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68)
2017 (136)
2018 (148)
2019 (185)
2020 (305)
2021 (215)
2022 (127)
2023 (142)
2024 (142)
在7月9日這個特朗普對等關稅緩衝期結束前的日子,特朗普發出了給14國的擬定關稅,還特別公布了寫給日韓領導人的信,寫明了他的要求: 日韓將從8月1日起被普遍征取25%的關稅,這還不包括行業稅(如對汽車,鋼鐵征取的特別稅),如果對方報複,報複多少,美國的關稅將在這25%的基礎上加多少。
前幾天,美國宣布了和越南達成了協議,大致內容是,美國對越南產品征收20%的關稅,轉運貨物40%關稅,而越南對美全部零關稅。這個太離譜明顯不平等的協議,想必是美國給其它國家的一個範本: 這就是你們能得到的最好條件!美國政府官員還大言不慚地說,這是一個一邊倒(one sided)的協議,是一個偉大的勝利!如果美國在戰爭中打敗了勢均力敵的蘇聯,這樣宣傳還有點意思,以強淩弱欺負一個小國,值得這麽宣傳嗎?
對於中國,美國也沒鬆口,以免給別的國家一個壞的榜樣,“敢鬧就能贏”:在8月11日之前,如果無法達成協議,就恢複145%的關稅!
有人計算了一下,現在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實際平均關稅是51.1%, 而中國對美國產品的實際關稅是32.6%。 按2024年數據,美國對中國貨物出口額約為1435億美元,美國從中國進口貨物總額約為4623.8億美元,美國對中國的貨物貿易逆差約為3188億美元。
在4月份開始的兩國撕逼中,結果美國頂不住了,中國的貨比美國的錢更有力,否則美國商店貨架都要空了,所以美國讓步了。但3個月過去了,美國的商家或者補貨了,或者改變了供應鏈,情況有所改善,美國的態度又強硬了。如果中國拿好果子吃,這不是欺軟怕硬嗎,如何去逼別人?大家都會看中國這個壞樣,而不學越南這個好樣了!
美國的條件大致是,如果中國要保住50%的平均關稅,就需要給美國零關稅,保證稀土自由供應,並保證在很多領域開放,而且要大量購買美國希望出售的產品,如農產品,石油產品等......
中國也有軟肋,自從失去了房地產業這個支柱,中國就把寶押在外貿上。這個方麵,有很多爭議,麵對習近平的隻有兩個選擇,或者提高內需,這就要求改善福利保障體係,提高工資,減稅.... 使得老百姓願意花錢,敢於花錢,但福利國家實現經濟增長的證據不多,美國內需強的實質並不是福利好,而是美元霸權,而中國沒有國際鑄幣權。於是剩下了的選擇,就是提高產能,這也是習近平那一代人學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核心論點,物質決定意識,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但是巨大的產能,必須要有消費者,才能轉化為財富,消費者無法來自國內,隻能來自國外!
2024年中國總出口額1.4萬億美元,除了美國的4623.8億美元(約33%), 一帶一路國家50%,剩下的是歐盟。但要看到,中國對東盟和墨西哥的出口中,一部分是轉口到了美國。歐盟對美國的順差額,大約相當於對中國的逆差額,也就是,他們是靠了從美國得到的順差,來買中國的貨品。如此,美國是中國出口的主要接受方,直接或間接的,離開了美國,中國巨大的產能無法得到變現,那將造成經濟危機,對社會造成崩潰性的破壞。按馬克思的理論,經濟危機的結局,或者是戰爭,或者是崩潰!
