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竹筠
兒時,天寧門街上在一起玩的孩子,有十多個。半個世紀過去,還住在這條街上老房子裏的,隻剩下街南頭的郭老,其他人都已搬到別處去了。
煙花三月期間,我陪親友參觀過舊居,便信步來到天寧寺。在一口古井旁邊,正巧遇上老郭和幾位遊客在聊天:“哦,青龍泉在這兒哩!”
“這口井不是青龍泉,真正的青龍泉在天寧門街北頭。”
“這井欄上不是刻著‘青龍泉’三個字嗎?錯不了!”
我上前和郭老打招呼後,插言道:《揚州畫舫錄》上麵記有一句話:“既建新城,泉界入天寧門內。”接著,我向他們解釋舊城和新城,講天寧寺的來曆。晉時,天寧寺的地域很寬廣,青龍泉確在寺內。到了明朝,築新城,挖城河時,將寺前數百武地截於城內。這一來,青龍泉留在天寧門街城門口附近,不在現在這個位置上。
遊客恍然大悟。連說:古井怎能造假,怎能張冠李戴,以假亂真呢?郭老向他們介紹道:“這位俞老先生的老家就在青龍泉附近。記得那兒有一座破敗不堪的龍王廟,裏麵供奉的神像,東倒西歪,缺胳膊少腿,小時候,我們常在那兒捉迷藏、捉蟋蟀……”我接過話茬道:那進一進門就能看見,雖泉水枯竭,但井欄依舊。壁上“青龍泉”三個字清晰可見。對!就是現在的這個井欄!哦,廟門口上麵還刻有《青龍泉》。
在遊客的要求下,我們走出天寧寺,過橋來到“青龍泉”舊址。這兒哪還有一點影子?原來,當年拆城牆鋪環城路時,那井被填平,隙地早蓋上了房子。“青龍泉”已湮沒好多年了。
注:據《揚州畫舫錄》卷四載:
“青龍泉”本在天寧寺內,西域梵僧佛馱跋陁羅在寺譯華嚴經,有兩青蛇從井中出,變形為青衣童子供事,故以名泉。既建新城,泉界入天寧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