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華人le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每個人都有一段人生過程和一段故事

(2025-07-20 14:38:55) 下一個

每個人都有一段人生過程和一段故事:我20歲因為跑去香港就得到偷渡犯的好稱呼,更嚴重到被人冠以叛國份子頭銜,無論我怎樣辨駁這頂帽子都會永遠帶下去,別人也要強加於我我也沒辦法,偷渡的確也是事實,看來我隻能一笑了之別無它法。說說我個人的故事,說起我的故事恐怕壇子裏沒幾個人有我這種經曆,我1964年離開家鄉跑到香港謀生,那年剛剛20歲,在人生路不熟環境下闖蕩了十一年,在藍領階層一共幹過九個行業,工作了十一年分文無存,75年到英國謀生還要向親戚借300鎊買飛機票才能解決路費。

舊中國、新中國、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我都經曆過,三年困難日子我也體會過、我在香港住過無電無水(888)尺小木屋,夏天像蒸籠、冬天像冰櫃,春節年初一帶著大兒子(一歲多)擺街邊賣氣球、賣電池、賣吹氣玩具,過著隨時準備和小販隊捉迷藏(香港人叫走鬼)的無耐日子,香港揾食之艱難要親身經曆才理解,撈豉油、住木屋、那些苦日子不是很好過,餐來餐去餐餐清的日子時有出現,香港屬於廣東所以香港人最流行一句話廣東人不要打隔夜算。

這種日子王老五還免強可以應付,將來結婚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怎麽辦?大人不食小孩都要食,還有以後小孩供書教學又怎麽辦?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就必須對家庭對孩子負責,不能再過那種餐來餐去餐餐清的日子了,以往那段困難日子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為了避免再出現那種日子就必須想辦法闖出條血路,好為將來孩子供書教學做準備,無論如何都要想法把兒女培養好,孩子培養好他們就不用再過我們這種無保障的苦日子了。

像我這類窮苦家庭,對小孩教育影響很大,有很多東西小孩從小都無法得到滿足,在教育方麵更加談不上讓小孩能接受好的教育,但我總覺得事在人為,隻要有決心沒有做不成的事,想做的事不要太多瞻前顧後,老話有說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困難是有,辦法是想出來的。

我可能是一個個例,我無文化掛名初中生(隻續到初二上學期),但我著重小孩教育,小孩還沒上小學我就有種想法,將來把他們送去大學,先想辦法把小孩送進私校,在當時來說簡直是妙想天開,說出來都會被人笑,一個打工仔一星期靠那幾十鎊工資(當時周薪31鎊),幾口人吃飯都成問題,文化背景又不好,何得何能有什麽資格送小孩讀私校。 我可說與眾不同,我不怕人說、也不怕人笑、各做各的,在那個年代打工仔把小孩送上私校,很少會有人這樣做,可能認為家庭負擔不起吧,在那個年代比較有錢的華人負擔得起的也很少有把小孩送上私校的,後來慢慢多了。

我的想法是過一時算一時,不成再作打算,我把我做法略略一提,那時三個小孩,九歲、七歲、五歲,大的帶著妹妹弟弟冰天雪地走路上學,小孩不懂事一路行一路玩雪,有好幾次連學校都沒到三兄妹玩到放學才回家,由於生活困難我兩夫婦把三個小孩送到學校後就到餐館工作,小孩放學後自已在家裏,83年借款開了第一間外賣店,一次鄰居報警說家裏沒大人,搞到警察又來社會福利處又來,七、人個警察福利處人員要把小孩帶走,後經過多次求情和友人幫助下才免強把小孩留下。

經這一次事件後小孩放學就暫時托親戚照顧幾小時,等我們收工後(平時收工12點多到家,周未兩三點才到家)再把小孩叫醒再帶回家。期間親戚告訴我們老師說最好把小孩送進私校(最小的才讀小學一年級),當時考慮到外賣生意不好(剛好收支平衡),三個小孩兩男一女怎辦,送小不送大肯定有人說,最後決定兩個兒子先讀,遲兩年環境許可再把女兒送進,後來女兒也沒進私校,被人說肯定有的,好在女兒爭氣進愛丁堡大學讀法律,榮譽學士畢業。心想事成夢想成真幾個小孩都不錯能自立,從這點看我算成功的。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