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夏的一天,52歲的胡安明在妻子與辯護律師的陪同下,步出美國田納西州的一個法庭。
胡安明是田納西大學的一名前教授,他被控為獲得美國政府研究經費而隱瞞其在中國的職務。他是因這一控罪而出庭受審的首名科學家,這讓案件備受關注。
今年6月,陪審團未能就胡是否有罪達成一致意見,案件流審。檢方可能再次起訴,也可能隨時撤訴。
庭審結束的那天,胡安明返回家中,但他並未獲真正自由。他處在居家監禁狀態已超過兩年了,除了去看醫生以外,他隻在每周日被允許短暫外出、到其辯護律師家中參加燒烤聚會。
近日的一場網上新聞發布會上,胡安明對BBC表示,他會繼續為其清白而戰。
“如果我重獲自由,我會繼續爭取回我的工作,我希望重返我的研究,”他說。
胡安明是納米技術領域的科學家,擁有兩個博士學位,曾在田納西大學擔任副教授。去年2月被起訴後,他丟掉了這份工作。胡在中國出生長大,目前是加拿大公民。
檢方指,胡安明未上報他在北京工業大學的夏季兼職活動,有意欺騙了向他撥款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他被控六項電信詐騙與虛假陳述罪名,將麵臨最高20年監禁。他並未被控經濟間諜或轉移技術等罪名。
胡安明一方則稱,在田納西大學的校規下,此類短期兼職並不構成利益衝突,他也從未就此欺瞞校方與國家航空航天局。胡從北京工業大學獲得的報酬每年少於2000美元。
胡案審理的過程中,美國執法機關調查的部分細節公諸於眾,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辦案手法隨即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根據當地媒體《諾克斯維爾前哨報》(Knoxville News Sentinel)的報道,負責胡案的探員接到線報稱胡安明參與了中國的“千人計劃”, 一項引進海外人才的項目,美國認為這項計劃對其國家安全造成威脅。
FBI探員在2018年3月使用“穀歌翻譯”閱讀了一則關於胡安明的中文新聞稿,隨後就開啟了針對他涉及經濟間諜罪的調查。一個月後,探員上門拜訪胡安明,胡否認曾參與過“千人計劃”。探員得知胡即將前往中國參與一場學術會議時,要求他參會後向FBI匯報。
胡安明在法庭作證說,探員當時要求他返美後上報接觸過的人與對方提出的請求,探員還說是想要“保護”胡。
胡安明的辯護律師菲爾·羅莫納克(Phil Lomonaco)則在新聞發布會上稱:“這聽起來像是他們想讓他前往中國、收集主持會議的那所大學的情報。”
胡拒絕前往中國參會,FBI隨即監視他與其兒子近兩年,但沒有找到他涉嫌犯下經濟間諜或其他嚴重刑事罪名的證據。
FBI探員一度製作了一份演示文稿(PowerPoint),引導田納西大學相信胡安明與中國軍方有聯係。而關於庭審的報道指,探員作證時承認,關於胡為中國間諜的指控不實,他沒有實據證明胡與解放軍有聯係。
其中一名陪審員溫蒂·錢德勒(Wendy Chandler )在案件流審後接受美國媒體《攔截》(The Intercept)采訪,她形容“這是最荒謬的案子”。
她對FBI的評價並不高:“如果這是在保護美國的人,我們有麻煩了。”錢德勒稱,她在了解案情後認為,FBI的調查並非出於追求正義,而是被定罪的野心驅使。
“我隻看到了一係列似是而非的差錯,田納西大學(對胡安明)缺乏支持,以及FBI方麵無情的野心。”
FBI並未就胡案置評。
胡安明的辯護律師羅莫納克表示,此前田納西大學對胡到訪中國等外國講學與尋求合作一直抱鼓勵態度。但隨著“中國行動計劃” (China Initiative)劍指中國滲透,胡就成了目標。
