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IA在香港:監控、滲透與行動

(2019-08-18 01:57:47) 下一個

最近有許多文章和報道指出,中國香港的亂局背後有CIA的身影,但往往語焉不詳。筆者杜佳根據解密資料,為讀者挖一挖其中的來龍去脈。

1947年,美國《國家安全法》(公法80-253)生效,中央情報局依法成立,它作為美國聯邦政府直屬部門,專職為總統的決策提供情報依據。

CIA從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大量文件解密,讓我們得以窺探其中不少奧秘。

深耕細作香港站

CIA成立後,在香港設立派出機構(以下姑且稱之為“香港站”),以點帶麵,統合麵對大陸和東南亞的情報工作。

香港站至少有兩個部門,分別是情報組和行動組。前者收集情報,後者負責偵察、滲透,以及其他各種“髒活”。

CIA最關心的,自然是“對手”在香港的部署。

1

(CIA:中共在香港的黨組織。)

這份文件沒有標注時間,但是從下文的內容可以推斷,大概是1948年。文件的內容是中共在香港的黨組織,具體到機構和門牌號。

2

(CIA:中共的黨組織。)

這份文件是1950年10月11日,時間上比上一份稍晚,內容更加詳盡,具體到人。

另外有文件記錄中共黨組織在香港的互動。聯絡街頭地點、日常事務,甚至某領導人某時在某地所做何事,都有詳細記錄。

3

(CIA:香港工會成員名單。)

這份文件發布時間是1960年2月6日,記錄了香港左翼工會成員名單。文件記錄詳盡,每人的名字、職位、住址都在上麵。

同時,文件還記錄了香港工會的活動情況。如1949年10月1日,工會發出秘密備忘錄,支持職工要求增加工資的鬥爭。既然是“秘密備忘錄”,那就不是靠公開渠道得來的,想必是潛伏在工會的CIA暗樁提供的。

4

(CIA:中共在香港的青年組織。)

這份文件發布時間是1949年9月2日,內容是中共在香港的青年組織,包括組織架構和主要活動。從報告上來看,CIA知道不少內幕,如組織開展學習活動,了解“五四”青年節的意義等。

1948年是解放戰爭最激烈的階段,國共地下鬥爭亦白熱化。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中共當地組織處於秘密狀態,可還是被CIA摸了個底透。可見CIA的鬥爭意識很強,手段很高明。

1950年1月30日,香港電車工人工會組織罷工,後工會領袖劉法、植展雲被港英當局驅逐。7月12日的報告中,CIA認為香港紡織工人會發動罷工。這類情報,不一而足。

從1950年代開始,直到70年代,以工會為主幹的香港左翼,數次發動對港英殖民當局的鬥爭,可是效果都不如意。CIA掌握詳細情報,可以協助港英當局,讓殖民地政府或先發製人,或發動精確打擊,或知道對手底牌,因此無法撼動。

CIA在香港布局,精耕細作,超過70年。如果現在我們發現CIA在香港有很大能量,更能搞事情,不應該感到奇怪。

外國廣播信息服務處

CIA專門負責從公開渠道收集並分析情報的機構,是“外國廣播信息服務處”(Foreign Broadcast Information Service)。

5

(CIA:外國廣播信息服務處組織架構,1979年4月25日。)

注意在“分析組”一欄,中國被單獨列出。同樣在“每日匯報”一欄,中國也享受單獨關注。這要靠設在香港的“派出機構”,也就是香港站來實現。

根據解密文件,信息服務處在香港的日常工作包括訂閱報紙、收聽新華社新聞廣播,並利用在香港和大陸的潛伏人員,收集大陸的各種情報。

他們收集情報的範圍十分廣泛,政治、軍事、經濟、民生,全方位覆蓋。

6

(CIA:東北的農業建設。)

如這份文件,發布時間是1950年9月18日,內容是東北沈陽附近的國營農場用上了拖拉機,實現了農業機械化。這在東北曆史上是首次。農場使用兩種型號的聯合收割機,“即使在最低速,這些機器每小時能收割、打穀23到24畝地”。

注意括號裏的“新華社”(Hsin-hua),情報來源是公開的新聞報道。

隨著廣東解放,中國政府的宣傳機構也跟隨而來。廣東人民廣播電台建立,各縣建立廣播站,一方麵收聽新聞,一方麵接收上級命令。

7

(CIA:南中國的宣傳戰。)

