的的操作和維修技術人員隨行赴臺。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記者童宜報導2005年6月13日,據《自由時報》等臺灣媒體報導,為協助臺灣強化所謂“國家”安全與情報體係的決策程式,美國政府已於6月初悄悄委託前美國國家安全會議亞洲主任、中央情報局高級亞太情報官、蘭德公司高級安全顧問蘇葆立(Robert Suettinger)來到臺灣,並對臺灣情報人員進行培訓。
依據美臺情報合作協定,美國在向臺灣派遣情報人員的同時,臺灣每年也可以向美國派遣一個情報代表團,並且每年舉行一次雙邊情報交流會議。美臺之間最重要的一次情報合作是1996年臺海“導彈危機”期間,當時,中情局提供的衛星偵察圖片成了臺灣研究大陸導彈部隊動態的最重要依據。但美方隻向臺“國安局”出示沒有解讀的衛星圖片,而且是“隻借不給”,即新圖片出來後,中情局派人送至“國安局”,讓相關人員看後立即收回。
2005年英國著名軍事刊物《簡氏防務週刊》報導,美臺設在臺北市陽明山的針對中國大陸的監聽站已曝光。監聽站的主要任務是監視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和廣州軍區的部隊動向和無線電通信,所獲“信號情報資料”可以通過人造衛星直接傳送到美國。《簡氏防務週刊》報導說,美國國家安全局與臺灣“國安局”、“國防部電訊發展室”進行技術合作、共同管理的這個監聽站,主要是搜集、協調及處理臺灣各地信號情報站搜集到的信號情報。那些柱狀天線不論是環狀圓形還是矩陣方形,據說都可以“有效監控”大陸東南沿海的軍事活動和無線電通信。
進入新世紀以來,更多地引入第三國參與,成為美臺情報合作的新趨勢,也使美臺情報合作在未來更具戰略意義,體現出雙方的國際戰略意圖。作為美國亞太軍事同盟關係中最重要的日本,以及被定位於“正在對自身未來發展方向作定位的大國”印度,則扮演了參與美臺情報合作的第三國的角色。
美國、臺灣和印度合作,通過監聽站截取中國的軍事情報,是美臺情報合作的新形式。其具體做法是:臺灣和美國出錢、出技術,印度出人,負責監聽站的操作,搜集中國西藏、新疆、青海和四川的電子情報;每7—10天,通過美國外交郵件把截獲的密碼送往臺灣;臺情報部門有關方麵對破譯後的情報進行分析,然後報告給臺灣和美國有關當局,以便掌握中國的軍事動態。
隨著中國大陸的崛起,臺灣與印度的安全合作正在迅速增加,臺灣對大陸軍力部署情況的瞭解讓印度特別感興趣,印度軍方高級官員會定期去臺北進行交流。“我們依賴臺灣,因為他們持續關注著中國大陸。”來自印度的消息源如是透露。
其實對大陸情報感興趣的不止有美日印,還有澳大利亞。有報導披露,臺灣當局與澳大利亞也在持續接觸,不過跟印度一樣,雙方合作更偏向於軟性的情報合作,而非武器專案。
正如筆者在《央視報導反臺灣間諜工作內容,你get到了什麼資訊?》所說,臺灣間諜竊取的很多情報是與美國共用的。大陸“反臺灣間諜”行動表麵上是打擊臺灣間諜的活動,等於間接打擊美日澳印的間諜活動。(張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