2018年11月,時任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Jeff Sessions)宣布成立“中國行動計劃”,由司法部國家安全司主管,目標是打擊中國的經濟間諜活動。司法部指,80%的聯邦經濟間諜訴訟案件涉嫌為中國政府牟利,在貿易機密盜竊案件當中,60%與中國有關。
中國行動計劃實行兩年半以來,美國政府發起數十宗訴訟,其中已有多名被告被判有罪。
商業竊密與經濟間諜行為是這一項目打擊的重中之重。今年4月,可口可樂公司一名美國華裔化學工程師遊曉蓉(Xiaorong You,音譯)被判串謀盜竊商業秘密、經濟間諜和電信詐騙的罪名成立。檢方指,她從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合作方處獲益數百萬美元。去年6月,三名台灣籍工程師被判入獄及罰款,罪名是竊取美國芯片製造商的商業機密、輸送給中國國有科技企業福建晉華公司。
中美科技之爭愈演愈烈,華盛頓近年重錘打擊潛伏在象牙塔內的經濟間諜或隱瞞中國聯係者,科研實驗室與大學研究員被看作是潛在的 “非傳統情報收集者”。司法部認為,因其傳統的開放性與頻繁的國際交流,學界成為中方容易滲透突破的軟肋。
但隨著更多華裔教授與科學家被司法部控告,關於中國行動計劃是否存在族裔偏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質疑聲。
多個亞裔美國民權機構憂慮,中國行動計劃針對華裔背景人士的調查將導致“歧視與汙名化” 。胡安明的案情公開後,三名美國聯邦眾議員去信司法部總監察長,要求調查關於FBI探員行為不當的“驚人”指控。
根據法律期刊《卡多佐法律評論》(Cardozo Law Review)發表的研究,從1997年到2008年因《經濟間諜法》(Economic Espionage Act)而被美國政府起訴的人當中,17%為華裔;從2009年至2020年,華裔被告的占比增加到52%。
這項研究發現,約五分之一的華裔或亞裔被告從未被認定犯下間諜罪或其他嚴重刑事罪名。
這篇論文寫道:“這些被告未因間諜罪被定罪,當然並不代表他們沒有犯下間諜罪。然而,這些統計學上的明顯差異可能顯示,司法部起訴無辜亞裔被告的頻率遠比其他族裔高。”
中國政府指責,美方的中國行動計劃是“政治操弄”,體現“麥卡錫主義”在美國死灰複燃。
美國高層官員則否認執法過程中存在種族偏見與歧視。
FBI局長克裏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在去年7月的一場公開研討會上說,FBI每10小時就開啟一個跟中國有關的反間諜案件。
“這並非關於中國人,也絕對不是針對華裔美國人……但我說來自中國的威脅,我指的是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
美方官員批評,中國政府發起針對海外華人的”獵狐行動“,為達到不法目的而騷擾與威脅在美國的華人。
司法部主管國家安全的副助理部長西基(Adam Hickey)未就胡安明的案子置評,但他對美國媒體Axios表示,司法部發起的訴訟的”並不是關於抓住做壞事的中國人“,而是為了”保護所有人“免被中方剝削利用。
在同一場演講中,克裏斯托弗·雷多次提到中國政府的“千人計劃”。
該計劃的全稱是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由中共中央委員會及多個政府機關在2008年12月實施,目標是引進在海外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前沿科學的高層次人才。
多年以來,中國政府一直希望海外人才回流或移居到中國,壯大本土科技,建設“科技強國”,但此前大部分的中國留學生選擇留在海外,尤其是美國,其在過去60年來一直是全球高科技人才向往的“麥加”。
