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68)
2017 (136)
2018 (148)
2019 (185)
2020 (305)
2021 (215)
2022 (127)
2023 (142)
2024 (142)
最近,特朗普在對華貿易戰中使出新招,要和約70多個國家進行貿易談判,其中的要點就是孤立中國,讓這些國家決定,是選擇和美國做生意還是和中國?
據美國財政部長說,特朗普先向各國普遍增稅,然後誘使中國首先報複,美國突然拖刀,把矛頭集中對準中國一個,是一個事先設計好的圈套。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稱,這是要讓中國意識到,以前那種盤剝美國和“其它國家”的方法,行不通了!相反,有75個國家,以不同方式和美國溝通,並且沒有采取任何報複措施。因此,對這些國家暫緩實施“對等關稅”,但10%的普遍關稅則立刻生效。
原來讓中國人沾沾自喜的特朗普這種向全世界宣戰的蠢辦法,現在看來是個圈套。將中國單獨拉出來打,美國的勝率大多了,而且那些慶幸被免除高關稅的國家,對10%的關稅根本沒意見了,還像中了彩票似的。準備觀望的國家,如歐盟,西班牙,被嚇住了。而特朗普認為中國的那種盤剝,激起了世界各國的共鳴,他們都將和美國站到一個戰線上。
這種盤剝,是指中國的產業政策,把什麽東西都搞成白菜價。中國製定了2025計劃,迄今幾乎完全成功了,現在中國不但在低端產品上達到壟斷,已經開始壟斷高端了。中國的生產力,已經可以以絕對優勢的效率和價格生產出全世界所需要的所有產品。現在,在AI方麵,中國又在複製那一套了,將DEEPSEEK開源,國家和私人投入重金,先內卷激烈競爭,最後鬥出一個戰無不勝的大力神,再到世界舞台上,其競爭力幾乎是無敵的了。這一套在電動車,電池,光伏等產業戰無不勝,在AI上也會勝利!
特朗普認為,全世界人恨中國,比恨希特勒都甚。但他可能高估了,就算在美國,也不是個個恨中國,畢竟價廉物美,誰不喜歡呢。世界人也是如此,比如越南,要讓他在中國和美國間選邊,是非常難的。越南人已經在曆史上犯了一次錯,選擇了蘇聯來對抗中國,結果虧大了。這次如果要他一定要選,可能還是會選擇中國,或者陽奉陰違,比如禁止轉口貿易,美國哪有能力去執行呢。再說越南本國隻有些農產品,資源,要這些去交換中國的工業品,不虧啊。大多數國家都是如此,中國畢竟隻是提供了商品,不是要奪人家的土地人口,不是希特勒!
實施了這種孤立政策幾天下來,中國似乎並未屈服,而那些觀望的國家,反而脾氣大了不少,似乎是要用中國作為籌碼,來和美國叫板。美國是個言論自由的國家,很多媒體,對特朗普的政策進行分析,認為很不靠譜。中國的實力被低估了,實際上中國的製造業比美國強三倍,以購買力平價作為指標,中國的經濟實力是美國的2倍,中國手裏有貨,美國手裏有錢。《基督山伯爵》裏有個守財奴,被強盜綁架到山裏,讓他用10個金幣換一塊麵包(平常可以買一噸麵包),讓這個守財奴心疼到死,也實現了伯爵最誅心的報複。這說明,有貨比有錢更有力!
美國發起貿易戰的根本原因,還是大國競爭,守成大國對崛起大國的必然反應。美國發現,自己已經高度依賴中國,而在戰爭中起決定作用的製造業,已經落後於中國。製造業外流也帶來了工人的失業,造成國內的紅脖子難題。特朗普就是靠紅脖子起事的,他必須以某種程度兌現他的競選諾言。關稅的事,也不能說他是臨時起意,在競選過程中,他就一直在提,各國10%, 中國60%什麽的。理論基礎也有,是一些高端的經濟學家寫的方案,不能認為完全是瞎搗鼓。
二月份那時,用芬太尼為借口,特朗普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加關稅,是試應手,本來他設想中國會和他談,那時就可以探探習近平的底牌。習近平和特朗普已經交過手,覺得特朗普是個流氓,不講信用,上次就被他唬住了,簽訂了個喪權辱國的條約,需要在兩年內額外買2000億美元的美國貨才能把關稅降下來(後來特朗普下台了,中國也沒兌現)。所以這次習近平堅持隻有在下麵的人談好後,他才會和特朗普直接對話。但同時,中國也做好了準備,Plan A plan B Plan C, 嚴陣以待了!
特朗普從全麵開戰到集中作戰,是精心設計的也好,是權宜之計也好,現在的問題是美國變得騎虎難下了。就算對一個力量小得多的對手,也很難單獨用經濟手段打敗它,如美國對古巴,朝鮮,更不要說對一個勢均力敵了。 拿破侖1806-1814對英國的經濟封鎖就是一例。
拿破侖在軍事上橫掃歐洲,但對付孤懸海外的英國及其殖民帝國,還是一籌莫展。於是就開始實施對英國經濟封鎖,除了法國外,其它歐洲國家,包括被征服直接控製的,或依條約屈服的,都必須嚴格遵守,不得和英國進行任何貿易。拿破侖的意圖,是依靠經濟封鎖,讓英國經濟崩潰,被迫屈服於法國。
但法國顯然高估了自己在經濟方麵的控製能力,盟國對此非常反感,走私猖獗,根本難以控製,反而法國自己的經濟被反噬,因為封鎖造成物質缺乏,物價飛漲。而那些被控製得弱的盟國,如俄國,就公然對抗法國的禁令。拿破侖決定征俄,結果把自己搭進去了,造成自己被流放,強大的帝國瓦解。
拿破侖的大陸封鎖與特朗普的孤立中國政策,本質上都是以經濟壓製手段來打擊對手的戰略舉措,但都高估了自己對他國的控製力,低估了全球互聯互通的反作用力。
可以說,曆史上的某些“戰術幻想”,即使換了時代,也容易重演。隻是這次,不是炮艦和騎兵,而是芯片、供應鏈與數據。如果特朗普不改變戰略的話,失敗是大概率的事。
前幾天,我聽到一位專家說,美中貿易,美國賣給中國的東西(如金融服務、高科技產品),都是非常非常貴的,利潤率非常高。而中國賣給美國的東西(如襪子,鞋),都是非常非常貴便宜的,利潤率非常低。
所以,如果隻從交換的角度來看,美國賺大了,並沒必要改變現狀。
但是現狀有兩個問題:
(1)美國賣給中國的東西,如金融服務、高科技產品,都是白領幹的。藍領工作逐漸消失,藍領沒落,美國社會怎麽辦?
(2)如果不打仗,藍領沒落就沒落吧。但是,如果打仗,沒有製造業,光靠金融服務、高科技產品怎麽打?
所以,要挽救藍領、考慮將來打仗,美國確實有必要改變現狀。但能不能改變現狀就很難說了,現在人人都想幹金融服務、高科技,沒人想煉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