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68)
2017 (136)
2018 (148)
2019 (185)
2020 (305)
2021 (216)
2022 (127)
2023 (142)
關於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不是猜想了。英國和德國的政策文件,已經作出了可能性很大的預測,北約將做好在今後5年發生大戰的準備。至於智庫的分析報告,則更將大戰發生的時間定在2025-2027年之間。
二戰後,雖然有冷戰,但人類還是經曆了70餘年的總體和平時期。從力量均衡的理論來看,前50年冷戰時期,是美蘇的核均勢保持了和平;後30年,是美國一枝獨大主導了世界,維持了和平。而從2013年起,以中國崛起並不甘於韜光養晦的習近平上台,俄國恢複元氣要報蘇聯解體之仇為契機,同時美國的力量因為反恐戰爭而削弱,世界力量的均勢發生變化。現在的國際形勢,和一戰,二戰爆發前都有相似之處。
和一戰前相似,表現在出現了多個霸權的爭奪,特別是有明顯的崛起大國和坐成大國的鬥爭,一戰前是英德,現在是中美。和二戰前相似,表現在冷戰中失敗但實力猶存的俄國意圖報仇,要恢複以前的勢力範圍;而覺得勢力範圍不配自己實力的中國也在擴張,冷戰勝利國美國力圖同時壓住兩頭。二戰前,是在一戰中失敗但實力猶存的德國意圖複仇,要恢複以前的勢力範圍,在一戰中沒有得到好處的日本,意大利和俄國也在擴張,而一戰的既得利益者英法企圖遏製這些挑戰力量。
和一戰不同,二戰是逐步發展的,就在1939年9月1日爆發時,德蘇還是盟國,日美還沒有開戰,中日還沒有宣戰。現在很像二戰的初步階段,歐洲已經開打,但北約還未直接卷入,但摩拳擦掌;中東打成亂局,美國已經直接卷入,伊朗相當於一戰中的奧斯曼,二戰中的意大利,也實際上已經卷入,把俄國卷入隻是時間問題。中國相當於二戰時的日本,主要戰場在亞洲,和美國的矛盾已經非常尖銳。
與上兩次世界大戰不同的是,現在嚴重的氣候問題,可能成了促成世界大戰的催化劑。
在曆史上,氣候是影響政治的一個重要因素。以下是一些中國曆史上氣候變化導致動亂的例子:
風調雨順的時候,往往是所謂的盛世。氣候變化可以通過導致自然災害、糧食短缺、疾病和社會動蕩等方式,對政治產生重大影響,也會影響國際關係,沒得吃的遊牧民族就會南下屠掠。一部中國曆史,可以很大部分用氣候來解釋!
氣候問題對世界局勢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自然災害: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如洪水、幹旱、颶風和火災等,將對基礎設施、糧食安全、能源供應等造成嚴重影響,並可能導致大規模的人員傷亡和流離失所。這些災害將使各國麵臨巨大的挑戰,並有可能加劇國家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資源爭奪: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平麵上升、土地退化等問題,將加劇對水資源、土地資源、糧食資源等的爭奪。這些資源爭奪將成為各國競爭和衝突的焦點,並有可能引發國際衝突。
社會動蕩:氣候變化導致的自然災害、糧食短缺、疾病等,將加劇社會不穩定。這些不穩定因素將為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等勢力提供生存和發展的土壤,並有可能導致國家安全的威脅。
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氣候問題有可能成為世界大戰的誘因。例如,如果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導致大規模的人員傷亡和流離失所,並引發國際援助的爭奪,那麽有可能導致大國之間的衝突。此外,如果氣候變化導致的資源爭奪加劇,並引發國家之間的競爭,那麽也有可能導致國際衝突升級。
目前,對氣候變化最敏感的非洲,出現了動蕩。多次成功的政變發生,多個國家仍然在軍進行曠日持久的內戰。俄烏戰爭極大影響了非洲的糧食供應,中東戰爭影響了航運。中國控製了非洲的資源,會引發歐美的反彈。氣候變化導致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不一定發生在台灣,而更可能發生在非洲。
也許,氣候問題的真正解決,隻能依靠戰爭!就像曆史上發生了無數次那樣,戰爭和動亂大量消滅了人口,緩解了人口和資源的矛盾。現在怎麽搞綠色能源,都無法中和碳排,人類這樣下去一定滅亡,可能用不了一百年。但如果來一場毀滅性的世界大戰,消滅掉一半人口,相對應的也消滅掉大半的碳排,氣候問題將迎刃而解。人類如此才能得到新生!
讓我們深吸一口氣,來迎接這毀滅性的,但也是救世主式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吧!
現在各國爭得是發展的機會和主持分利的地位,起碼各國人民現在還是承認要競爭也要合作才有更好的結果。
這個過程裏,吃獨食的,護不住自己地盤的都是會被排擠的。但應該不會出現二戰/一戰那種零和的爭鬥,以巴衝突就是個例外,國際社會對以巴衝突的態度就說明了大家其實都不太願意回到過去那種赤裸裸的零和,那樣誰都沒有了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