不過,“千人計劃”推出之際,正是中國“海歸”熱潮逐漸興起之時。中國經濟經曆了數十年的高速增長後,優越的生活與科研條件不再是僅在西方才能享有的特權。中國近年招攬華人專家的引進項目層出不窮,宣傳中常常出現“回國發展”、“報效祖國”等用語,以祖籍國的紐帶感召海外華人回流。
根據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的 “中國人才計劃追蹤”項目統計,中國國家級別的海外人才引進計劃有43個,而地方級的計劃超過200個。
這些項目為海外人才提供豐厚回報。去年初,前哈佛大學化學係主任利伯(Charles Lieber)被控向美國政府隱瞞他參與“千人計劃”。起訴書稱,根據利伯與“千人計劃”的協議,武漢理工大學向他提供超過150萬美元經費,還同意每月向他支付5萬美元,以及每年約16萬美元的生活費。利伯否認所有指控,案件目前仍在審理當中。
中國高調吸引海外人才的同時,美國視“千人計劃”等項目為中方試圖盜取美方技術的“特洛伊木馬”。
克裏斯托弗·雷稱,通過這些人才引進項目,中國讓科學家把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研發的技術偷偷輸送到中國,力求在中美科技競爭中占得上風。“這意味著,美國的納稅人實際上為中國的科技發展埋單。”
輿論更戲稱,“千人計劃”專家名單已成為美國執法機關的抓捕名單,如今美國工作求學的科研人員大多盡量避免在簡曆上提及曾參與該計劃的經曆。
在引起美國警惕後,中國官方曾大張旗鼓宣傳的“千人計劃”在去年底驟然在中國互聯網上銷聲匿跡。如今,在搜索引擎百度上搜索該關鍵詞,無法得到任何結果。
“中國人才計劃追蹤”的研究員艾威斯坦(Emily Weinstein)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千人計劃”等詞組突然被抹去,“顯示中國對美國的嚴查感到擔憂”,但並不意味著中國放棄引進海外頂尖人才。實際上,“千人計劃”與多個類似項目被並入了“高端外國專家引進計劃”,換湯不換藥。
在這場高科技人才爭奪戰中,與中國機構有學術往來的美國華裔科學家,往往首當其衝成為美國執法機關懷疑的對象。
時隔6年後,對賓夕法尼亞州天普大學物理係教授郗小星來說,2015年5月的那天清晨依然曆曆在目。現年63歲的他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媒體采訪中回憶當天清晨的情景。
那時,郗小星還在費城郊外家中熟睡,門鈴聲急促響起。他起身應門,沒料到門外等候的卻是十多名荷槍實彈的FBI探員。
他們持槍衝進家中,在妻女麵前,郗小星被戴上手銬、當場逮捕,涉嫌罪名是向中國輸送美國企業的先進超導技術。
然而不久後,美國司法部撤銷了對郗小星的指控,原因是FBI探員和檢察官誤解了涉案的一項技術,郗與中方科研人員交換的信息並無涉及商業機密。
猶如一場噩夢驚醒之後,郗小星的生活回到了正軌。他的教職恢複了,科學研究重啟,他與家人如今還住在FBI探員當初按響門鈴的那處住宅。
但6年前的那天清晨,還是不可逆轉地改變了他的人生。
郗小星研究項目的規模比以往小了,為申請經費撰寫計劃書時,他像走鋼索一樣小心翼翼。
“坦白說,現在每當我寫項目計劃書和做研究的時候,我都很害怕,很擔憂,” 郗小星對BBC說,擔心申報一旦並非盡善盡美,日後就會被當作定罪的理由。
郗小星沒有排除與外籍科學家和科研機構合作的可能性,但他坦承,暫時不會再與中國的機構與個人合作。郗小星在1989年赴美,現為美國籍。
“在如今的環境中,我認為美國政府的態度很鮮明。他們不希望科學家與中國合作。我為何要去冒這樣的風險呢?”
