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如今肆虐全球,被世界衛生組織主席稱為近一百年來最大的公共衛生挑戰。但要說到危險性,新冠的死亡率隻有5%左右,比新冠致命得多的傳染病有的是。而要說到最麻煩,最難對付,新冠肯定是一個。與之可以相比的,還有瘋牛病。
整個90年代,瘋牛病是個讓人談虎色變的傳染病。特別是,就在瘋牛病流行期間,其真正病因被研究出來了,這本身就顛覆了已有的科學常識。人類迄今已有的傳染病,都是由活的生物傳播的,大到蟲子小到病毒。生物的定義,是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體以及由它(或它們)通過繁殖產生的有生命的後代,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相應反應,能與外界的環境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具體到組成物質,生物必須有遺傳物質核酸(DNA/+RNA),這是唯一已知的遺傳物質。沒有核酸的物質,不是生物,因為它不具有繁殖能力。
美國生物學家普魯塞納在瘋牛病的研究中發現,瘋牛病的傳染完全是Prion(又稱朊蛋白),一種奇特的無核酸的蛋白侵染顆粒的作用,而沒有其他基於RNA或DNA的作用。朊蛋白可被2%~5%的次氯酸鈉或90%的石炭酸經24h處理滅活,而對紫外線、離子輻射、超聲波、非離子型去汙劑、蛋白酶等能使普通病毒滅活的理化因子卻具有較強的抗性。普魯塞納為此成就得了諾貝爾獎,而這是在此項目上授予的第二個諾貝爾獎,前一個得獎者得出的結論是一種慢病毒,最後證明是錯的。
這是個劃時代的發現:沒有生命的物質也能傳染!病毒能傳染,是因為病毒從病源傳到感染者後,少量的病毒開始繁殖,長到一定量後就引起了症狀。朊蛋白不會繁殖,它傳染的機理,是其包含一種特殊的二級結構(misfoding)。一個有功能的蛋白質分子,包括三級結構,打個比方,就像一串字,一級結構是這串字寫在紙張上,二級結構是將寫在紙上的字以不同形式,顏色貼在牆上,三級結構就是將貼在牆上的字卷成不同的形狀。同樣的一級結構,可以有不同的二級結構和三級機構,對應了不同的功能。朊蛋白的二級結構可以傳染,每碰到一個正常的同類蛋白,就把它變成具有傳染性的二級結構。這樣的“壞蛋白”多了,它們互相纏繞起來,就會產生症狀。
朊蛋白煮不死,酒精紫外線等常規消毒方法也弄不掉其二級結構。對朊蛋白的消毒是很具有挑戰性的,武漢有個4級試驗室,那是最高級別的生物實驗室,可以處理空氣傳播的致命病毒,但還是對付不了朊蛋白。朊蛋白的處理級別比4級更高!
瘋牛病自1985年在英國首次發現以來,逐漸在世界範圍內蔓延開來,對養牛業、飲食業以及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脅。20 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是其暴發流行期,截至2004年,僅英國已經確診的病牛就有179000頭,涉及35181個農場,共屠宰和焚燒病牛1100多萬頭,經濟損失達數百億英鎊。20多年來,瘋牛病已擴散到了歐洲、美洲和亞洲的31個國家,受到瘋牛病牽連的國家有100多個,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恐慌。
瘋牛病可表現為神經症狀和全身症狀,神經症狀常較全身症狀出現更早。常見的神經症狀有行為異常、共濟失調和感覺過敏。行為異常主要表現為離群獨處、焦慮不安、恐懼、狂暴或沉鬱、神誌恍惚、不自主運動(如磨牙、肌肉抽搐、震顫和痙攣等)、不願通過水泥地麵、拐彎、進人畜欄、過門或擠乳等。病畜當有人靠近或追逼時往往出現攻擊行為,這也是其俗稱瘋牛病的一個重要原因。瘋牛病沒有治療方法,得了就是死路一條。
特別是,瘋牛病可以傳染給人。瘋牛病朊蛋白存在於牛的神經係統中,神經係統除了腦子,脊髓外,也包括外周神經,神經末梢則到處都有,也就是說,瘋牛的任何部位都有潛在的傳染性,當然腦子和脊髓感染性最強。由於煮熟,燒烤等並不能消毒朊蛋白,人一旦吃了這些牛肉,朊蛋白可以抵抗消化以原結構進入血液,進入人的神經係統。朊蛋白的潛伏期很長,可長達10-30年,發病後,症狀與牛相似,目前無藥可治,得了就是必死的。
以後,又發現人類也有類似的病,叫克雅氏病。這種病也發生在羊中。已知的朊蛋白傳播途徑是通過消化道,因為牛羊是人類的常見食物,所以可以通過食物途徑傳染給人。在牛羊群中的互相傳染,一般認為是飼料中常常添加動物處理殘渣的原因。以前,在太平洋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庫魯土著部落中,曾盛行食用去世的家人的習俗,以後會多發一種被稱為“庫魯病”的神經係統疾病。多年前,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慢病毒引起的疾病,研究者因此得到了諾貝爾獎,現在證明,庫魯病也是一種朊蛋白病。
與朊蛋白相比,新冠是空氣傳染的,傳染途徑更難以控製,從這個角度看,新冠更可怕。但是,現代科學的發展發現,老年癡呆(Alzheimer), 帕金森病,糖尿病和某些腫瘤也是朊蛋白病,有動物研究證明,老年癡呆可以通過密切接觸傳染。如果這個研究結果在人類中得到證實,那恐怕真很難確定哪種更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