這本是現代國家基層治理的正常舉動,可是CIA如臨大敵,在1950年6月13日發布的文件中稱“很明顯,最近的舉動是‘冷戰’措施”。CIA針鋒相對展開宣傳戰。以香港為基地,CIA確保中國大陸能收到“美國之音”、“自由中國之聲”,和其他被CIA控製的香港“反共”電台。

偵察和滲透

不僅如此,CIA還負責協調美國針對中國大陸的偵察、滲透行動。

根據CIA行動部門1969年1月6日發布的季度報告,在1968年10月1日到12月31日期間,CIA組織了6次航空偵察,使用U-2高空偵察機。美方的偵察範圍從南麵的海南島,到北麵的上海,飛機沿著20海裏領海線飛行。

為了滲透,CIA有一個“馬甲”公司,叫“美國航空公司”(Air America),它的前身是“民用航空運輸隊”(Civil Air Transport)。

該組織打著“民用”的旗號,其實大有來頭,其前身竟然是抗戰時大名鼎鼎的“飛虎隊”。

抗戰結束後,陳納德將軍退役並留在中國。後來解放戰爭爆發,這位鐵杆反共的“美國友人”決定自帶幹糧,招募飛虎隊舊部,組建“民用航空運輸隊”,用美國的飛機,給國民黨軍隊運送補給,同時轟炸解放區和解放軍陣地。

8

(CIA:《CIA與紅色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戰爭》。)

如根據這段記錄,在太原戰役時期,陳納德的飛行員不停地為閻錫山部提供補給。在最後階段,每天飛行30架次,飛行員一次可獲得100美金的獎勵。這些經驗後來被用在了柏林危機上。

熟悉解放戰爭曆史都知道,太原戰役進展緩慢,打了大半年。1949年4月25日,太原才解放,比南京解放還晚了2天。看來,這件事情上有美國人的“功勞”。

筆者杜佳曾經總結過美國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各種幹涉。事實上,中國長期以來也是美國的幹涉對象,隻是中國把美國人的代理人趕出了大陸。

1950年8月,CIA出錢買下民用航空運輸隊,改名為美國航空公司(不過在很多文件上依然沿用舊名),活動中心在香港。

CIA利用民用航空運輸隊空投特務,滲透中國大陸。

1952年11月,1架民用航空運輸隊的C-47運輸機在東北被擊落,CIA特務約翰·唐尼(John Downey)和理查德·費克圖(Richard Fecteau)被俘。兩人分別被法庭判處終身監禁和20年有期徒刑。

解放戰爭結束後,部分國民黨殘部敗退緬甸,企圖積蓄力量,反攻內地。

對於這些部隊,敗退台灣的國民政府把他們組織起來,編號第93師。在CIA的授意下,民用航空運輸隊飛越東南亞的崇山峻嶺,為他們提供空投補給(同時賺取外快)。

“直到1951年,民用航空運輸隊給他們提供補給,讓他們能夠組織12000人規模的反攻,進入中國雲南省。”

根據《邁阿密先驅報》1971年10月18日的報道,美國航空公司擁有飛機170架,數量上超過了達美航空公司,與美國第5大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的機隊規模接近。

美國航空公司與美國援外組織(USAID)合作,以對外援助和運送人道主義物資的名義為秘密行動作掩護。所以我們下次看到美國援外組織進入某熱點地區,有理由懷疑那是CIA的特務。

“新鴉片戰爭”

這股殘兵敗將畢竟沒有成氣候。眼看所謂“戡亂救國”沒有希望,他們在緬甸(和金山角地區)占山為王,種植鴉片,做起了毒品生意。

毒品從東南亞到美國,大概的路線有3條。其一,從緬甸出發,途徑泰國、新加坡,達到香港,然後乘坐美國軍機進入美國。其二,從緬甸或者老撾到越南,然後新加坡、香港、美國。其三,93師、台灣、美國。

不管是國軍93師,還是其他軍閥,隻要不支持共產主義,就是美國的意識形態盟友。CIA在東南亞的重要任務就是支持他們,防止紅色潮流蔓延。從這個角度上來講,CIA和民用航空運輸隊至少間接涉毒。

有媒體爆料CIA直接販毒。

1971年4月22日,密蘇裏大學新聞社發文稱CIA和東南亞的毒品貿易脫不了幹係。鴉片的生產和銷售都掌握在“自由世界”手中。當地的大毒梟,不管是國軍93師還是老撾將領溫·拉迪功(Ouane Rathikoune),背後都有CIA的影子。