而且,許多科學家表示,美國官方與大學從鼓勵國際合作,到嚴查對華聯係,風向在短短幾年內發生了180度轉變。
郗小星將華裔美國科學家如今麵臨的指控,與二戰後日裔美國人被送往拘留營比較,形容局勢幾乎如同“重回麥卡錫年代”。
但他不打算讓錯案風波就此過去。他在2017年起訴美國政府和FBI探員,控告探員偽造證據、對案情作虛假陳述。今年4月,法官駁回了郗小星一方的大多數指控,裁定他的憲法權利沒有受到侵犯。但他表明,會繼續上訴。
“(起訴)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政府做錯了事,他們需要對此負責。”郗小星說,“我們想要知道發生了什麽,為什麽他們把我當成了目標。”
他形容,被誣告的過程“極其傷痛與不公”,他不希望同樣的錯誤被加諸在其他科學家身上。
在奧巴馬執政時期,美國已著手打擊中國的經濟間諜活動,早期的訴訟罪名多圍繞竊取商業機密,例如郗小星的案件。特朗普政府上台後推動"中國行動計劃",其後發起的訴訟較多針對學者未能完整申報與中國科研機構的關聯。
“但大家都知道,這是行為不當,並不涉及國家安全,” 郗小星說。
針對學者、科學家的案件可大致分為三類,一是間諜罪名,被告涉嫌向中國輸送美國商業機密、技術或情報。在美國司法部網站上,與中國相關案件的84則新聞稿中,約有29則涉及這類犯罪。
二是郗小星案一類的冤假錯案,檢方最終撤訴;第三類是目前最為常見的虛假申報案件,被告瞞報、漏報在中國獲得的研究經費和講課收入。第三類案件雖不如間諜罪重,但若電信詐欺、虛假陳述等罪名成立,被告不僅身敗名裂,還可能遭遇數十年的牢獄之災。
美國塞頓霍爾大學法學教授陸梅吉(Margaret K. Lewis)近期在美國媒體SupChina上撰文分析,圍繞"中國行動計劃"主要有兩大爭議:是否存在對國家安全的過度強調,以及對種族偏見缺乏重視。
她指出,"中國行動計劃"下的指控更多立足於被告跟中國機構的未申報關聯,而非經濟間諜活動。在許多案件中,美國的知識產權並沒有流失,但被告與外國政府與機構的聯係,被上升為國家安全上的擔憂。
今年初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有傳司法部正考慮設置一項赦免計劃,讓學者自願上報以前遺漏的外國資助記錄,一律過往不究。《華爾街日報》今年年初的報道指,司法部已擬定計劃草案,並在內部研討多月。
但陸梅吉認為,單單憑這一赦免計劃,不足以鼓勵外籍科學家與研究員繼續在美國開展研究。
郗小星對這一政策的可能成效也並不感到樂觀。
“根本的問題是人們存在一個假定,這些來自中國的科學家、教授和學生,還有其他跟中國合作的人,他們是間諜、為中國服務的非傳統(情報)收集者。這個假定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他認為,如果這個假定沒有改變,無論是瞞報合作、出差報銷還是簽證申請的問題,當局總會找到當事人的把柄。
美國新任司法部長加蘭德(Merrick Garland)日前對彭博社表示,司法部會應對中國間諜活動,同時尊重在美華人的權利。
但目前沒有明確跡象表明,"中國行動計劃"將在拜登時期劃上句號。
在今年1月特朗普政府執政的最後一周,麻省理工學院(MIT)機械工程係教授陳剛被捕,引發學界大規模抗議。
檢方指,他涉嫌隱瞞與中國南方科技大學的聯係,並從中獲取1900萬美元研究經費,數額之大讓人瞠目結舌。檢察官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現年56歲、歸化美國國籍已20年的陳剛依然“對中國忠誠”。
上述指控引發學界的憤憤不平,麻省理工學院校長與過百名教授分別發表聲援陳剛的公開信,闡明檢方指控的項目是兩校之間廣為人知的合作,而非陳剛的個人項目,他並未從中獲利。陳剛曾擔任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係主任5年,籌募經費正是他工作的主要內容。
陳剛不承認控罪,並已獲得保釋。校方目前為陳剛支付律師費,這在類似案件中十分罕見。他的律師認為,陳剛在特朗普政府任期尾聲被逮捕,並非巧合。
被視為 “永遠的外國人”是許多亞裔美國人共同的痛苦經曆,而在排外主義和反共思潮的共同作用下,美國政府對華裔科學家的疑慮已存在超過半個世紀。
1955年,火箭技術科學家錢學森被美國政府遣返回中國。在當時麥卡錫時代反共產主義的氛圍下,他被視作間諜,曾被居家軟禁五年。
