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威脅使用核武器,大家的印象,核彈至少是廣島級的,一炸蘑菇雲衝天,十幾萬人和整個城市瞬間氣化,還留下放射性汙染,以後又陸續造成幾十萬人染病喪生的原子彈。
核武器迄今已經發展到5代,當然又大打得又遠的核武器也在發展,但趨勢是小型化和放射性最小化。廣島級核彈是一萬TNT當量的,史上最大的“沙皇氫彈”是2000萬當量。而蘇聯開發的的單兵攜帶的核手榴彈隻有不到100公斤當量,核彈的殺傷性也不一定是核爆時的光熱輻射,衝擊波,放射輻射和放射性汙染俱在,而可能隻集中到其中一個或幾個功能。
核裂變是一個原子核分裂成幾個原子核的變化。隻有一些質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鈾(yóu)、釷(tǔ)等才能發生核裂變。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個中子以後會分裂成兩個或更多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同時放出二個到三個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別的原子核接著發生核裂變……,使過程持續進行下去,這種過程稱作鏈式反應。原子核在發生核裂變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稱為原子核能,俗稱原子能。1克鈾235完全發生核裂變後放出的能量相當於燃燒2.5噸煤所產生的能量。
核裂變時又分為初級反應和次級反應。初級反應就是在一定條件下引爆了部分重原子裂變,但沒有引發足夠次級鏈式反應,爆炸的威力不大。朝鮮第一次核爆,地震波測驗隻有500噸TNT當量,開始以為金正日是為了裝神弄鬼,拿炸藥充當核彈騙人呢,直到美國飛機采樣發現了核元素才確認核爆,但朝鮮又花了好多年才實現了次級核爆。
氫彈是小原子聚合成一個大原子時的反應,這個反應需要高溫高壓,地球上隻有在核裂變爆炸時才能提供這個條件。因此,氫彈都是需要一個核裂變核彈為基礎的,2H+3H=He+n ,氫聚變反應會產生大量的中子,具有高輻射性。因此,第三代核武(中子彈),就是通過一個初級核裂變反應,引發小規模氫聚變,釋放大量中子。中子彈的當量很小,放射性汙染不大(中子不會積聚持續放出射線,是一次性的),可以穿透設施殺死有生力量而不破壞設施。對著敵人的坦克集群放一顆,坦克兵都死了,坦克安然無恙,還可以繳獲為己所用。而且釋放中子彈後,我方部隊幾個小時後就可以安全進入爆炸區,不需要擔心放射性汙染。
以後各核強國發展了更小的,放射性汙染更小的戰術核武,如衝擊波彈,電磁彈等。甚至在冷戰期間,美蘇都一度有將戰術核武常規化的設想,因為從技術角度,70年代就可以控製放射性汙染了。蘇軍甚至將戰術核武的使用權限授予了團級指揮員。
是控製核武器的理論,使得雙方都從常規化核武的立場後退了。80年代,美蘇緩和,進行了控製核武器的談判。中導的談判,立足點是中程導彈的射程短,一旦誤判,大禍已釀成,而長程導彈的射程需要半個小時以上,雙方可以通過溝通,排除誤判。因此索性將美蘇的中程導彈都去掉,發現中導肯定不是美蘇的,不會因誤判而發生美蘇核大戰。小型戰術核武如果控製權下放,低級軍官或一個神經錯亂厭世的人就可以觸發核戰爭,盡管危害不大,但性質是核彈,可能很快引起對方報複,從而引發升級。從此,戰術核武的控製權上交,也需要總統的核按鈕才能觸動!
但現在,世界政治格局變了,最大的核大國美俄已經沒有共識,中導條約已經廢除,新興的核大國中國根本無意加入核控製談判,甚至因台灣問題廢除了溝通機製。新的核國家如朝鮮,甚至公開宣布可以用核武器進行先發製人的手段。現在,核大國俄羅斯公開宣布威脅使用核武,戰術核武器普遍化的趨勢可能無法逆轉。
想象一下,如果烏克蘭軍隊突破了赫爾鬆防線,因為赫爾鬆已被宣布為俄羅斯領土,俄軍可能用個十幾噸當量的中子彈,精準消滅了入侵的烏軍有生力量,繳獲他們使用的美製武器。北約發現,如果不以牙還牙,部隊衝進去就是送死,因此升級的可能性極大。然後,當量越用越大,最後升級為美俄核大戰和世界的毀滅。
人性中有自毀的基因,很多個人,很多群體,和很多文明,不是毀滅於外來原因,而是自己找死!相比之下,冷戰時期,倒是最好的時期,雙方鬥而不破,保持著溝通,以理性而不是任性來解決全人類共同的問題。
戰術核武器普遍使用的戰場,是人類走向末日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