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頭山

無意邀眾賞,一心追殘陽
個人資料
朱頭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理想主義就是不諂媚嗎?

(2017-12-17 16:53:36) 下一個

餘光中去世了,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詩句。其中一首給孩子的詩,“孩子,我首先希望你自始至終是個理想主義者”,在社交媒體上瘋傳。

其中有一段:

希望你不要媚俗

你是個獨立的人,無人能抹殺你的獨立性

除非你向世俗妥協

要學會欣賞真,要在重重麵具之下看到真

......

在形式上,我們無法與既定的世俗爭鬥

而在內心,我們都是自己的國王

如果你的臉上出現諂媚的笑容

我將羞愧地掩臉而去

按餘光中的標準,不諂媚是理想主義者的一個重要的標準。我想這裏說的諂媚,是指心裏不願意,卻去刻意委屈自己做討好諂媚的行為。但就算如此,有底氣敢說一輩子從來沒諂媚過的人恐怕真的不多。而且我認為,把不諂媚當作理想主義,也不是太合適的。

很難確定理想主義的定義,因為人各有誌,一定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但如果一定要找一個大家都接受的定義,那就隻能泛泛地說,這是一種堅持自己的理念,並不為現實所動搖的思想和行為了。


有一種情況下理想主義很容易實現。如果你的理想剛好和社會主流(或國家鼓勵的)的意識一致,而且不需要特別的能力和麵對激烈的竟爭,象雷鋒同誌一樣,做一顆永不變色的螺絲釘,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聽黨的話,黨指哪兒打哪兒....但這種理想通常不是個人獨立思想的結果,而是灌輸甚至愚弄的結果。而且說做螺絲釘,心裏還是有當英雄的私念的。但當一個英雄有多不容易?蘇聯二戰中死了二千七百萬人,死人中獲得列寧勳章的隻有不到十人,大歲數人隻是成了“無名英雄”啦。所以這種理想主義者,不提也罷!


理想主義的成功者通常是指那些逆著主流思想和社會製度的壓製,逆著命運的洪流,堅持自己的理想最後實現了理想的人。每一個領域都有這種人。比如說希特勒,一個出身低賤命運多舛的外國人,竟然憑一己之力獲得了德國的最高權力,並領導德國差不多征服了世界。而即使在麵臨失敗時,絕大多數德國人也都追隨他戰鬥到底。再比如張愛玲,一個低賤可憐的拖油瓶,並未受過很好的教育,平時也就寫寫日記。但她一寫就轟動文壇,年紀輕輕再也不愁錢了.....


但是這些成功的理想主義者,就相當於lottery 的得獎者。每天都能聽到世界上有人得獎,但要算算得獎率,得獎的機率比被車撞死的機率還要小。有人說曆史是人民創造的,這沒錯,但曆史是由英雄代表的,文明也如此。如今傳世的知識和思想,都是那些成功的理想主義者的作品,它們卓而不範,深遂雋永,曾經是叛逆的產物而後又石化成了經典!


世界上的教育體係歸根結底隻有兩種。一種是愚民教育,用一種思想格式化所有受教育者,剝奪他們自由思想的能力和機會。所有政教合一的宗教(中世紀的歐洲,一些伊斯蘭國家,一些邪教...),個人崇拜(斯大林時代的蘇聯,毛時代的中國,北朝鮮和新時代...)都是愚民教育的例子。這種體係教育出來的人,幸福感強,聽天由命,就算有痛苦也麻木了。當然當他們接觸到新思想新事物時也會非常痛苦,朝鮮的金賢姬受過刻骨銘心的的洗腦,但一見到韓國平常人家有電話機就崩潰了,就是一例。


另一種就是用人類最優秀的文化結晶來教育,培養受教育者,這是一種精英教育。大多數的國家,包括中國,實行的都是形形色色的精英教育。遺憾的是,那些施教用的作品和思想都是大浪淘沙的天才之作,而受教育者大多為芸芸眾生。最後隻有一部分完成得了高等教育,而其中能深領決定個人素養的人文教育精華的更少之又少。這些最後在精英教育下學成的人,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不免有點心比天高,視左右為俗人。但他們並不能一躊而就踐精英之位,在很長時間內要討“俗人”的好,但心中視之為獻媚,常常內心痛苦萬分。


這是個結構性的問題。不能以此指責精英教育,而那種企圖重返愚民教育的努力最後將會被曆史證明是徒勞的。但象餘詩中視之為惡習,倒也大可不必。正常人腦具有辯別現實與理想的能力,也具有調節平衡行為意識的能力。如a片中以大戰三百合起,現實中大多十幾合交槍,也沒誰為此羞愧自裁。警匪片中飛車走崖不死之身,現實中從車中飛身而出還能活的也是少之又少,反正我是沒見過。


理想主義有點很好,對內增強自身精神感受,對外裝裝逼。但不要太當真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