時隔數十年,美中關係近期急遽惡化,許多中國出身的科學家擔心,他們會麵臨錢學森那一代經曆的懷疑與審視。
中國科學家王年爽沒有與FBI探員打過交道,但對他來說,這種擔憂從未消散。
今年34歲的王年爽7年前從清華大學博士畢業,隨後赴美從事冠狀病毒疫苗相關研究。在SARS與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兩種高致病性冠狀病毒幾乎銷聲匿跡之後,這一度是相對冷門的研究領域。
“當時沒有想到,(新一波冠狀病毒的)疫情會來地這麽早、達到這麽高的烈度,” 王年爽對BBC說。
誰都沒有料到,他與團隊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開發的一項技術後來被應用在莫德納(Moderna)、輝瑞(Pfizer)、強生(Johnson & Johnson)等西方主流新冠疫苗上,幫助拯救了數以千萬計的生命。
然而,新冠病毒疫苗技術受到重視,也意味著王年爽作為身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將麵對更多審視。
“中國行動計劃”實施以來,間諜疑雲籠罩著美國的華裔科學家,在王年爽此前工作的德州也不例外。多名供職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的華人教授因涉嫌隱瞞與中國學術機構的關係而遭FBI調查,他們有的被革職或要求辭職,有的因隱瞞參與中國人才計劃而被起訴。
去年新冠疫情肆虐美國之時,中美關係亦跌至近年來的最低點。美國在7月下令關閉中國駐休斯頓領事館,稱其為中國政府的間諜中心。同月,華盛頓指控北京教唆黑客盜竊美國新冠疫苗技術。
在離休斯頓三小時車程的奧斯汀,王年爽與同事們馬上就感受到了相關影響。學校發來郵件稱,FBI探員將聯係學校研究人員、調查中國政府從美國盜竊冠狀病毒疫苗研究的情況。不久後,探員就上門調查王的中國籍同事。
在那期間,王年爽形容中國籍科學家間的氣氛“人人自危”,他收到了來自同行接二連三的警告。
“他們提醒我,疫苗技術十分敏感,我最好提前找個律師,” 王年爽回憶道。在政治情勢最危急之時,他與妻子甚至一度考慮過離開美國。兩人等待美國綠卡已三年有餘。
在特朗普政府執政的最後一年,美國政府嚴厲打擊中國技術偷盜行為,在美中國籍科學家間的“寒蟬效應”也攀至頂峰。根據美國官方的公開數據,在2020年下半年,超過2000名的中國籍研究員離開美國,其中約一半是被美方撤銷了簽證。
近期,王年爽轉至一家紐約的製藥企業從事研發工作。FBI至今從未登門拜訪,但隨著他與其研究被媒體廣泛報道,他在受到各方褒獎之餘,也在兩國遭到非議。
在美國網絡論壇上,有人指責王是中國政府政治宣傳的棋子,並把他對疫苗的貢獻當作中國“製造了新冠病毒”的證據。備受爭議的科普作家方舟子則稱王在吹噓自己,為“毅然回國”鋪路。 另一方麵,在新浪微博上,也有中國網民譴責他為美國政府“賣命”。
王年爽出生在山東淄博農村,在高中時期親曆SARS疫情,攻讀博士時適逢MERS肆虐,兩場疫情讓他萌生研究冠狀病毒的想法。
對當時的他來說,博士畢業後選擇前往科研資源最為豐富、科研人才最為集中的美國,並非一個艱難的決定。但對於新一代的中國科研人員來說,天平也許正在慢慢傾斜。
拜登政府上台後,對中國學生與科研人士的簽證限製並未停歇。中國官方媒體今年5月報道指,超過500名中國留學生近期申請美國簽證被拒,其中大多數人學習理工科。他們遭到拒簽是基於一項特朗普時期簽署的行政令,禁止某些中國理工類學校畢業生入境美國。BBC嚐試聯係多名受影響的中國學生,其均以保護個人信息為由拒絕受訪。
“美國對中國科學家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但近年來顯著降低。” 王年爽說。
王年爽參與研發的疫苗技術並無限製外國使用,但需先獲得授權。中國還沒有采用這項技術。 他坦言對中美爭拗下的疫苗技術政治化感到遺憾。中國的滅活疫苗與西方主流的mRNA疫苗相比各有優劣,但一般認為,後者的疫苗保護力更強。
“我是非常希望中國的疫苗能用上(我的技術),我感覺也有政治因素,考慮完全不用美國技術,這對國際之間的交流破壞性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