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涼好秋

留不住歲月,就記錄下歲月裏的日子
給自己,也給願與我分享的人
(歡迎來訪,轉載請告知)
個人資料
天涼好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Made in China 和 China Rich

(2017-02-10 19:17:25) 下一個

辦公室的電動訂書機不工作了, 我和同事Marlene一起鼓搗了半天也還是隻出聲, 不出釘。Marlene禁不住大喊, “肯定又是cheap Made in China!” 說完還把訂書機翻過來讓我看, 果真被她說中了, 大大的“Made in China” 清清楚楚地印在底座背麵。同樣也被訂書機搞得沒有好氣的我差點衝她喊“Made in China怎麽啦?你可以不買呀?”可到底還是弱弱地說,“I am sad to hear that。" 辦公室誰都知道 Marlene  是個大嘴的人, 說這話也根本無心,隻是我自己聽了有莫名其妙的悲哀而已, 正象自己家人做錯了事, 自己關起門來說可以, 聽到旁人諷刺挖苦肯定要跟她理論。

來加拿大這十五年,也是中國經濟突飛猛進的十五年,即使遠隔重洋,她的變化也能隨時影響著這裏。我為她的變化而驕傲, 也為她的變化而憂心。

記得剛登陸的時候聽人介紹這裏有一個很大的華人shopping mall 叫Pacific Mall,滿心激動地跑去逛,誰知道裏麵的店主一碼廣東話,聽誰說國語便立刻露出鄙夷的眼光,說英語他又聽不太懂, 交流起來實在不舒服。記得我和先生走進一家香港人開的家居用品店買煮飯的鍋,老板娘帶著警惕的眼光一步不離地跟在我們後麵,好象怕我們偷她的東西似的,那種難受的感覺至今抹不去,使我到現在都不想進那個mall,  即使聽說近些年普通話早已成了那裏的主要交流用語。

參加了當地一個找工作的workshop, 同班有一位叫Carol的熱心的白人大姐說她先生經營自己的牙醫診所,正好缺一位會說Chinese的中國助理,她已經極力推薦我去,給了我名片,讓我第二天就直接去診所找她先生麵談。第二天一大早我敲開了診所的門,開門的是一位長發披肩的香港中年女人,看到我,問都不問就說,“對不起,我們這裏要會說廣東話的。”我說是Carol 介紹我來的,她冷冷地笑了笑說,“Carol淨幫倒忙,她根本不懂。”我一肚子氣回到家,剛進門就接到了Carol的牙醫先生打來的電話,他向我道歉,解釋說他的客人香港人居多,所以必須要求助理會說廣東話,希望我能理解,我大聲地告訴他,“現在香港人都在學國語!”然後就掛了電話。雖然當時我說的是氣話,說完後還稍感歉疚,因為畢竟人家的解釋是合理的,Carol也是真心幫我,但短短的幾年我的話就得到了驗證,現在不論去看家庭醫生還是牙醫,還是去銀行,到處都能聽到友好熱情的國語服務。Carol的先生不知還記不記得我當時在電話裏說的話?

短短的十幾年,周圍一個個來自中國的朋友也在悄悄地發生著改變。最開始那批一起合租房子,一起研究蒸饅頭,做飯,撿舊家具,一起走路去上ESL,窮著並快樂著的朋友們如今都已邁入中年,孩子都已上高中或大學,自己基本都找到了滿意或不滿意的穩定工作,在學會生存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很多,領悟了很多。

不知從哪一天起,突然聽說有國內的朋友辦投資移民過來,買了當地的一個大農場。緊接著又有朋友的朋友把妻子和兒子送過來,在市中心最繁華的地段買了房子,讓兒子上附近的私校。馬上看到一個接一個的孩子從國內過來上學,小留學生們全身名牌,開著名車。又聽到不同的朋友們講述一個個國內來的人一擲千金,遠遠高於要價一筆成交買房的傳奇故事。

中國人確實富起來了。前一段時間看一本小說提到China Rich, 我還從語法的角度想為什麽不說Rich Chinese?顯然China Rich已經變成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專有名詞。

中國製造的產品也漸漸走進了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從服裝到家庭用品,到高科技產品甚至汽車,到處都能看到“Made in China” 的標簽。可為什麽“Made in China”還總是成為人們的笑柄呢?毀掉信譽非常容易,而建立信譽卻需要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光有錢了隻能被稱為暴發戶,真正的富起來還需要有比錢多得多的東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