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頭山

無意邀眾賞,一心追殘陽
個人資料
朱頭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和中國會因同一個原因滅亡

(2017-07-23 11:23:49) 下一個

現代標準的民主製度,還真是美國的原創,是源自新英格蘭殖民地的居民自治和教會協調的傳統。法國帶來了憲政,19世紀的歐洲帝國雖然有世襲的皇帝,但都是憲政國家,到20世紀出現了黨國,以蘇德為例,二國雖為死敵,但意識形態很相似。二戰後美國推行民主,蘇聯推行黨國。現在看來兩者都有問題,而問題的來源是一樣的,即複雜性增強。

就好像一支軍隊原來都是戰士,後來搞出後勤,行政....,最後打仗的沒幾個,吃閑飯的多了去。中國諺語‘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說的也是這個事。如此這個組織就失去了效率,就象個公司每天的財務都是虧的,是難於撐多久的。就一個國家而言,一旦複雜性增加,最後造成總資本平衡表是負的,那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衰敗,最後崩潰。


複雜性增強是很多文明解體的原因,包括羅馬帝國。以羅馬帝國為例,開始時帝國依賴少量的職業軍團,沿地中海沿岸征服。海路遠輸線成本很低,軍團作戰效率很高,征服所得可謂暴利。但以後增加了軍團數量,征集外籍軍人,向內陸挺進。運輸,管理成本大増,征服所得不抵所出,最後造成總平衡為負,最後不堪重負終於崩潰。


美國模式民眾有了很大說話權,社會矛盾易化解,有很強糾錯能力,但過於複雜。民主製的複雜性一目了然。選個總統要天翻地覆一兩年,決定個事也是一波幾折,費錢費力,雖說相對公平,但決策是否正確則很難說。最重要的是這種複雜性帶來的成本,嚴重影響了係統的效率。按熱力學原理,維持任何一個有序係統都需耗費能量,越複雜的係統耗能越高。當係統的複雜性超過了係統本身具有的承受力時,係統就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潰。

黨國的情況要複雜點。進入黨國時代,權力結構發生了變化。名義上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但實際上屬於這個黨,黨即國家。黨國政體在有個權力很大的領袖時,其運行很象帝國,盛衰都因領袖,毛澤東和希特勒是很典型的例子,成功和失敗都歸因於領袖的得失。但黨國進入集體領導時代,情況就與帝國有很大的不同了。比較有借鑒意義的就是存在了70多年的蘇聯。


當蘇聯進入勃列日涅夫時代時,因為沒有了斯大林這樣淩駕於黨國的獨裁人物,領導集體就相當於一個董事會了,重要議題投票決定,慢慢地分工相對固定了,每個常委分管某一地區或行業,漸漸地形成了利益集團。由於沒有強人,紀律就鬆懈了,腐敗盛行。決策緩慢,人浮於事,一個局級領導能做到死,下麵的官員升遷無望。整個社會效率低下,士氣低落,象一盤死水,最後無可奈何地走向崩潰!在這裏,複雜性表現在社會的停滯,缺乏動力和管理效率彽下。


中國的鄧後集體領導時代,則出現了不同的情況。由於經濟高速發展,權力尋租空間增大。經濟發展的程度與官員個人利益密切掛鉤,使得官員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這一方麵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一方麵使各級政府組織出現了空前的腐敗。由於沒有強人,紀律就鬆懈了,無法有效控製腐敗。在這裏,複雜性表現在腐敗盛行,官民矛盾加深及離心離德引起的管理效率彽下。

複雜性增強是一個係統長期運行的必然結果,就象在一個房子呆久了總是東西越來越多,最後該找的東西找不到,沒用的垃圾到處都是。但適當打掃整理房間還是能延緩房子亂到不可收拾程度所需的時間。

但總有一天,靠打掃清理已經無法奏效了,這個體製的末日就要來了。所以,中國美國的製度最後都要崩潰,隻不過是時間問題。在人類還未解決結構日益複雜性難題之前,妄議不同製度的優劣是沒有意義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