因此,保住美國市場,哪怕是50%的關稅,甚至更高,對中國都是值得的。有人計算過,中國能承受的極限是80%關稅!產能過剩的時候,能送得出去,就是勝利。美國1932年經濟危機時,牛奶當垃圾倒掉,牛白白殺掉,因為牛活著,就需要維持費用。而無數人沒工作,對社會是個極大的隱患,是個定時炸彈。這就是古代的帝王造陵墓,現代國家造鐵路,讓這些閑人有事幹。俄國打仗越打越富,這個悖論的經濟學原理很複雜,其中一個就是戰爭解決了就業問題。因此,保住美國市場對中國的重要性,是怎麽強調也不過分的,這也是特朗普認為的自己握有的籌碼。
從現在的形勢看,中國接受50%關稅,並大量購買美國產品,美國國債的條件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中國都能擺平,日本更不用說了。
關稅戰,特朗普要實現很多目的,第一個,就是撈錢。最近通過的大而美法案,估計在十年內,美國政府要損失4萬億的個人所得稅收入,這個缺口如何補充?美國國債已經是36.4萬億美元了,而且還在不斷增長。債務規模越大,利息成本就越高。2024財年,美國財政部淨利息支出達到了8820億美元,占聯邦收入的約18%,比軍費都要高了!這兩樣的缺口,每年1.5萬億,特朗普想用關稅來彌補。
2024年,美國進口總額4.11萬億美元。那麽按照現在的這個加稅辦法,特朗普差不多可以搞到1萬億的關稅!
但這樣,美國的物價不得增高嗎?除了一部分由出口商和進口商吸收外,美國可能會默許對方以暫時貨幣貶值的方法對付。比如一個東西在中國賣14元,以前值2美元(7元=1美元),以後關稅增加了50%,到美國的價格成了21元,但這時中國將人民幣貶值一半(14元=1美元), 21/14=1.5美元,換成美元反而更便宜了,美國消費者當然沒怨言。那麽中國消費者會抱怨嗎,因為那東西按人民幣還是賣14元,除了部分需要寄錢給在美國讀書子女的家長等在中美間頻繁切換的人,影響麵並不大。如此,這樣對中美的消費者都不會產生重大影響,而美國政府收了關稅,豈不皆大喜歡!
當然長遠地講,一方貨幣貶值是另一方不高興的,這也影響美國要供應鏈轉移的目標。但特朗普隻幹四年,供應鏈轉移又不是四年能完成的事,隻要能撈到錢,他就大功告成了!
中國是最有要價能力的國家,尚且可能屈服,其他國家,恐怕也沒有辦法反抗。因此,特朗普貿易戰很可能按他的條件順利達成,美國至少在紙麵上,實現其關稅變錢的目標!
但是,長遠的看,這樣做是有後遺症的!
二戰之後,美國最有價值的資產是什麽?是以美國為首的全球治理體係以及遍布全世界的美國盟友。這塊最有價值的資產支撐起美國的全球霸權與金融霸權。但是現在,一個美國總統卻以向全世界挑起關稅戰的方式親手拆掉美國最有價值的資產。是不是覺得很夢幻?原因無它,美國是短期政治,總統任期是4年到8年,隻要在任期內完成短期目標,那他的任務就完成了。而美國現在太缺錢了,當務之急是撈錢,也顧不得去討好盟友了!
如果沒有盟友的支持,沒有國家信譽,憑什麽別人要真金白銀來換你印的紙?
另外,特朗普的大倒退的一係列政策,為了保MAGA就業,放棄新興的新能源產業,退回到石油產業。要知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一條真理。如果放手將新能源產業交給中國,雖然美國可以暫時以貿易保護主義,保證中國的電動車沒法進入美國市場,但長久以往,美國會落後。新的科技會創造財富,財富反過來又促進進一步的創新,用不了一代人的時間,美國人到了中國,就像當年北京人到紐約一樣,眼都綠了!更慘的是,美國的軍隊和中國交手,就像大清的木船遇到大英帝國的鐵甲艦一樣,那時,哭都來不及了!
落後是要挨打的!這也是一句真理!
*******************************************************************************
你看重的這些東西要靠美國每年要花近萬億美金的軍費來維持,然後在整體國際貿易中承擔1.2萬億美元的逆差,相當於損失了4%以上的GDP來白白補貼貿易夥伴。如果大幅縮小甚至停止國際貿易,並相應減少軍費,美國經濟GDP年增速肯定能達到6~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