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後坐力炮是發射時炮身不後坐的火炮,主要用於直瞄打擊裝甲目標,壓製,殲擊有生力量和火器,在反坦克戰史上曾立下了汗馬功勞。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人戴維斯利用配重物平衡發射原理,發明了無坐力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1950年代,無坐力炮蓬勃發展,充滿生機,各國軍隊裝備數量很大,是當時主要的反坦克武器之一。進入1970年代以後,由於裝甲技術的發展和反坦克導彈的裝備,無坐力炮的地位和作用日漸落後。
1879年,法國的德維爾將軍等人發明了火炮的反後坐複進裝置,但它並沒有消除開炮時的後坐現象,隻是使後坐炮身能夠自動回複到原來的位置。並且它還會使炮架結構複雜,重量增加,機動性降低。
世界上第一門能夠消除後坐現象的火炮是由美國海軍少校戴維斯研製的。戴維斯的設計思想非常獨特,他把兩顆彈尾相對的
彈丸放在一根兩端開口的炮管內發射。射擊時,向前射出的是真彈頭,另一顆向後拋的是假彈丸──鉛油質的配重體,使其作用力相互抵消,從而使炮射不發生後坐。拋射出的配重體散落在炮尾後不遠的地方,射手避開了這個
危險區就不會受傷害。戴維斯於1914年發明的世界上第一門無坐力炮人稱 “戴維斯炮”。
“戴維斯炮”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人們對它進行了改進和發展。1917年,俄國人梁布欣斯基取消了配重體,直接用向後噴出的
火藥氣體來進行平衡。這樣,拋射固體配重體的後半截炮管也就沒有用了,使無坐力炮的炮管縮短了一半,此後,英國的庫克和蘇聯的特羅菲莫夫、別爾卡洛夫、
庫爾契夫斯基等人對無坐力炮作了新的發展,在炮管的尾部安上噴管,使流過噴管的氣體速度增大,從而減少噴出的氣體量。1936年,梁布欣斯基研製出一種75.2毫米無坐力炮,這是世界上正式裝備部隊的第一種無坐力炮。無坐力炮的第一次實戰應用是1939年—1940年的蘇聯─
芬蘭戰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後年代,無坐力炮在各國軍隊中得到廣泛應用,並不斷改進。無坐力炮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於伴隨
步兵作戰。但後噴火焰大,易暴露。它主要用於近距離射擊
坦克等裝甲目標。
我軍在解放戰爭期間繳獲了很多美製82mm無坐力炮,與其他武器多係蘇係出身不同,在無後坐炮方麵一直以美係為榜樣開發。65型82炮開發後,在珍寶島戰鬥中顯示了很大缺陷,以後改進的75型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下是一端時間內中國大量裝備的主要反坦克武器,105mm炮。
典型準備國產75式105毫米無後坐力炮
該炮炮身由線膛身管、錐形擴大藥室、炮閂座、擊發的機構、接架箍等組成,
炮閂為斷隔螺閉鎖結構,
閉鎖後構成4個帶錐角的
拉瓦爾噴孔;接架箍用於安裝瞄準裝置和連接炮架;高低機為齒輪螺杆結構,方向機為渦輪渦杆結構;前架腳裝有膠輪,左右架腳裝有抬手,既可配合膠輪使火炮在地麵作短距離移動,也是火炮與炮車的緊固連接件;火炮配有由
光學瞄準鏡、
激光測距儀、
彈道計算機和電源組成的簡易
火控係統。
火炮底盤由BJ212A輕型
越野車改裝,備有8個彈倉;火炮在車上有兩個射擊位置,除正常緊固射擊位置外,大仰角射擊時,可將火炮後移,將左、右架腳置於車體後底板的兩個腳窩內。
火炮配有
尾翼穩定破甲彈和榴彈。尾翼穩定破甲彈裝有塑料彈帶,飛行時微旋,采用雙錐藥型罩;榴彈裝有導向銷,以導向預製槽彈帶進入膛線;
彈藥基數40發,車上隻載6-7發彈。
20世紀70年代以後,反坦克導彈和單兵火箭的發展,已大部分取代了無坐力炮的地位。我軍從90 年代以後也漸漸取消了無後炮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