“(美國航空公司)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援助所謂‘國軍殘部’93師,在緬甸被稱為‘鴉片軍’;此外還一直充當鴉片貿易的主要運力。”

在老撾,主要種植鴉片的是住在山區的苗人。CIA給苗人空投補給,1962年幫助苗人建立隆城基地。《遠東經濟觀察》(Far East Economic Review)的記者卡爾·斯特洛克(Carl Strock)潛入隆城,發現美國航空公司的T-28飛機,CIA特工和“成堆的生鴉片”。

強調技術手段

在1970年代後期,CIA進行改革,弱化秘密行動職能,強化情報收集、分析職能,並強調使用技術手段收集情報。

簡而言之,就是轉化為“技術宅”。所以80年代的CIA香港站月報,多了很多購買設備,甚至房租漲價這樣的內容。

從這些報告中可以推斷出,CIA香港站與美國駐香港領事館在一起辦公,大概是為了節省房租吧。

不變的是對中國的“關心”。香港站有專門的“中文監控組”(Chinese Moniters),專門盯梢大陸官方媒體。大陸的重大活動,領導人出席與否,新聞如何報道,都會被當作情報分析。每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是分析重點。

同時,CIA與當地的西方媒體有關聯。一方麵利用媒體收集情報,一方麵給媒體提供新聞素材。

經常觀察西方媒體的人,一定對“匿名情報官員”這個提法不陌生,現在我們知道了這是從何而來。

1984年5月3日,紐約州共和黨參議員傑克·坎普(Jack Kemp)發動決議,支持香港所謂“民族自決”(98屆國會,H.Con.Res.299)。不過大概由於缺乏支持,這條議案沒有下文。

然而在5月的月報中,CIA香港站全文引用了這條議案。難道這是在表態,CIA支持香港搞所謂的“自決”?還是在說CIA會推動相關政策?

電子監控全球

到了21世紀,技術手段已經今非昔比,網絡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場所。除了在公開渠道收集情報,CIA還開發了一套竊密工具。2017年3月7日,維基解密泄露了CIA的網絡武器庫,代號“第7倉庫”(Vault 7)。

維基解密爆料的文件顯示,美國駐德國法蘭克福領事館,實際上是CIA的特工據點,監控範圍包括歐洲、中東和非洲。文件稱,特工們持有外交護照(即“黑色護照”),作為身份掩飾。

可見,CIA和美國使領館的確在一起辦公。

現實中不比美國大片,CIA的特工也不能在蘭利總部敲敲鍵盤就黑入全世界的設備。許多外接設備,需要特工手持外接設備現場入侵,所以才有這些事情。

9

(CIA的入侵軟件。)

CIA為此開發了各種入侵軟件,如上圖這款,激活後會把自己裝扮成雷鳥郵箱(Thunderbird),然後收集並上傳被入侵電腦中的數據。

10

(CIA:“母巢”使用手冊。)

“母巢”(Hive)是一種植入軟件,可以讓CIA特工植入對方電腦的操作係統。根據CIA文件,“母巢”可用於植入Windows 2000、XP等主流操作係統,和Solaris、Linux等不太主流的係統。通過植入,CIA可以控製對方電腦,竊取機密信息。“母巢”還帶有自我刪除功能,保證做事情不留痕跡。

針對蘋果的操作係統,CIA開發了專門的工具,讓特工可以入侵並控製對方手機。維基解密曝光文件的時間從2010年到2015年,蘋果係統從IOS 4進化到了IOS 9。針對每一代係統,CIA都有入侵工具。

針對安卓係統, CIA也開發了24種工具。

就連“智能家具”也不能幸免。

11

(CIA:“哭泣天使”係統。)

CIA開發的“哭泣天使”(Weeping Angel)係統可以入侵對方網絡電視,把電視變成網絡麥克風,收錄對方的談話。如上圖,CIA在三星F8000智能電視網絡上測試該係統。

如果對方的網絡電視比較高級,安裝了攝像頭,還會被綁架成為CIA特工的網絡攝像頭,拍攝視頻上傳。

就這樣,《1984》裏老大哥用來監視民眾的“電慕”,被CIA實現了。

針對市場上的主流殺毒軟件,CIA有專門的對策。

文件還強調,特工在辦事情的時候,技術人員在設計入侵軟件的時候,手腳都必須幹淨,不能讓對方看出來是CIA幹的。

從戰後到現在,技術迭代進化,但是CIA對全世界的監控和幹涉是不變的。至於有沒有讓美國更安全,就不知道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彪悍的小石頭不用多說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